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分析

2015-06-01邵红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微量胃肠道早产儿

邵红娟

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分析

邵红娟

目的 分析研究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早产儿,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2例。所收集的早产儿无进食困难及其他异常情况。对照组是常规喂养, 观察组早期微量喂养, 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达完全喂养时间、静脉营养需要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感染、黄疸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改善其营养状态, 降低合并症的发生, 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早产儿;微量喂养;临床分析

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完善, 功能不成熟, 出生后早期吸吮和吞咽能力均低下, 消化道消化能力差, 直接肠内喂养极易导致胃食管反流、呕吐、腹胀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严重影响早产儿的预后, 故早产儿的早期微量喂养有助于胃肠结构完善, 促进胃肠功能成熟, 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各种消化酶的分泌, 加强了胃肠道功能的代谢成熟, 对患儿的日后生长发育及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本文对2012年6月起在本院救治的早产儿实行早期微量喂养,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对象为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救治的44例早产儿, 其中男24例, 女20例;阴道分娩19例,剖宫产25例;胎龄31~35周, 平均胎龄(33.81±2.41)周;出生体重1050~1880 g, 平均体重(1685.3±272.1)g。随机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2例, 两组早产儿性别、胎龄、年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早产儿均无进食困难及其他异常情况。

1.2 方法 两组早产儿入院后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支持治疗、静脉营养及常规护理的同时, 于生后12 h内实施早期微量喂养。起始奶量10 ml/(kg·d), 用推注式电子输液泵每隔3 h平均分次泵入, 每次泵入时间为1 h, 吸吮力好的早产儿按上述方法奶瓶喂入, 每日增加奶量1 ml/kg喂养量逐渐增加, 从开始时10 ml/(kg·d)缓慢增加到20 ml/(kg·d), 直至达完全喂养。喂养时间一般在出生后的72 h内, 每3小时喂1次。早产儿如果出现喂养不耐受(即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胃潴留等)情况, 可相应减慢增奶的速度, 待早产儿完全耐受以后再按上述方法缓慢增加奶量。推注式电子输液泵所用注射器每次更换及喂食橡皮奶头每次常规消毒。参加研究的早产儿家属均知情自愿, 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本研究上报医院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实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早产儿达完全喂养时间、静脉营养需要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两组早产儿感染、黄疸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的达完全喂养时间、静脉营养需要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的感染、黄疸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照比较( x-±s, d)

表2 两组并发症对照比较[n(%)]

3 讨论

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约为5%~10%。近年来, 随着围生医学的长足进步和迅猛发展,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及存活率显著提高, 可如何减少早产儿的各种并发症, 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仍是目前围生医学探讨的重要课题, 其中营养因素在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及促进其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显著作用, 未成熟儿出生后的胃肠发育和营养支持备受关注[2]。早产儿胎龄<37周, 全身各器官发育不成熟, 其胃肠道特点有胃肠动力不成熟, 胃肠神经及消化功能不完善, 禁食3 d就会出现绒毛萎缩变平, 阻碍乳糖酶的发育分泌, 所以早产儿喂养不当极易引起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情况, 致其存活率降低, 生存质量下降。陈金芳[3]认为, 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改善早产儿未成熟肠道组织细胞的发育, 且能提高胃肠道黏膜各种酶的活性,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以及各种酶的分泌, 从而促进胃肠组织结构的发育完整以及消化功能的成熟。另外, 新生儿开始喂养的时间和其肠道细菌定植以及正常菌群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因此, 正确选择喂养时间以及喂养方法对于提高早产儿的正常发育和生存状态至关重要[4]。

本研究中, 观察组实行早期微量喂养后, 达完全喂养时间、静脉营养需要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早期微量喂养可以改善早产儿生存状态和生长发育, 减少住院时间。观察组的感染、病理性黄疸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早期微量喂养可以减少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其胆红素水平, 促进胃肠道功能以及代谢成熟。

综上所述, 对早产儿实行早期微量喂养有助于促进早产儿未成熟胃肠功能的发育和其体格的健康成长, 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 改善其生存状态及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付春花, 夏世文.早期微量喂养在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应用.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0, 17(2):152-153.

[2] 王书华, 赵月霞, 宋建平, 等.早产儿营养支持的综合疗法.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6):844-846.

[3] 陈金芳.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效果观察.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 29(1):117-118.

[4] 陈利芬, 王金秀.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9):152-153, 15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93

2015-01-08]

463000 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猜你喜欢

微量胃肠道早产儿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微量滚转力矩天平测量技术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