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小麦品种种子短暂储藏期内的活力分析

2015-06-01曹敏旭朱正斌沈雪林周建明戴华军

种子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种子休眠扬麦种子活力

曹敏旭,朱正斌,沈雪林,周建明,戴华军

苏州市种子管理站,江苏 苏州 215011

不同小麦品种种子短暂储藏期内的活力分析

曹敏旭,朱正斌,沈雪林,周建明,戴华军

苏州市种子管理站,江苏 苏州 215011

以6个小麦品种为载体,通过在储藏期进行破休眠处理及发芽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的休眠表现及活力变化。

小麦种子;休眠;发芽率;发芽势

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种子利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种子的发芽力、田间成苗率、生长状况以及最终产量[1]。高活力的种子出苗整齐、分蘖强、抗逆性强、生长健壮,可以提高生物产量10%[2]。小麦种子活力水平在籽粒间和群体间普遍存在差异,由遗传因子决定,并受种子生长发育的环境、贮藏条件及种子加工处理等因素的影响[3]。测定小麦种子活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发芽法是其中最为可靠的方法。

种子休眠通常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发芽)的现象。许多种子休眠的特性是其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不良环境的适应。研究表明,大多数温带地区植物新采集的种子都有典型的浅休眠,而小麦就是其中的代表[4]。长江流域在小麦收获季节经常会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导致小麦穗发芽。而适度的休眠会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损失。

本试验对多个小麦品种进行发芽试验,分析小麦种子的休眠性表现,为大面积推广品种、种子生产加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新收获的6个小麦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镇麦4号、镇麦10号、洪8412、扬麦16号、扬麦22号和扬08-4。品种种植于苏州市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园区域试验地。

1.2 试验方法

取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均匀放在两层湿润的滤纸上,发芽试验温度为20℃。发芽床用水为自来水。破休眠种子采用低温破休眠法,将种子置于4~6℃冰箱预处理3 d,再放入20℃的培养箱。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00粒小麦种子。每天定时观察管理,发芽床水分不足时,用自来水补充,于第4天、第8天和正常幼苗标准分别记载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

2 试验过程

2.1 不同小麦品种不同时期发芽势对比

由图1所示,不同品种小麦在刚收获时发芽势表现较低,低于30%,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势迅速增长,到8月时,均超过60%。其中,镇麦4号发芽势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由此可见,刚收获的小麦种子萌发较慢,但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小麦种子的萌发速度明显加快。

2.2 不同小麦品种不同时期发芽率对比

由图2所示,不同品种小麦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6月刚收获时,所有品种小麦发芽率都偏低,7、8月发芽率都上升至85%以上,且品种间的差异不大。扬麦16号、扬麦22号和扬麦08-4在6月发芽率偏低,均低于70%,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浅休眠,或因品种的遗传影响发芽速率。而镇麦4号、镇麦10号和洪8412在贮藏期发芽率均大于80%,发芽表现正常。

图1 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的小麦发芽势

图2 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的小麦发芽率

图3 破休眠处理下的不同品种的小麦发芽势

图4 破休眠处理下的不同品种的小麦发芽率

2.3 破休眠处理对不同品种小麦发芽势的影响

由图3所示,低温破休眠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势有明显的提升作用。6、7、8月,破休眠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均大于70%。小麦刚收获的6月,破休眠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平均是未处理的7.7倍,差异极显著;7月是未处理的2.3倍,差异极显著。8月两者间的差异减小。

2.4 破休眠处理对不同品种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由图4所示,破休眠处理的小麦种子在6、7、8月发芽率基本维持一致。刚收获的6月,破休眠处理的扬麦08-4、扬麦22号和扬麦16号发芽率分别比对照增长32.67%、28%、31.67%,差异显著。7月两者间的差异减小。8月两者间基本一致。可见,扬麦08-4、扬麦22号和扬麦16号在刚收获的6月有明显休眠反应,贮藏1个月后,休眠反应消失。

3 讨论

现代研究表明,小麦种子的休眠属于生理休眠,是由于胚的活力降低,再加上种皮引起的对气体交换的限制所形成的双重抑制机理,或者是生理抑制机理(PIM),使休眠的程度进一步加深[5]。实验结果表明,镇麦4号、镇麦10号和洪8412只在收获初期发芽势较弱,但发芽率正常,无明显的休眠现象。而扬麦16号、扬麦22号和扬麦08-4在收获初期有明显的浅休眠现象,发芽率低于70%,1个月后发芽率恢复正常。扬麦16号、扬麦22号和扬麦08-4种子在成熟后有一定时间的浅休眠,可以预防收获时因连续阴雨而导致穗发芽,在生产上可以作为品种是否适合推广的指标。而镇麦4号、镇麦10号和洪8412在推广时应注意在收获期及时抢收、及时晾晒,防止穗发芽的发生。此外,本次试验间隔时间较长,不能准确地确定休眠的具体时间,有待进行下一步的试验分析。

[1]刘自刚,张雁火,杨亚丽.小麦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86-88.

[2]贺杰,欧行奇,胡海燕,等.小麦新、老种子活力与其酶关系的研究[J].种子,2011,30(7):39-42.

[3]ROBERTS E H.Predicting the storage life of seeds[J]. Seed Sci Tech,1973(1):499-514.

[4]唐安军,龙春林,刀志灵.种子休眠机理研究概述[J].云南植物研究,2004,26(3):241-251.

[5]邢世岩,李保进.林木种子休眠研究评述[J].山东林业科技,2007,4:80-83.

1005-2690(2015)01-0039-02

S512.1

B

曹敏旭(1987-),女,江苏张家港人,硕士,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品种推广工作。

2014-11-27

猜你喜欢

种子休眠扬麦种子活力
2021-2022年潢川县稻麦轮作区优质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晚播对苏州南部地区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我国破译控制水稻种子活力的“遗传密码”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NaOH处理打破紫椴种子休眠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特定基因调控水稻种子活力机理揭示
华南农业大学揭示特定基因调控水稻种子活力机理
科学家揭示乙烯调控种子休眠新机制
黄精种子萌发抑制物质及其去除方法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