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蛋氨酸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5-06-01朱海洋高红伟
朱海洋 高红伟
腺苷蛋氨酸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朱海洋 高红伟
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及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88例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观察组则应用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剂,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 ALT、TBIL、AST等肝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分别为(48.2±23.4)U/L、(72.3±21.6) μmol/L及(45.5±25.4)U/L, 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门冬氨酸钾镁相比, 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可更有效减轻肝脏损伤, 促进肝功能恢复, 临床应用价值高。
腺苷蛋氨酸;门冬氨酸钾镁;胆汁淤积;病毒性肝炎
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是乙肝肝衰竭临床表现之一, 临床治疗除抗病毒外还需减轻胆汁淤积并促进胆汁排泌,以减轻肝细胞损伤[1]。我国为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群发病率在9.09%左右, 该病具有传染性,因此不断强化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已经成为临床亟待解决难题[2,3]。本文以本院收治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 比较腺苷蛋氨酸及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8例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肝病学分会与寄生虫病分会所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排除遗传代谢性肝病、药物性及酒精性肝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存在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3例), 观察组中男26例, 女19例, 年龄39~63岁, 平均年龄(51.7±5.0)岁。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3±0.8)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 年龄41~62岁, 平均年龄(51.5±4.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0.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复方氨基酸、维生素、能量合剂常规治疗基础上将20 ml门冬氨酸钾镁(上海现代哈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ml/支)加入到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1次/d, 治疗4周。
1.2.2 观察组 常规治疗基础上将1000 mg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意大利雅培制药公司, 规格:0.5 g×5支)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1次/d, 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包括ALT、TBIL及AS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 ALT、TBIL、AST等肝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分别为(48.2±23.4)U/L、(72.3±21.6)μmol/L及(45.5±25.4)U/L, 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结果( x-±s)
3 讨论
肝内胆汁淤积是乙肝肝衰竭常见并发症, 常规利胆、消炎治疗对于该类型肝炎治疗效果较差, 而胆汁的长期累积又会进一步影响肝炎治疗效果。有临床研究证实, 糖皮质激素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疗效较好, 但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加重细菌感染, 应用受到限制[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剂, 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ALT、TBIL、AST等常见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更大(P<0.05)。AST主要存在细胞线粒体中, ALT主要存在细胞浆内, TBIL来源于血红蛋白中血红素, 肝细胞受损时以上物质会进入血液导致水平升高。腺苷蛋氨酸在机体体液中普遍存在, 为生理活性分子[5], 其可促进肝内硫化产物形成以发挥解毒作用, 促进胆汁排泄, 避免毒性物质淤积肝内损伤肝脏。此外, 其还可保护肝细胞膜结构与功能, 促进肝功能恢复, 抑制肝损伤的进一步发展。正是基于这一功能, 观察组患者补充外源性腺苷蛋氨酸后ALT、TBIL、AST均大幅降低, 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腺苷蛋氨酸在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与门冬氨酸钾镁相比可更有效抑制肝脏受损, 促进肝功能恢复, 效果较好, 可优先推广应用。
[1] 张永红, 肖新强, 王文龙, 等.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肝脏, 2013, 18(9):627-628.
[2] 綦怀纲, 牟建立, 冯兴华, 等.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60例.中国药业, 2011, 20(13):50-51.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6):342.
[4] 颜炳柱, 陈立艳, 康岚, 等.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1, 20(9):839-841.
[5] 彭亮, 刘静, 高志良.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乙肝肝衰竭患者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观察.新医学, 2011, 42(7):472-473, 48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00
2014-12-12]
450000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