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分析

2015-05-30彭翔赵光耀

经济师 2015年1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

彭翔 赵光耀

摘 要:在当今多变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下,金融危机的爆发日渐频繁,这充分说明金融领域的风险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在近两次的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多种手段来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文章从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始末来深度透析在当今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加快、经济形势多变的情况下,如何能合理利用财政与货币两种经济调节手段,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在注重经济政策效果的长期性的前提下,注重经济体制内宏观调控来提高我国经济体制应对相关风险的应变能力。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财政调节 货币手段 政策长期性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097-03

一、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次贷危机的概述

1.亚洲金融风暴的概述。

(1)亚洲金融风暴的简介。亚洲金融风暴是指从1996年年初开始,由于国际游资的冲击导致的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货币贬值和金融体系的崩溃。在东南亚经济联系极其密切的情况下由泰国产生并直接波及到东盟诸国最终影响到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经济强国日本,韩国和远东的俄罗斯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从而导致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股市、汇市全面崩溃。

(2)亚洲金融风暴的产生原因。1997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中最重要的就是许多学者指出的由索罗斯主导的国际游资的对亚洲金融秩序的冲击的问题。金融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基本特征就是国际资本大量迅速流动,这从一方面来说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取发展经济所需的大量资金,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来也方便了国际游资的流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并成为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索。因此,导致亚洲金融风暴的外因,从根本上说是金融全球化产生负面影响而结出的恶果。

(3)亚洲金融风暴中各国应对措施。此次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各国,对各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应对此次金融风暴中有代表性的我国香港地区与日本在自身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下制订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具体说来,应对措施如下:

我国香港地区的应对措施体现在“香港金融保卫战”这一系列的综合措施之上:第一部分:主要是运用外汇储备直接介入期货和股票市场。第二部分:运用立法形式来确定政府对国际投机性行为的限制。

而日本在亚洲地区中处于经济金融的核心位置。日本政府做了以下措施来应对金融风暴:第一阶段:通过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进行的多次的多达1.4亿千万日元的特殊融资来弥补和扶助两个特大企业。第二阶段:在1997年11月26日之前在以日本德阳地方银行为首的四家银行接连倒闭的情况下,时任首相的桥本龙太郎提出支持动用政府的公共基金来协助日本金融机构解决巨额坏帐的建议。政府通过各项措施来解决和重振经济。

(4)亚洲金融风暴中各国应对效果。由于亚洲各国的国情与主要的国情不同,特别是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其经济政策的不同与实际实施效果的差异。具体来说我国香港地区的金融保卫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日本的经济政策取得的成效有限。

2.美国次贷危机的概述。

(1)美国次贷危机简介。次贷危机也被称为次级房贷危机,特指2007年以来的由美国爆发从而扩散到全世界的一次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它的起因主要是由于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破产,导致投资基金被迫关闭,从而引起股市剧烈震荡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都出现了流动性不足危机。

(2)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并不是单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次贷危机的产生发展是各种不合理的市场经济下的内部因素与外在的美国政府的诸多政策相作用的最终结果,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市场调节作用的失衡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与美国的优先级贷款相比,次级贷款只是商业银行的一个次级业务,但是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的,其发达的金融贷款系统的发展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的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之上的,两者关系紧密。

第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发生之后为了稳定国内的民众信心有意识地扶植了房利美和房贷美两家地产投资公司,同时放低了对次级贷款的房贷标准。但是次贷危机产生的信用风险催化了此次次贷危机的到来。由信用风险动摇的美国金融体系是与美国房地产的泡沫的破裂息息相关的。

第三,美国政府近几十年来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与执政方针是引发这次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3)美国次贷危机中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应对策略。美国次贷危机由美国爆发,但其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早已超越了一国的范围,通过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地蔓延到全球各地。在此次次贷危机中,中国、美国在应对次贷危机中都采取了大量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此次次贷危机。具体说来,各国应对措施如下:

中国的应对措施主要体现在对银行存储金准备率的调整和工程巨大的“四万亿投资计划”。这次次贷危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而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思潮对解决此次次贷危机作用有限,这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经济体制在应对此次经济危机上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给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美国作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地,其遭受此次经济危机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都是极其巨大的,而美国固有的自由资本主义思潮及其影响下的政府的诸多措施在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在三个阶段是运用传统和创新两种手段来降低次贷危机的影响的。

(4)美国次贷危机中主要国家和地区应对策略的实效。在此次次贷危机中中美双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的恶劣影响,与此同时,双方都推行了一系列的财政和货币措施来应对当前危机。而两国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双方效果的不同,具体说来:

我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成效,总体来说形势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目标迈进。具体说来有这几个方面:首先:宏观调控的实行对拉升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有着巨大的作用。其次:在四万亿的投资中重点进行的各项公共设施的投资对提高国内需求特别是对房地产产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再次:大规模的投资对转变经济发展的结构和促进产能更新换代实现了一个良好的导向。但是从经济政策的长期性效果来看,四万亿投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其中既包含着资金运用不到位的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我国经济的产能升级换代,对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质量都有着一定的破坏作用。

美国是次贷危机的发源地,其所经历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但是次贷危机的发展是有着一个过程的。在各个发展阶段来说,各个阶段的国情也不尽相同。在危机开始、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美国政府合理地运用了传统和创新两种方式,财政和货币两种手段来削弱次贷危机对美国的影响。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一系列的经济措施的实行取得了如下效果:通过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失业率得到了控制,经济也基本遏制了下降的趋势。但是这一系列的措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因流动性资金注入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威胁,还有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次贷危机之后的金融体系的重建将会是影响以后经济走势的重要一环。

二、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分析

亚洲金融风暴和次贷危机爆发的时间虽然只相差10年,但是就其产生原因来看,都是金融领域的风险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的整体危机。而在两次金融危机中各国家地区的措施的迥异和效果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前后20年来经济的走势。这正是我们应该重点比较分析的内容。

1.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的比较分析。间隔短短的10年,对亚洲各国家影响巨大的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个别地方甚至大同小异。但究其产生的原因来说,两者在根本原因层面都是市场经济自动调节的恶果和国家宏观调控不完善的苦果,但是从表象来说两者确实有着千差万别的。亚洲金融风暴的产生最主要的是国际游资利用亚洲国家开放的市场环境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漏洞而发起的对亚洲国家和金融体系的一次冲击,这种冲击是个体引导的群体行为,具有盲目性,且是可以控制的;这次次贷危机更重要的是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冲击,这种冲击带来的是比金融系统的紊乱更加危害严重的经济实体的倒退与停滞,并随之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因而此次危机影响更加深远。

2.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家和地区应对策略和效果的比较分析。

(1)亚洲金融风暴中各国家应对策略和效果比较。亚洲金融风暴从泰国爆发之后迅速蔓延到东南亚各国,最远辐射到了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而各国采取应对亚洲金融风暴的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效果都有很大的不同。通过透析其主要经济政策,具体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

第一,从经济政策的措施来看:亚洲各国的应对金融风暴的措施从总体上来说都是政府在通过货币手段和财政手段来干预经济,但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却有很大不同,而在具体的措施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第二,从对各国的影响来看:由于经济政策的广度和深度的不同,特别是政府措施的实行力度的差异,各项措施产生的实施效果和对各国影响也有很大差异。从我国香港地区来说,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香港金融保卫战,对我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美国次贷危机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应对策略和效果的比较。美国次贷危机是近年来爆发的最严重的全球型经济危机,其破坏力巨大。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和美国作为两种政治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国家,其采取的措施也是在细节上和程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大体上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同时也有诸多差异。具体分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内容的比较。中国政策的出台是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决定并付诸实施的,从研究到实行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一方面说明我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能够迅速集中力量实行经济的宏观调控,对遏制次贷危机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特殊条件下我国经济政策对经济效果的长期性估计不足。而美国的经济政策的出台是在国会与政府之间反复论证,特别是在国会进行长期探讨和激烈辩论之后做出的。

第二,政策实施效果比较。中国政策的短期性效益在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中表现明显。而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金融危机演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问题,无论社会制度是否有差异,在市场经济范畴的诸多经济体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两次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的启示

1.金融领域的风险是现代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300多年来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危机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经济危机的实质是金融危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不可调节的矛盾导致的。而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市场调节的缺陷性决定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只有在持续运行的市场经济中运用作为一个市场主体的政府的宏观调节的有效作用,特别是适当地运用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经济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2.应对危机的措施应该考虑经济效果的长期效益。从我国这几年实行的四万亿的投资计划来看,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果,但至少在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效益来看,四万亿投资绝非是极其成功的。在短期来看,四万亿投资虽然能够很迅速地遏制因出口减少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发展失衡,但是,四万亿的投资催生了通胀的巨大压力,而过度依赖于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思想是不合理的。在扩大内需的步骤上,经过四万亿投资,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有限,而且会拖慢社会经济行进的步伐。这种直接干预经济市场的行为直接影响了某些要素的价格体系走势,从而造成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物价上升,过分地强调政府投资的作用会给政府的财政支出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过度干预经济的做法始终难以得到纠正。而美国在重点实现退税的同时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了收入提高与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了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3.经济体制内的宏观调控是遏制经济危机破坏的有力手段。在经济的发展阶段中,经济体制内的宏观调控是遏制经济危机破坏的有力手段,这一思想也曾作为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并指导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调整与建设。特别是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过后的罗斯福新政中,就较为彻底地运用了以这一思想为主要指导思想的凯恩斯主义思想,从而带动美国经济走出经济大萧条的沼泽,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尝试,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是属于资本主义体制内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并不会改变现行的经济体制。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恶劣影响越来越严重,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只有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积极实行以财政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较为有效的经济调节,才能更好地维持好经济的平稳发展,也有利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方向上的一致。在调节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中应该合理地利用行之有效的手段,货币手段与财政手段的运用都必须在恰当的时机以追求最有时效的方式来采用。

四、结论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而经济危机也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而是具有全球的危害性,所以怎样在经济危机之前防微杜渐,在经济危机之中减少损失,在经济危机之后如何吸取经验都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本文重点探究体制内在注重经济效益的长期性的前提下,运用货币与财政手段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不过加强在体制内的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在经济危机的任何阶段合理运用财政货币手段来解决当时的经济问题。在保持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调控的活力之下,适当地在各经济体系中运用宏观调控是极其重要而且是无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 李罗力.亚洲金融风暴实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 刘鸿儒.亚洲金融危机及其教训[J].Bank and Enterprise,2008

[3] 项兵,林莉.亚洲金融风暴的再思考[J].《长江》杂志,2007(7)

[4] 保罗·克鲁格曼.亚洲奇迹的神话[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

[5] 保罗·克鲁格曼.流行的国际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何小峰.投资银行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7] 余永定.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9(1-2)

[8] 胡锦涛.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新华月报,2009(1)

[9] 吴敬琏.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危机[J].证券市场导报,2002(11)

[10] 张永刚,千析.财政手段、货币手段及国民经济发展[J].金融管理科学,2009(4)

[11] 邹木清.鼎坛博弈——战后国际演义[M].北京:国际经济评论,2011

[12] 孙磊.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中的干预措施[N].上海证券报,2008

[13] 骆克龙.从次贷危机分析美国危机救助措施及效果[N].商业时代,2008(35)

[14] 张维迎.新一轮大规模刺激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灾难[J].凤凰财经观察,2012.7.6

[15] 郎咸平.四万亿投资带来三大危机[J].凤凰财经观察,2011.5

[16] 许小年.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严重破坏社会公平[J].凤凰财经观察,2011.1

[17] 李艳丽.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中国如何引以为戒和规避[J].中国科技博览,2011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彭翔,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研究生;第二作者,赵光耀,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 北京 100000)(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下我国宏观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藤copula方法的区域性金融危机传染分析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