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情美 和谐美 人文美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审美特性分析

2015-06-01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黄冈438000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湖北武汉430000

戏剧之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舌尖纪录片美食

杨 波,周 卫(.黄冈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武汉大学 艺术学系,湖北 武汉 430000)

真情美和谐美人文美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审美特性分析

杨波1,周卫2
(1.黄冈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武汉大学 艺术学系,湖北 武汉 430000)

《舌尖2》以紧贴百姓生活的记录视角和灵活流畅的叙事手法,将我国的饮食文化和纪录片的美学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舌尖2》用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的真情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和历史长河沉淀的人文美,完美地诠释了食物与人、与社会的情感互动。

审美;真情美;和谐美;自然美

一、《舌尖上的中国2》的审美建构

“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德国电影理论学家克劳斯·克莱梅尔如此表述纪录片的审美高度。与多数艺术不同,纪录片拒绝典型化。纪录片的审美性以其纪实本体性作为第一要义,即视听形象的纪实美感是首要的。纪录片作为电影中一门朴素而独特的艺术性形式载体,集审美性、教育认知性、娱乐性、舆论监督性于一体,具备了鲜明的审美特性。因而缺乏审美价值的作品必然是拙劣和速朽的,其认识、教育和舆论作用也必然是微弱的、无力的。纪录片审美体验使命应该与各种艺术保持一致,必须充分认识、利用和发展人类一切认知成果,承担起尊重传统、勇于创新的重任,审美可以说成是纪录片艺术的最高使命和最高境界。学术界从影视纪实艺术范畴将纪录片的审美特性归纳为纪实美、崇高美、悲剧美、造型美、过程美、结构美、写意美、综合美、和谐美等。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看着屏幕就能闻到香气”的纪录片,而《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延续了不变的情怀,通过叙事方式的改变、播出模式的创新和传播手段的整合,实现了纪录片在美学范式塑造、国际交流传播、文化多样性表达、品牌影响力构建等众多领域中的创新性探索和发展,对今后的中国纪录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舌尖2》同时也是一场纪录片审美的饕餮盛宴,深层次挖掘和探索《舌尖2》背后独特的审美建构,将是对纪录片艺术特性的一次完美诠释和深层次的表达。纵观7集《舌尖2》,人文元素更加浓烈,更富有人情味,更贴近民众;同时对话世界全球化下审美与文化不断交融的语境,使纪录片中的信息传递、价值观表达更富有地域化和民族化特点,被赋予了更加浓厚的中国特色。正如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的评价:“用影像来诠释普通中国人和食物间的微妙关系和多重侧面,来传递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与故土乡愁,让观众从中找到人文的共鸣和精神的慰藉。”①由此,《舌尖2》所建构的独特审美特性成功地在屏幕上呈现出意境美、真情美;将历史以口述之言娓娓道来,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理念传达开来,通过人与自然的原生态写实记录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写意记录,处处彰显和谐美;再将生活、生存、自然、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无处不体现着深厚的人文美。

二、真情美流淌于故事间

故事源于叙事,叙事脱胎于纪录。《舌尖2》的纪录虽驻足于美味,但不止于此。以美食铺叙故事,让故事渗透情感于美味之中。“人们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②表为物,实为人;品美味,看人生。美味飘然唇齿间得益于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咸,真挚的真情美更是油然而生。“一部纪录片给人最深的触动是人物故事的鲜活与生动,故事带领观众进入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而唯有触及这些人生根本元素才可能引发心灵震荡。”纪录片导演张同道如此阐释故事中的情感。

物质极度丰腴的年代造就了感情的贫瘠和匮乏,人们往往在阔步向前奔跑的同时犹豫了、彷徨了、遗忘了、怠慢了我们心底最本质的真性情。《舌尖2》在记录美食影像的同时,还为观众展示了最为质朴和感人的夫妻情:《脚步》中职业养峰人谭光树和妻子吴俊英的逐花路程,风餐露宿,日夜相伴;《相逢》中张家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亲情,短暂相聚,海峡两岸分地异居,应验了“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却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一种食物,连接起留下他们足迹的两个故乡”③;浓郁纯美味道穿越千里的故乡情,《三餐》腊鱼是徐磊和文非都喜爱的故乡美食,雷山鱼酱是苗族母亲余高里和她的丈夫分享故乡的味道,泉州离家40年的华侨程世坤乡宴是他对家族的回归。蜂农攀爬40多米高的松树采摘浓稠甜润的蜂蜜;父亲手持鱼竿全神贯注捕捉跳跳鱼只为女儿一顿最爱的午餐,老两口边碾磨谷物边拌嘴逗趣,共同烙起幸福见证的煎饼;妻子晕船,丈夫的海鲜面,没有甜言蜜语,却道尽无限关怀;辛勤耕耘,是麦客情感印记的见证;大娘为家人准备裤带面承载的是对子女深深的爱意。在片中,食物所呈现的,不单单是美食本身的色香味,还有人生情感的五味杂陈。“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④方寸之间,最熟悉的味道才是最本质的回归。片中所记录的形形色色的生活故事,蕴含了普通人生命中最朴素而又最真切的情感意义,体现在对人物的情感、性格和命运的深度刻画。平凡的生活故事之所以能让人们为之动容,源于它成功地赋予了观众的情感体验,深深地触动了观众心底那根敏感的弦。《舌尖2》中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摒弃以往戏剧性冲突的刺激,投以细节编织的情感,通过故事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使观众与之产生共鸣,报以观众最直观、最深切、最本真的情感体验。

三、和谐美融化于自然中

法国的莫泊桑直言:“世界上只有和谐的美才有价值。”《舌尖2》以食材为笔墨描摹出了一幅人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美景图。人的生命因食物提供的能量而得以延续,寻觅食材则加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寻觅、品尝过程中的个中滋味也应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自然赐予人们一切生活必需物质,却从不向我们索取。感恩于大自然的广博厚爱,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营造良好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这也是《舌尖2》给大家带来的启示。人们按时节采摘食材、节制捕获飞鱼、见证时间和温度给予吐鲁番人天然制作葡萄干的恩赐。顺应自然,顺道而行,给予人类更多恩赐的同时也让人类倍加遵循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舌尖2》中的自然既是大自然本身的自然和谐美,也是自然之物背后作者所要表现的审美价值和情感态度,因而构成了本部纪录片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它恪守纪录片的真实性,认证考究现实,并严格保证拍摄过程的自然真实美、和谐美,同时也表现为人与自然在美食背后的和谐美。“地球村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没有人能够阻挡,然而只要保持对某种事物的迷恋和期待,那么这种味道及与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就一定会守护一个个不可复制的部落,一出出令人神往的秘境。”⑤

《舌尖2》集中表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解释“天人合一”:“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由此可见,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是天人合一所极力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进才是自然的法则,也终将是人能得以生存和传承的不二法门。《舌尖2》以食物做比喻,物尚如此,人亦如此,将自然智慧启迪人生,自然法则应运人生,自然之理警悟人生。

四、人文美沉淀在历史中

“舌尖上的中国”,这一内蕴隽永的标题与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所提的“文化中国”命题一脉相承。不仅标明了的“舌尖”饮食文化的立场,还标明着“中国”地域涵义的深化和丰富,更隐含着一种人文纪录片价值观念的转变,即通过对生活中独到“细节”的忠实“记录”,揭示人们真实的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实现对生活的人文审美观照。⑥

跨越经纬,跋山涉水。与其说《舌尖2》是一部探究追踪当代中国食物史的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人民群众直面大自然的劳动史、感悟史和智慧史。纵观《舌尖2》,县城一隅代替繁华都市、农家小灶代替高档厨具成为美食的酝酿熔炉。每一道美食都是劳动人民辛苦耕耘的象征,南北融合孕育新鲜的口味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人善于在平淡生活中创造出美食,美食也是人们超越困境的心灵慰藉”⑦。重返故土,脚踏民间。抛开喧闹繁华的快餐都市,山水间、田园中,天南地北,走街串巷,一道道独具中国特色的美食,记录的是劳动初期手工制作的文化史、饮食传统的发展史和感悟史以及深藏在中国劳动人民身后的智慧与胆识。

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三餐,《舌尖2》正是以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域习俗融会贯通、对比牵连勾画整部片子蓝图。优秀的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的现状问题时刻伴随着整部纪录片警醒着观众:传统饮食文化的追根溯源让我们品味祖先的睿智;各民族、各地域美食的精彩论道让我们感受到饮食与风俗演变的清晰脉络;传统饮食文化让我们深感历史的变迁,而一门门手艺的渐逝却又不得不让我们唏嘘不已。《舌尖2》定位于中国美食,又将通篇叙事环境架构于全民族之上。在极力介绍各民族区域特色和各民族美食的同时,作品力图将当地的民族文化奉献在观众眼前,品鉴的是一个民族的美食,看到的是一种民族文化,欣赏的是一种民族特质。跨越时间、地域,跳跃舌尖、双手,这是一部中国特色民族的美食篇口述史。《舌尖2》在介绍美食技艺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师承”的问题。心心相传,功夫在个人感悟。厨师对于厨艺的继承同样是对中国文化的另一种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是潜移默化的,是需要用心去默记的。《舌尖2》的内核是表现东方文化特有韵味和意境以及精英文化里的大“雅”气质,导演将其赋予大众美食,使其雅俗共赏,社会精英与普通大众皆有不同层面的感悟和体验。《舌尖2》抛弃中国菜谱里的八大菜系的纲举目,不惜笔墨介绍了红烧肉、煎饼、裤带面、油焖春笋等这些普通民众日常饭桌上必备的主餐和菜肴,片中平民化的故事讲述视角,日常化的生活片段记录,熟悉的餐桌菜肴,贴近了大众的生活环境,牵动人物,感悟人生,《舌尖2》浓郁的人文精神中蕴含的人文美跃然于屏幕。

五、结语

传播人类优秀文化伦理,传播现实的和历史的有益信息,最大限度地把为本民族服务和为全人类服务结合起来,是正直的纪录片人和优秀纪录片作品的崇高品格。而纪录片的传播功能又是建立在审美功能之上的。依据美学原则,融入美学思维,保持美的特质,制造“美”的作品,是纪录片的审美归宿。而《舌尖2》以前所未有的BBC纪录片式的画质展现,以独具匠心的美食和文化解构,完成了其故事焕发的真情美、自然流露的和谐美以及历史沉淀的人文美,无疑造就了《舌尖2》的高度成功。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⑦《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解说词。

⑥王岩.用文化情怀点燃人间烟火——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创作与评论,2013(2).

杨波,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周卫,武汉大学艺术学系2012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

J952

A

1007-0125(2015)04-0114-02

猜你喜欢

舌尖纪录片美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