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千个私人博物馆能否有一千种光明未来

2015-05-30郭夏萌

财富堂 2015年1期

郭夏萌

2014年12月12日,由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观复宝库共同主办的首届文化艺术讲堂在上海自贸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隆重举行,美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迪美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PEM)副馆长费杰,与自贸区文化投资公司总经理胡环中、观复宝库创始人柳费国,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讲座。迪美博物馆与观复博物馆同为最老牌私人博物馆,历经多年依然存活,并有兴旺之势。两家博物馆背景、运作模式截然不同,却同样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在私人博物馆的领域,任何形态都有可能突出重围,赢得美好未来。据国家文物局的数据,中国已有上千家私人博物馆(已注册约八百家),形态不同,各有各的情怀故事,它们都能迎来各自的光明坦途吗?

把自个儿收藏的东西摆出来,就叫私人博物馆?

1626年,塞勒姆城作为港口初建,迅速成为北美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1785年,满载中国货物,其中包括红茶2460担、绿茶562担、瓷器962担和大量丝织品、象牙扇、梳妆盒、手工艺品的‘中国皇后号回到纽约。投资12万美元购得的中国货品,当即销售一空,利润高达3万多美元。”远航的船长们集结在这里,分享展示自己在各国进行贸易时收藏的精美器物,更成立了东印度海洋协会(East India Marine Society)。1799年(清代嘉庆年间),协会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迪美博物馆。迪美博物馆收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80万余件艺术品、文物和标本,在北美洲博物馆中排名第三。这里珍藏了世界数量最大的中国19世纪老照片收藏,近1万幅。还有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中国外销艺术品收藏,瓷器8000件、绘画近6000件、金银铜器1200件,以及大量漆器和家具。甚至还有一幢完整的皖南民居“荫馀堂”。

1996年,距离赛勒姆一万多公里的北京,不惑之年的马未都先生获政府批准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此后,私人博物馆数量增速迅猛,中国国家文物馆在其官网公布,截至2013年底,全国博物馆共计4165家,其中私人博物馆已达811家。另有未注册私人博物馆,保守估计约六百家。

什么叫做私人博物馆,很难给出一个条条框框的界定。根据《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的博物馆为非国有博物馆。”对于什么样的藏品才属于“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并没有详细规定。目前我国的私人博物馆除了文物、艺术、自然科学这类常规博物馆外,还有不少收藏名族、民俗藏品的博物馆。例如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收藏了汉族、畲族、纳西族等三十多个民族的服装、织绣、银饰及织机、缝纫机、熨斗等贵重物品。对于私人博物馆的藏品并没有价值、规模、年代的明确规定,这也是私人博物馆会如此繁多的原因。

而文化部《博物馆管理办法》中关于博物馆设立的规定有:具有固定的馆址;具有必要的办馆资金和保障博物馆运行的经费;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一定数量和成系统的藏品及必要的研究资料;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和消防设施;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着重强调的是博物馆的的运作方式,以及是否有生存下来的可能。所以重点不只是把收藏的东西摆出来,而是需要能够持续运营,才能被称作“私人博物馆”。其实这从某一方面也限定了藏品的价值、规模。

规定如此也不难理解,因为关于私人博物馆生存问题的讨论,十余年来一直不绝于耳。实践证明,多数私人博物馆的运行困难重重,其中关门歇业者不在少数,主要原因是没有可持续的资金保证。

平均每个月就有六家私人博物馆因资金断链而倒闭

从资金来源看,目前国内私人博物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藏家个人出资,背后有其他商业利润作支撑,如路东之的古陶文明博物馆、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徐州圣旨博物馆等;二,私营企业出资,如北京晋商博物馆、南京长风堂博物馆、浙江越国文化博物馆等;三,与政府合作,政府出场地,藏家出藏品,如苏州同里镇的古代性文化博物馆;四,藏家在家里开辟展室,自己筹资运行,这样的模式最多。

虽然私人博物馆的性质也属于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但是维持博物馆正常开放运营的经费还是必需的,这些经费主要包括场馆租金、人员工资、藏品征集整理费用、宣传费用等,一般中等规模的博物馆这几笔费用加起来并不在少数,工薪阶层根本承担不起。现在能够维持开馆运营的私人博物馆多数都有其他产业作支撑,靠博物馆自身赢余维持的少之又少。有的是“拆东墙补西墙”,有钱往里赔;有的靠近其他旅游景点,与景点联票,获得一部分门票收入;还有的靠售卖纪念品获得一些收入。

当出现资金短缺的时候,卖藏品是博物馆持有人最不愿意做的选择,这时私人博物馆就只能面临关门的下场。不过在新的资金支持恢复后,这些博物馆也会重新开张。

迪美目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获得捐助,但并不是直接用在博物馆运作上。因为获得的捐助已经非常巨大,存在银行后获得的利息就足以支撑日常运作,这恐怕是大部分私人博物馆最梦寐以求的可持续资金获得方式。虽然迪美早已“收支平衡”,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也仍然存在巨大隐患,那就是政府的税收政策。费杰说,目前公众捐助的资金政府是不收取税费的,一旦政策改变,开始收税,博物馆遭受的影响将非常非常巨大。

迪美之所以能不断获得捐助,依靠轰动活动积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最主要原因。而在十多年前,迪美还不是这样。那时大多数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懒洋洋的一天结束后在场馆清点藏品的时刻,关心藏品比关心来多少观众多得多。费杰于2002年加入迪美,领导了博物馆的扩建项目,并用“观众是最重要的”理念带领迪美以全新的姿态开馆。费杰在迪美博物馆任职期间,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已翻了三倍多。十年来,迪美的观众满意度一直在整个北美博物馆统计中位列第一。他所领导的宣传公关活动,使迪美比同类博物馆的知名度高出20%多。这样的理念迅速被其他博物馆仿效,可以说他的举措推动了整个博物馆行业在宣传公关方面的进步。

费杰在迪美举办过许多被奉为经典教科书的展览,比如《祖先画像: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品》;《中国灵感:当代家具制作师探索中国传统》;《麻将——希克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鱼、丝、茶、竹:中国的形象》等等。在这次的论坛上,他与我们分享了《养性怡情:乾隆倦勤斋珍宝展》的策划思路。首先经过讨论,他们列出了三个可能的方向:中国文化的展示、全世界最富有男人的独处空间、错过不再且从未示人的秘密珍宝。接着抽样了二十名目标观众作调查,在会议室中观察他们对于哪些词语产生兴趣。结果发现,观众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不深,无法产生共鸣。而对于“全世界最富有男人的独处空间”,观众对于“最富有的男人”,也就是乾隆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于是通过调查,最后将最吸引人的关键词“一生只有这一次机会”、“秘不示人”、“从未展出”作为宣传的主要基调,果然引起了巨大轰动。

像迪美博物馆这样通过举办展览积累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获得捐助,是私人博物馆最常态的运营方式。除了本身的营销策略,政策支持也是有效的可利用资源,例如全国各地自贸区的开发。尤其是获得政府大力支持的上海自贸区,作为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运营方,更能够为海外博物馆到中国巡展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相信将来会有很多海外博物馆通过这个平台走进中国。

中国速度在腾飞存活并壮大才是硬道理

即使对于迪美这样已经拥有极大知名度的博物馆,费杰说现状依然非常残酷,尤其是要战胜手机、网络、游戏将年轻人吸引到博物馆。对于中国这样并没有“向博物馆捐赠”习惯的市场环境来说,通过举办展览积累影响力而获得捐助,就更加困难。所以观复博物馆用了一种不同于往的新思路,做出了一个新的尝试,那就是“观复宝库”。第四家观复博物馆坐落在中国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37层,而上海中心的整个地下5层被观复宝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成了博物馆5A级安保标准的宝库,拥有一万多个私人保管箱。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文化商业业态,结合观复博物馆的储藏需求,引进国际先进的保管技术,针对艺术品藏家和机构、商务商业管理、家庭个人财富管理的储藏服务需求,提供具有国际顶级安保和技术标准的收藏空间。宝库的商业盈利将用于博物馆的投资建设,通过自我供给内循环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形式如果成功,无疑是为私人博物馆产业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费杰在演讲时提到了一个词“China speed”,国外同样的事物轨迹在中国,速度常常会变得非常惊人,例如私人博物馆的增长速度。常常有人说这是文化最好的时代,因为如今到处都在发展文化经济。即使是自贸区这样的商业模式,也非常重视与文化的结合。所以此次自贸区举办文化讲堂这个连续性文化活动,将海外优质文化艺术引入中国,助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自贸区文化发展公司是致力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服务于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创新文化艺术贸易及金融服务业的综合服务商,由上海自贸区主要开发商上海外高桥(集团)全资组建。为文化艺术品贸易提供外贸代理、仓储物流、展览展示、交易洽购、评估鉴定、艺术品金融等服务。

在这样的高速发展文化经济的大背景下,形形色色的私人博物馆要摸索出自己的独特道路,经历求新变革的阵痛,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恐怕将是一个异常惨烈缓慢的过程。但愿一座座饱含着一代代收藏人心血信念的私人博物馆,都能够早日迎来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