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名家
2015-06-01陈玉圃
陈玉圃
笔墨名家
陈玉圃
天开未画雨中山
56cm x 40cm
【款识】
天开未画雨中山。甲午之夏樗斋玉圃。
【读画】
任意挥写之时,已经得雨意矣。中国画之山水胜自然山水处,即在此。此图先生心中悠然自得,喜雨之情由笔端一一写出。看似挥洒,实则浑然一体,正是气韵氤氲之时也。这种画法藏不得拙,贵在心中磊落,用笔果断,则神韵自现。
道即不可道68cm x 68cm
【款识】
道即不可道,所道皆戏言,相逢但一笑,烟云满大千。甲午立秋樗斋玉圃写旧稿也。
【读画】
郭熙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于绘画来说,一切不过画道之表现而已。
此图写一人问道,一人指天地而言。所言其实皆妄语,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笔墨淋漓,山势纵横,溪水自远而近,倾注于下者,都是过河之舟,得鱼之筌。观画者若能莫逆于心,才能相逢一笑也。
这是好画,宜收藏,必能富子孙。
山静居图
68cm x 68cm
【款识】
山静居图。甲午历下玉圃写于绿城看山楼。
【读画】
看山,实则看人,看心。图中两只鸡前顾后盼,殷勤之情可以想见,两棵树也是左揖右让,互相缠绵,然后两条溪水,前山后山,乃至一笔一画,皴染干擦处,都是如此。这就是看。看即顾,非单向之看,而是互相呼应,以彼立我,以我释彼,方见相辅相成之道,自然调和之理。故能看山者可以看画,奥秘即在于此。
望溪图
136cm x 68cm
【款识】
樗斋玉圃。
【读画】
拾阶而上,于沟崖处稍微驻足,倚栏而望,谷中溪水喷薄溅玉,松风阵阵,顿觉所有愁绪,皆顺流而下,体轻意舒,自然快乐也。
山水画中,水云最要紧,皆因其为流动之物,鼓荡生机,全在于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乐,在于因势利导,得其天机而后已。
谢学新,本科,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岭南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潮州画院画家,潮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潮州市美术家协会新丰创作基地主任,潮汕水彩画会会员。首届潮州市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创作手记:
无论平日工作繁忙还是生活中琐事缠身,习书画画已经成为我每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晨练、夜写使我获得精神上的归属,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带来的是一份宁静自足。绘画方面我热爱写生,眷恋着乡村生活,宁静中充满生机的景致,时刻扣响我的心灵深处悸动,带给我无尽的想象和创作上的灵感。带着来自童年的幻想,也带着对儿时记忆的表达,我默默地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平和和,不起眼,不张扬,却时时透着生动和惊喜。我喜欢朴素无华、率真自然的艺术风格,以本色,在平凡、自然的选材和描述中,去揭示身边事物的真善美。几十年来,书法也同时在修炼着我,笔墨寄予着我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我从唐、宋书法法贴入手,后研习钟繇、王羲之、王宠等人的小楷,体味传统书写的用笔、结构、章法和神采、气韵、意境,最近又钟情于对甲骨文研究,乐在其中。写写画画,已成为一种习惯,心中有向往,就一定能寻到。而我,此生永远不会放弃追寻。
左:自撰甲骨文古风二首
右:甲骨文三字经
小楷手卷(局部)
红色记忆
屋前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