APP下载

借鉴台湾学程制,打造跨专业学习共同体

2015-06-01方跃春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程学分制学分

方跃春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借鉴台湾学程制,打造跨专业学习共同体

方跃春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传统产业正在经历快速转型,亟待职业院校打造跨专业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多元竞争力,缩短学用落差。文中剖析了目前跨专业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台湾学程制的优势,提出基于现行学分制、契合产业需求、跨院系开发学分学程、打造跨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方案。

产业转型;多元竞争力;跨专业;学习共同体

一、产业转型对跨专业学习的需求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产业正经历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智能家居、智能医护、智慧养老、智慧物流、智慧社区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作为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专业整合与新专业的开设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趋势。我院社会工作学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商学院的物流专业、医学院的养老专业和护理专业等专业学生除学习本专业管理、服务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产业智能化知识和技能,实现职业升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的各工科专业应对接具体应用产业领域,除学习本专业技术和技能外,还应掌握相关管理和服务知识和行业规范,缩短学用落差。我国台湾地区的南开科技大学应对产业发展需求,集工程学院、电资学院、管理学院专业资源,成立民生学院,开设数位生活创意、福祉科技与服务管理等专业,就是一个鲜明例子。

今年湖南省启动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我校正集全校之力申报,而其中重要内容是特色专业群建设。根据《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方案》,要求建立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系统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校企常态沟通机制。

二、学分制对跨专业学习的制约

目前我校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习量,是一种主要用于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运行模式很大程度上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成才规律,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学分制对跨专业学习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调整的窘境

市场快速转型需要新专业,而专业目录制约了新专业设置,为了提高专业设置的弹性采取设置不同专业方向的办法,设置专业方向只是一种折衷办法,这种刚性的专业设置在适时对接产业升级和新型产业时取舍很纠结,传统优势专业整合面临窘境。

2、跨专业选修通道不畅

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属于一个专业,很多学生因填报志愿时职业取向不清而导致入学后并非所愿,现行制度没有为学生提供跨专业选修的通道,学生多元发展受到制约。

3、选修课开发没有对接岗位需求

目前学分制下学生可选的专业拓展课和公共选修课基于老师的个人爱好或现有专业教学条件而开设,没有对接岗位需求,且课程相互独立缺乏系统性。

4、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

一些学生为了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通才”,贪多求全,结果顾此失彼,影响学习;相反,一些学生为了获取学分,尽选修那些较轻松的易获得学分的课程,导致知识的割裂,缺乏系统化,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三、学程制及其优势

1、学程制

“学程制”源于德国,发展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与改革,其中一项改革的内容是引入“学程制”,建立弹性学制。引人“学程制”,以“学生选学程”的制度代替“学生选学制”的制度,使高等教育的学习内容更为多元化,更有伸缩性,更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及社会的变迁。根据台湾《大学法实施细则》第8条的定义:“学分学程”指发给学分证明之跨系、所、院专业领域之课程设计及组合,以相关系、所、院为基础,由系、所、院提供授课师资和教学设备。在台湾教育部的技职再造计划的推动下,形成了跨领域学程、契合式学程、就业学程、三创学程等百花齐放的局面。

2、学程制优势

(1)灵活对接产业。“学程制”根据产业发展、岗位变迁设置新的学程,而不必动辄成立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2)跨领域学习。学程制是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教师,整合优势教学资源而开设的一系列课程,让学生拥有多元化学习环境,提供跨专业学习条件,学生可获得第二专长。

(3)契合式开发。台湾教育部自2010年实施第一期技职再造计划后,于2013年实施第二期技职再造计划,其中策略之一是补助技职院校开发契合式学分学程,内容是学校与产业机构共同开发契合产业发展、以实务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程,从制度上约束了校企合作学程开发机制。

(4)套餐式选修。学程是若干门系统化设计的课程模组,学生选修学程克服了单门选课的盲目性。学分制对学生的选修课程不做要求,完全取决于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自主权,但过高的选课自主权往往造成学生盲目选课、知识体系割裂。学程制在此方面有了重大改进,在尊重学生个性、给予学生自主权的同时对选课加以限制,形成若干系统化的课程群,学生选课不是一门一门地选择不成体系的课程,而是一簇一簇地选择具有知识体系结构的课程群。

3、健行科技大学的学程

以健行科技大学电资学院为例,应对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发了10个不同类型的学程,每学程6门课,18~20学分,通过院、系之间互认学分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一个跨系学程,可多修,完成学程全部课程后发学程证书。

表1 健行科技大学电资学院学程一览表

为应对台湾交通部门在2011年3月推出的《数位电视发展蓝图》政策,健行科技大学电资学院开设了“汇流平台与应用整合学程”,学习数字汇流终端平台之系统原理、系统架构及软件设计,服务平台之设计原理及服务应用,期能为数字汇流产业培训所需的软硬体专业人员。

表2 汇流平台与应用整合学程规划表

四、开发特色学程,打造跨专业学习共同体

1、思路及措施

应对智能家居、智能医护、智慧养老、智慧物流、智慧社区等新兴产业需求,整合现有专业资源,开发特色学程,打造跨专业学习共同体,加值学生多元竞争力。

(1)对接新兴产业的特色岗位,跨院、系开发学程。

(2)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学程,拓展第二专长。

(3)建立校企合作开发学程机制,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并经过第三方论证,且学程中主要课程校企协同教学。

(4)实行学历证与学程证“双证书制”。

(5)专业选修课程学程化,保证选修课内在关联性。

2、学程开发样例---智慧养老学程

应对智慧养老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开发该学程,供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医学院学生跨院选修,学生在大二开始选修该学程,替代专业选修课8学分。学程全部课程通过考试,发智慧养老学程证书。

表3 智慧物流学程课程规划表

3、学程教学建议

(1)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尽量避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改变把知识传授作为课程教学重点的做法。为此,要开展经常性市场调查与研究,及时删去陈旧过时的事例和理论,汲取现代养老产业的最新成果,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学习。

(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采取项目教学、课程设计、ISAS、线上线下结合等现代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充分利用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引导不同专业学生以小组共同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的重心要从知识的传授转向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3)加强产学合作

课程开发必须校企合作共同进行,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实践机会。核心课程由企业人员参与协同教学。

五、结束语

传统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需要学生跨专业学习实现多元发展,构建学习共同体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的一种趋势,也是目前卓越学校建设中构建特色专业群的要求之一,本文提出的契合产业需求跨专业开发学程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探索与实践,因时间关系,理论提升与总结提炼有待深入。

[1]高健.台湾地区技职院校中跨领域学程的设置与借鉴[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翟亚军,张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与现代化,2010,(12).

[3]刘芳.台湾技职院校RFID次专长学程建设及其启示[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2,(2).

G710

A

1671-5136(2015)03-0072-03

2015-09-20

方跃春,男,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带头人。

猜你喜欢

学程学分制学分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个性化学程和学分管理研究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实践“三学”要求提高应用能力
实施“学程导航”模式,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