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的创新突围
2015-05-31杨培举
本刊记者 杨培举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中国造船业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到强的路径也变得清晰可见。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制造2025”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当前,在中国造船体量迅速扩大的同时,因创新力不足引发的问题日渐显现。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造船业如何借助国家战略的推动,靠创新之力扭转乾坤,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复制阴影下的创新之痛
曾几何时,中国惊人的复制能力既让自己沾沾自喜,又让对手“谈虎色变”,这也是中国制造迅速崛起的最大内因之一。但2008年的一场金融风暴,也让不少企业饱受创伤。创新力不足,让在低迷市场中遭受煎熬的企业雪上加霜。熔盛重工、明德重工的悲惨处境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国内企业痴迷复制、疏于创新的代价是惨痛的。据资料显示,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仅有11.9%开展科技活动,大中型企业71%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2/3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活动,导致近年来我国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如光纤制造装备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5%、石油化工装备80%……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中国造船业在这种大背景下,也因此有“装壳工业”之嫌,尤其是在部分高附加船型及海工装备领域,由于国产设备配套率非常低,几乎变成了为外国设备商打工的尴尬角色。
缘何会有这般结局?业界归结为企业创新力不足所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企业创新力不足呢?对此,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宁涛认为,从创新角色来说,国企应该是创新的主体,国内企业(包括船企),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保护,把市场以及资源强制性地划为某些企业的独享蛋糕,通过依靠制度性垄断利润维持其发展。只要国家用政策保护着,这些企业就不担心市场的变化,这样就缺少了创新内生力。另外,国家对于国企领导的考核机制,也不利于企业创新,数字论英雄致使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科研是一项投入大,且在短时间内难见政绩的系统工程,更何况创新还要承担失败的风险。从这一点来看,国企存在着先天性的创新动力不足。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虽然有着比国企更加灵活的机制,但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在创新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前有外企逼压,后有国企占道,在夹缝中生存的民营企业能够生存已是不易。同时,在政策和制度环境不占优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想的是如何寻租,享受政策的让利空间。与创新的巨额投入相比,寻租的风险则相对较小,且收益也高,所以只要有寻租的空间存在,那么创新就会是第二、第三位的选择。另外,从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来看,由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曾经出现过企业做什么都赚钱的时期,根本不需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大功夫就能取得成功。再有,国内民营企业一般寿命比较短,多抱投机心理,技术大多是舶来的,市场好时无需考虑创新,市场不好时,疲于应付红海大战,搞科技创新勉为其难。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同样不利于企业创新。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创新环境并不尽如人意,知识产权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模仿、假冒、窃取创新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没有很好建立,鼓励企业创新的法律、财政、金融、税收政策没有得到完善和配套,支持创新的考核、评价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极大地阻碍了企业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另外,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认为,近些年,尽管我国社会研发总投入日渐增多,但因绝大部分投资于竞争性、改良性产品,真正用于研发投入的数量偏低,基础应用研究、前瞻性研究方面的投入更是存在较大缺口。同时,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科研成果往往停留在实验室和理论阶段甚至纸面,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考量;许多基础性的课题不断地变换形式后进行重复性研究;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分配、转化投融资机制不健全、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自主创新的含金量甄别量化难;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仍沿用传统模式等,导致创新成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没有完全显现。
以上种种,在中国经济高速行进时,不易被察觉。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弊端开始显现,陆续出现企业破产倒闭现象,船厂和船东以及配套企业,同样没有逃脱这轮风暴的侵袭。因此,如何破局,成为了当下船舶工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互联网+”战略
此轮金融危机,在给众多传统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助推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此,全球各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近年来纷纷推出新一轮以信息化战略为聚焦重点的创新发展战略,以谋求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如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纷纷出台相应的发展计划。
面对世界各国纷纷抛出的发展计划,中国则以“中国制造2025”来应对和破局,用“互联网+”来实现弯道超车。据悉,该规划是在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的基础上,工信部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制定出。根据规划,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
就船舶工业而言,如何借国家战略东风,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则是业界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对此,宁涛认为,无论是造船业的创新,还是其他行业的创新,都会涉及到整个国家创新的大环境问题。他认为有三点值得关注和加强:一是要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如果企业的知识产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企业就没有足够的驱动力去搞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公正执法的环境,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也不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一视同仁。二是要反垄断,切断寻租渠道,不给寻租创造机会,使企业不搞创新就无法获得丰厚的利润。三是奖励市场竞争的优势资源。如果这三点做不到,就会出现“劣币逐良币”现象。所以,要推动科技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政府要从政策、财税、法律法规、金融、教育、科技、知识产权等相关制度的创新入手,只有这些创新要素都具备了,企业的创新,才能水到渠成。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还有专家表示,对于船舶工业相关科技资源、政府科技资金的管理,以及科技成果评价和转化等,也亟待进行深度改革和创新,因为这关系着整个产业的创新。随着《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获得通过,以及相关举措的推出和落实,这方面有望得到改善。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以重点专项的方式,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使其中的基础前沿研发活动具有更明确的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加速基础前沿最新成果对创新下游的渗透和引领。但专家提醒,当前很多国家重要技术资源,因关系隶属南北两大集团,所以其研究成果主要惠及他们自身。而作为民营企业,本就技术薄弱,国家的优势技术资源没有惠及他们,这对民营企业其实是不公平的,不利于他们的创新。所以,如何让国内企业共享国家创新成果,提升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则是未来亟待解决的课题。
对于创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金东寒认为,政府、企业、人才三个方面,一个也不能少。政府层面,要发挥好引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尤其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并且要设计一套制度体系,促使这些要素有机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只有这样才能释放创新活力。还要通过鼓励创业来促进创新,使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随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制造“走出去”也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对此,有专家认为,在当前国内众多产业陷入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优势骤减,中国制造面临转型升级的关口,企业“走出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多年来,由于国内企业“走出去”都是单兵作战,走得异常艰难,所以若想让中国制造真正走出去,需要国家的顶层战略规划和设计,从法律、信息、融资、保险、知识产权、标准规范、认证等方面创新,创立一套符合自己的“走出去”模式,从全方位给予“走出去”的企业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双边、多边投资贸易协定洽谈,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目前,国内有两种大势日趋明朗,一是国内政经环境将日趋改善,对于企业创新将更有利;二是中国走向国际的步伐正日渐加速,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中国制造和企业的 “走出去”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企业创新加速度
互联网技术的演进和变革,正以颠覆性的力量催生了全新的产业格局和商业模式。置身于这股滚滚浪潮下,企业再抱残守缺,必定被市场所淘汰。对于国内每一个企业而言,加速创新乃唯一出路。
首先,国内船厂以及配套企业要沉下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渐进式创新,使企业夯实专业化根基,优化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并塑造企业的工匠精神。过去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和工人对工匠精神认识有缺失,急功近利,缺乏对细节的追求和把控,相对追求数量、速度和效率,产品不够扎实,不够耐用,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国内企业缺乏这种工匠精神所致。金东寒认为:“中国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到强,一定要实现专业化分工。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接着谈电气化、智能化的问题。”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工匠精神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和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企业必须先做好专业化,才能立足,而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是每一个长青企业永恒的追求。
其次,企业应积极拥抱互联网,加强集成创新、颠覆式创新。目前,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工业生产的方式,乃至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万众创新、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来临。未来,船上设备按照物联网系统进行智能化处理将是大势所趋,借助现代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岸上的运维管理人员即可实时在线对整船或者某一关键设备进行监控,实现在线管理,而且通过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系统协同,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高效供应链管理。此外,当全船设备和系统完成了智能化和网络化工程后,物联网将会使船舶无人驾驶变为现实。毫无疑问,互联网将对船厂以及所有配套企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对此,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长马玉璞认为:“当前,企业要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主要靠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创新,另一个就是管理。企业只有实现滚动的创新发展,才能走在行业发展的前端,真正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很重要。”对于互联网给现代制造业带来的变化,宁涛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互联网连接无处不在的世界。未来的企业竞争,将在这一领域出现无限可能,而这一领域,则是国内民营企业最有可能创造奇迹的地方。”
其三,企业“走出去”应加速。对此,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表示,今年我国将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为我国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内船企应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国家战略实施所带来的市场机遇,提早研发满足“一带一路”沿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的海洋装备产品,发展与海洋相关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据悉,目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已经尝到了“走出去”的甜头。对于企业“走出去”,该所所长金东寒表示,不论是从内外部时机,还是拓展空间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应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实现更大发展。当前,我国很多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船舶行业也不例外。而“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就是主动创造市场需求,转移过剩产能的具体实践。七一一所在“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方面,2013年,新接海外合同金额达13亿元,目前在巴基斯坦、印尼以及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当前中国制造的装备质量已经与世界接轨,企业也应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主动出击,真正使中国的装备走向世界。还有专家建议,目前中国高铁走出去联盟已经成立,核电联盟正在酝酿之中,其目的就是避免中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为此,船舶工业为了更好地“走出去”,也应尽快成立行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