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乡道路客运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5-06-01郭时芳
郭时芳
(青海省西宁市公路运输管理处,青海西宁 810001)
西宁市城乡道路客运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郭时芳
(青海省西宁市公路运输管理处,青海西宁 810001)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市县(区)和交通、运管部门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城乡客运,初步打破了城乡客运二元体制分割的现状,为统筹推进城乡客运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本文就西宁市城乡道路客运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统筹规划、财政扶持、结构调整、市场监管等方面分析提出了推进西宁市城乡道路客运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西宁市 道路客运 现状 对策
1 城乡道路客运发展现状
1.1 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
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4322公里,高等级公路与周边县市及兰州、银川便捷通联,成功打造西宁至周边16个县城及青海湖、贵德等旅游景区2小时交通圈。全市50个乡镇931个建制村通乡率、通村率分别为100%和95.06%。全市共有五级以上客运站13个,其中一级客运站4个,市辖三县乡镇站点覆盖率达到72.73%。全市城乡公路交通网络和站场节点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2 城乡道路客运运力结构和网络覆盖逐步优化完善
2014年底西宁市共有载客汽车10079辆,其中客运班车519辆、旅游客车673辆、公交车2685辆,出租汽车6202余辆。其中农村客运车辆47台、座位1445座,城乡公交车辆498台、座位14238座。 “十二五”期间加大客运运力结构优化,对车况差、排放高的老旧客车进行加速淘汰,全市使用清洁燃料的客运车占比高达88.37% 同时,在公路网络加快形成的基础上,全市城乡道路客运覆盖不断完善。截至2014年底,共有客运班线219条,平均日发1170.2班次;农村客运班线40条、日发班次167班次、日均运送旅客6092人次。特别是城乡公交发展全面提速,城乡公交线路103条、线路总长度2390.9公里、日发班次1767.5班次、日均运送旅客83966人次。市及三县还积极探索发展“城际公交”等新模式,并全部开通城际公交运营线路,全市近80%的城乡群众享受到了经济、便捷的出行服务。
2 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针对目前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人员居住分散的现状,在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进程中还需解决以下问题:
(1)城乡客运发展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发展规划相对滞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制约了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一些区县政府缺乏较为系统、全面、科学的城乡客运工作发展规划和必要的资金、政策扶持,造成个别农村客运线路“开得通、留不住”;个别农村公路养护投入不到位,公路通畅能力差,尚有部分自然村“路通车不通”;农村客运站体制不顺,形式多样,站务收入难以维系其正常运营;全市城乡公交首末站、停车港湾及候车亭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造成了城乡客运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的不平衡。
(2)城乡道路客运服务水平不高,线路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城乡客运经营主体“小、弱、散”,企业管理松散,部分驾驶员从业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加之部分农村客运车辆舒适度低等因素,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缺乏对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线路布设和停车港湾方面的系统长远规划,现有的公共交通站点设置不尽合理、公交线路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农村客运进城与城市公交的衔接方面存在站点资源不能共享、无法全面实现“零换乘”等问题。
(3)城乡客运发展环境和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农村客运”挂靠”经营模式依然盛行,企业缺乏对“挂靠”车辆的有效管理,个体经营者为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抢客、宰客、甩客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同时因农村客运基础条件和服务水平制约及农村消费水平、群众出行需求和就业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农用三轮车、摩的、农用运输车等参与非法旅客运输行为屡治不绝,由于其价格低廉,加之部分农民群众乘车安全意识淡薄,给非法运输车辆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对乘车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扰乱了农村客运市场经营秩序。
3 统筹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快建设城乡客运服务保障网络
(1)市县(区)政府应加强规划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发展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系统工程,应当由政府主导和协调。因此,市县(区)政府应科学制定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城乡客运服务设施和运营线路,合理调控城乡客运资源,综合利用城乡线路资源,整合、优化城乡客运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一体的客运线路布局。(2)加强城乡客运站场建设。市县(区)政府应将城乡客运场站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农村公路时,将农村客运站(亭)纳入计划并与农村公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因地制宜建设适应城乡客运发展需要的港湾站、招呼站、候车亭等,引导形成与城乡布局相协调、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城乡客运场站网络。同时充分考虑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周边短途客运班线的服务差异,明晰各自功能和服务范围,完善体制机制,消除同一条线路城市公共交通和短途班线客运并存和不平等竞争的现象,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群众的出行需求。
3.2 制定出台城乡客运发展实施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1)将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发展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所需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补助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客运一体化投入和补贴机制,统筹安排,重点扶持。针对农村客运实载率低、经营效益差、开通容易保持难等现状,建议市财政争取省及国家支持,并配套出资,建立城乡道路客运发展资金,扶持农(牧)村客运发展。主要用途:一是对从事农牧村客运经营者新购置的客运车辆予以购车费用一定比例的补助;二是对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所需投保的国家规定的车辆强制保险和承运人责任险,由财政出资给予统一投保;三是对正常、安全经营的城乡道路客运运营车辆按照年度给予定额补贴。(2)提高城乡道路客运普遍服务水平。通过新辟、改线、延伸现有农村客运班线,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和服务范围,提高建制村通班车率;创新农村客运线路管理方式,本着城乡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原则,鼓励经营者“车头向下”,打破定班、定线、定点发班方式,采用区域循环、赶集班、周班、学生班等多种灵活经营方式,提高农村客运车辆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3)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道路客运运价体系。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应积极会同价格部门,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和交通供求状况,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并根据服务质量、运输距离以及公共交通方式间的换乘等因素,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的城乡客运价格体系;结合公共财政补贴补偿情况,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引导群众乘公交出行。对由于低票价、政策性造成的经营性亏损,地方政府应予以专项补贴,增强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能力。
3.3 加快推进道路客运经营结构调整,整合现有道路客运资源,因地制宜地推进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
(1)建立和完善跨区域性城际客运协调机制,探索并完善城际客
············运公交化运行的管理机制。鼓励在客运量大、距离较近、安全行车条件好的毗邻城市间的客运班线运营实行公交化改造,以较低票价的公交运行方式运营,方便群众经济、便捷出行,逐步实现客运线网的跨市、跨区融合。(2)按照“以线路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线路股份公司,实行客运线路集约化经营”的思路,由原运营单位共同出资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线路公司,采取收购、入股等方式将,统一配置人力、运力等生产要素,实行城乡客运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运营。(3)向城市城镇周边乡镇(大的行政村)、人口密集地区延伸城市公交服务范围,逐步发展城乡公交。逐步将城市周边50公里内区域作为城市(镇)公交的有效延伸,对原有农村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实现城乡客流有效衔接、广大乘客经济出行的目标。
3.4 强化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监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舒适出行
各地交通运输、公安、安监等部门应结合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大城乡客运市场监管力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车型标准、通行条件、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相关经营者切实加强对所属车辆、驾驶员和乘务员的管理,加强农村客运车辆、站场、企业资格、线路审批等源头管理。同时加强对行政村通车和新建客运站的市场监管,督促城乡客运经营者始终把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放在首位,处理好客运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实现城乡公交与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舒适出行。
[1]西宁市统计局.《西宁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
[2]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交运发[2013]368号),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