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建教合作对大陆职业院校产学合作的启示

2015-06-01李赛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产学校企院校

李赛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台湾建教合作对大陆职业院校产学合作的启示

李赛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产学合作是实现产业界与大学双赢的最佳途径,也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因素,对大学而言,产学合作的成效更是评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中在分析台湾建教合作办学模式的现状、主要作法及实际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职业院校产学结合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强化产学能力提升专业办学质量的四条对策。

台湾;建教合作;职业院校;产学合作

“建教合作”是指教育机构、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台湾技职教育贴近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广义的建教合作对应大陆的产学研合作。

产学合作是高等教育培养产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高等教育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社会陷入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高、学非所用以及职场就业力不足的争论与困境中,产业对教育体系的人才培育政策、课程与教学实施怨声载道,因此,培养“务实致用”的技术人才,缩小学用的落差,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产学合作分为研究发展和人才培育两方面,研究发展着重整体规划产业界与学校间的合作,而人才培育则强调通过课程共建与教学合作,加强学生职场能力培养,厚植产业竞争力,产学合作的研究发展和人才培育两方面都必须有全方位的设计,才有可能塑造产学双赢的运作模式。

1.台湾“建教合作”办学模式

1.1 台湾“建教合作”模式简介

台湾的“建教合作”是从1954年台湾教育部门颁布《建教合作实施方案》开始正式发展,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它是职业学校与企业界之间通过相互合作以谋求彼此利益、共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技术人才的一种途径,常见的建教合作形式有轮调式、“三明治”式、“最后一哩”式、研究式、阶梯式、委托式、实习式、进修式等八种[2],一般大专院校以研究式、进修式为主,中等职业教育则以轮调式、阶梯式为主,研究式模式对应大陆的产学合作,是指学校接受合作单位以合作方式从事专题研究或实验,或是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的一种合作形式。

1.2 台湾“建教合作”的具体作法

以台湾健行科技大学为例,为了给老师提供产学合作的平台,学校成立创新育成中心(Incubation Center),育成中心是通过对新创立的公司提供各项包括早期实验室、营运空间、技术转移、行政支持与后续咨询服务的一种机构[3]。设立育成中心也是强化产学合作的主要的形式之一,通过吸引企业在学校育成中心设点,提供解决技术难题的实践机会,由教师带着学生共同参与,协同解决问题,或者利用企业的课题和经费完成实用型技术项目。据了解,台湾健行科技大学一些老师并行做的项目数最多可以达到8个左右,通过育成中心项目,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除了成立育成中心,健行科技大学还制定了一些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办法,如:1.双师辅导:是指由企业业师协同教学,校友业师职涯辅导;2.强化师生实务能力:是指学生校外实习,教师赴企业进行深耕服务对应大陆的顶岗实习;3.办理双轨专班:电子、电机、机械、餐旅、工管等系与企业合作开班,这些举措都强有力地推动了台湾产学合作的健康发展。

台湾弘光科技大学为了给老师们营造亲产学环境,鼓励老师进行产学合作,也分别从政策面、组织面、奖励面制定了相关法规,主要包括:弘光科技大学专任教师产学合作绩优及技术移转奖励办法、弘光科技大学教师赴公民营机构研习服务作业要点、弘光科技大学研发处创新育成中心设置办法、弘光科技大学研发处创新育成中心营运管理办法、弘光科技大学研发处创新育成中心培育室使用管理办法、弘光科技大学研发处创新育成中心进驻与迁离办法、弘光科技大学业界顾问聘用办法等23项。

1.3 台湾“建教合作”的实施成效

台湾教育部门、学校都非常重视产学合作培养人才,通过建教合作的方式,鼓励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打造校企双赢的格局,取得了不少成效。以弘光科技大学为例:学校本着“整合教学、服务及创新研发能量,结合企业创新研发、提升产学绩效及人才培育”的研发策略尽量营造亲产学环境,从2011年至2014三年里,学校共完成产学合作项目889项,金额达到196,758,579元(台币),专利139项,技术移转授权金额8,099,840台币,以支持创新中小厂商养成、签订产学合作、研发成果技术移转导入商品化的形式,吸引15家厂商进驻。

健行科技大学将学生送至合作企业进行校外实习,业师指导,教师定期访视,3年内共与68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1 :健行科技大学2011年至2013年学生研习情况表

双轨专班(进修式)办理第七年,每年专班学生约300余人,合作厂商数逐年增加,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 :健行科技大学1997年-2013年度双轨专班的情况表

双轨专班也是建教合作形式的一种,属于“进修制”,从表中可以看出,近7年来,参加双轨专班的学生人数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受台湾“少子化”因素的影响,2013年的人数仍有320人,同时,参与建教合作的厂商数量日益增长,企业对高校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2.台湾建教合作办学模式给大陆职业院校产学结合的启示

台湾建教合作的模式既实用又可操作,其模式已形成了成熟的体制和运作机制,研究式建教合作的成功运作可为大陆高职教育的产学合作提供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2.1 加强产业协会与院校的交流

台湾地区教育部门至2013年已与59个协会建立交流机制,推动协会与院校交流,学校也积极进行自我定位,与产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交流,发挥其在产学合作中沟通、指导、媒合的作用,建立交流机制,包括促进建立产学合作项目和技术转移项目、举办行业研讨会等,同时,邀请产业界参与课程修订作业,参考专业本位课程或实务课程发展机制,借此达到各专业将核心专业能力转化为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具有符合产业需求基本实作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2.2 建立校企媒合资讯平台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建置互联网信息平台已成为各方进行信息沟通的主渠道。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为促进技专院校参与产学合作,除修订了产学合作法规外,台湾地区技职系统还为产学合作建立了专用网络,有大专院校校外实习媒合资讯平台、侨外生毕业后实习专区、产学合作信息网等资讯平台,以台湾“大专校院校外实习媒合资讯平台”为例,通过此信息交流平台将企业的实习机会与院校的实习需求同时体现在平台上,为校企双方合作提供便利。同时,各院校也以自身开展产学合作情况为基础,设置反映院校产学合作动态情况、取得成果的信息窗口、沟通平台,加强了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使政府、院校、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更加直接和便利,也将为更多的产学合作创造可能的机会。

2.3 课程设置强调能力本位

台湾技职教育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课程,综合考虑职场工作及学校教育的需要,以培养职场所需要的能力为主,在设计或重新建构课程体系时,注意吸引企业参与,使职业教育课程集群化,将人才的培养定位于为一定的岗位群培养可迁移的综合能力,满足企业需求。他们针对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力调查结果发现,除了专业知识外,用人单位其实更重视社会新鲜人是否具备了良好的工作态度、稳定度、抗压性、表达与沟通能力与学习意愿等所谓的“核心就业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就业力将是未来势在必行的国际趋势,要强化基础学科与人文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的核心就业力。

3.提升职业院校产学能力的思路

在我国推行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中,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产学结合,已倡导多年,但在实施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台湾建教合作的成功经验提供了提升产学能力的思路。

3.1 完善保障机制,加强制度制定

相比台湾地区对技职院校产学合作具备较完善的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并对产学合作提供配套的资金支持,大陆在法律与政策上指导都显得十分宏观,缺乏相应的法规,另外也缺少吸引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因此,可以学习台湾建教合作的成功经验,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规划与推动校企合作,强化与产业界沟通,同时制定产学合作的相关奖励制度及相关激励法规,营造亲产学环境。

3.2 整合校企资源,设立育成中心

各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通过整合学校资源,学习台湾经验,在校内设立技术服务中心和育成中心,引进厂商驻校成立研发实验室,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等服务,从而促进地方产业发展。通过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设施、咨询、服务、技术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资源互补,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3.3 强化现场实践,提升教师服务能力

大陆高职院校应重视校企合作学习型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台湾技职类学校的教师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企业,有产业界工作的经验,一些技术专家到学校后,很重视把生产中的先进技术或管理服务理念带到学校的教学中,并且依靠自己在企业的关系,把一些项目带入企业,鼓励老师组成科研团队一起为企业解决问题,企业也乐意和学校建立类似合作,而且学校都会要求老师们定期到企业连续工作半年以上,通过教师赴企业深耕服务,将实务经验与能力融入课程并促成学生校外实习,同时,也提高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促进产学合作的顺利开展。

3.4 落实评估工作,加强校企合作的定期评鉴

一方面院校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校企合作,与合格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真正落实评估工作,包含对学校的评估和对工厂的评估,通过对学生的追踪、企业的调查等方式对产学合作情况做总体评鉴,并通过一定奖惩办法,提升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积极性。

4.结语

台湾建教合作办学模式已经被许多高等职业院校所借鉴甚至直接运用,大陆部分高校与企业也签订了建教合作计划,想取得合作互利双赢的局面,但建教合作模式在大陆还不十分成熟,内化过程中,如何界定责权利关系,使学校和企业都成为直接的受益者,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1】徐吉祥.台湾建教合作对大陆高职院校实习管理的启示[J].海外职业教育,2015,(4):88-91,

【2】蔡欣培,林宜玄.我国大学校院学生校外实习制度之探讨[J].商业职业教育,2009,(3):18.

【3】池仁勇,王丽丹.台湾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的现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11):161-163.

【4】张登宏.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36-38.

【5】王远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中交换制度的建立[J].职教论坛,2013,(5):7-9.

【6】陈松洲.台湾技职教育与大陆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9):12-17.

【7】范丽华.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现况及启示[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4,(4):94-97.

【8】王涛涛.台湾地区技职院校产学合作的保障措施与人才培养模式解析[J].高教论坛,2012,(9):23-25.

【9】范丽华.台湾建教合作对大陆顶岗实习类产学合作的启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4):133-135.

G710

A

1671-5136(2015)03-0075-03

2015-09-18

李赛娟(1975-),女,湖南益阳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ERP。

猜你喜欢

产学校企院校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在路桥专业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