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康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76例观察

2015-05-30张春玲何秀花张秀玲徐玲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观察

张春玲 何秀花 张秀玲 徐玲

【摘要】2010年——2012年,我对中医综合治疗和西医保守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进行了对照观察和分析。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揉、捏等推拿整复手法,同时用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维生素口服维持治疗,急性期疼痛剧烈者静点甘露醇加地塞米松缓解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腰痛改善率分别为56.7%和13.3%,坐骨神经痛改善率为47.1%和15.2%,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通过对比分析,中医康复手法疗效较为确切,施术者方法较为简单,而且副作用少,对于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医康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3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者腰椎髓核脱出症。

1 纳入标准及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根據1994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相关诊断,如下

①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者受寒受湿病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②常发于青壮年。

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高(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④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大趾背伸力减弱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部位椎间隙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2 研究对象:

76例患者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根据临床指征及影像学诊断确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40例,平均年龄46.2±7.8岁,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36例,平均年龄46.8±6.9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两组性别及年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图1、图2)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 0统计软件对所记录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及分析

计量资料的参数可表示为( ),其方法可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可采用Ridit分析以及卡方检验(当1≤T≤5时,采用连续性校正;当T<1时,则采用精确概率检验法)

图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分布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x?=0.071,P=0.79>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图2 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分布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731>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推、拿、揉、捏等推拿整复手法,沿着督脉及双侧膀胱经从上到下按摩3-5次后,嘱患者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于上,患侧下肢屈膝90°,采用斜扳肩髋法隔日一次;同时用中药外敷,每日一次,每次1至2小时。对照组采用维生素口服维持治疗,急性期疼痛剧烈者静点甘露醇加地塞米松缓解治疗。

嘱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卧床休息,十天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患者恢复程度。

3、不良反应

在治疗组中由于外敷中药导致有1例患者出现了一过性的皮疹症状,但尚未进行加减用量,3天后皮疹症状消失。

除此之外,无明显其他的不良反应,此患者在之后的外用药期间未再出现皮疹的症状。对照组尚未发生有关的不良反应现象发生。

4、结果

通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腰痛及坐骨神经痛两个症状的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同时两组之间的改善程度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图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

5、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者腰椎髓核脱出症,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外伤或退变等,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并产生与突出相一致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腹部或大腿前内侧痛、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或发凉以及下肢无力或瘫痪等。

现代医学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传统医学中应该属于痹证、腰腿痛等范畴[3]。多数是由于风寒湿邪或者瘀血痹阻经脉所导致[1]。而现代医学则认为是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压迫、刺激腰骶部神经根或者马尾神经,进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在西医病理学上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六型,即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后纵韧带下型、脱出后纵韧带后型和游离型。前四种类型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而后两种类型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西医保守治疗常对证治疗,效果一般。而本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满意。使用推、拿、揉、捏等推拿整复手法可以使椎间隙稍微增宽,减少对椎间盘的内压,扩大椎管的容量,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8];中药外敷具有通经络、活血、祛风湿、散结止痛的作用,改善腰部微循环,同时加快水肿和炎症的自我吸收。中医康复手法疗效较为确切,于施术者方法较为简单,而且副作用较少,对于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韦以宗.中国整脊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6年第一版,410

[2]王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0):839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观察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临床观察
蒙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9例临床观察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社区家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