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县级投资统计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思考
2015-05-30朱艺英
朱艺英
摘 要:文章阐述了县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现状,提出加强专业人员财务知识培训,指出数据来源,并提出“在建工程”指标应分析填报和“预付账款”纳入固定资产统计的想法,使统计数据更具备完整性与及时性。
关键词:投资统计制度方法 改革 试点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084-02
为了突出表示“友好性”,实现与现有统计制度相结合,满足国民经济核算与联合国颁布的《国民经济体系》(SNA)对比需要,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和国际可比性,及更好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奋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在投资统计改革试点的推进过程中,统计人员会计知识缺乏和财务人员账务处理不规范成为困挠投资统计改革工作的两大难题,现结合县级投资改革工作的实践,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县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现状
1.统计人员会计知识缺乏。涉及人类行为与人类社会的问题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因此,统计要想获得全面、真实、有用的信息,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国家及各地区要获取高质量的统计信息,不仅需要统计制度方法科学合理,而且还要高素质的基层执行者。科学合理规范化的统计制度方法,能改进统计信息质量,但无法完全克服统计调查结果流于形式与表面的不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基层统计中存在着一个观点:只要国家把统计制度方法设计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基层统计人员即使不懂得相关知识,也能执行统计调查。可是,国家在设计制度中,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友好”,单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方案,就设计9种调查表,基层统计人员没有会计知识,连调查表的对象选择都成问题,更不用说更深入的调查。
当我们缺乏相关会计知识,对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基本一无所知时,我们就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调查获取高质量的统计信息。
(1)调查流于形式。如果我们基层对会计知识所知甚少,我们的调查往往就会流于形式,摸不到真实情况,甚至调查对象就有可能用各种手段应付调查。具体表现为:在培训中照本宣科,专业人员死板地按照国家的培训手册从头念到尾,生搬硬套。例如在部门调查单位培训时,综合统计部门统计人员认认真真地将国家手册念了一遍,下一级不具备会计知识的统计人员听得一头雾水,具备一定会计知识的统计人员则嘲笑专业人员无知。原因很简单,国家培训手册中不仅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居委会、村委会和其他非企业组织机构,而且涉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2》《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1997》《行政单位会计制度1998》《医院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专业人员在培训前缺乏相关知识,没有针对培训对象展开具体培训,眉毛胡子一把抓,就达不到效果,甚至越讲越让人糊涂。
(2)无法分析数据。调查获得的仅仅是未经过加工分析的数据,有时这些数据过于庞大,有时这些数据部分虚假。具体表现在:在调查数据中,依葫芦画瓢,调查对象报送的报表,只要不违背审核公式,统计员就全盘照录,完全没有自已的观点与审判力,犹如麦克风一样,如何进就如何出。这容易造成重复计算与漏报。比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账将用于工程建设的“借款费用”放在“开发间接费用”科目下“资本化利息”科目,会计人员在填报房地产开发企业非金融资产投资情况表时,如果未加分析,简单地将账面数据过录到统计表中,那会造成“借款费用”未体现或重复计算。
(3)无法有效控制数据质量。当专业人员作为纯粹的外行进入调查时,往往忙于通过调查获得对各种报表的基本认识,被动地接受信息灌输,很难作具有批判性、反思性的思考,这就无法有效地控制数据质量。各行各业账务处理差异是非常大的,即使同样的七家建筑业企业也可以看到四五种不同的账务处理,一家公司由几部分账务组成也是正常处理方式,没有相关知识,就无法合理分析合并各项会计科目,继而无法得到准数据。
2.财务处理不规范。
(1)少记或多记固定资产。企业涉及应纳所得税额抵扣问题,会出现人为调整财务处理。一种情况是农业初加工龙头企业,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数额较大,达一定规模(具体数额由税务机关确定)的企业,固定资产可按一定的比列抵扣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企业会做足甚至做大固定资产;另一种情况是多数企业会将“固定资产”列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尽快转为可以减少应纳所得税额的成本费用。
(2)投多记少。老板直接从个人账户付款,并减少打发票金额,尽量减少因开发票而增加的费用,至使部分投资无法在财务账中体现。
(3)部门为避免繁琐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会将“固定资产”列入“费用支出”,而未列入“资产”;村级投资尽量逃避做账。
二、做好县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专业人员教育培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进改革稳步前进的关键。加强统计专业人员教育培训,大幅度提高专业人员素质,苦练内功,强化能力,在一套表中凸显“无界限,懂财务”,势在必行。财务会计知识是大部分专业人员的软肋,这次改革对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深入学习财务会计知识,特别是需要学习“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开发成本”“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等会计科目的含义;“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的确认原则;“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的概念及三者逻辑关系;“借”“贷”记账符号;区分费用与资产概念与后续处理的差别。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提前建立财务会计知识储备,就无法抓住调查中的关键点,进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统计数据。
2.明确财务账上取数的数据来源。
(1)整合数据。一是单位分多级账务处理时,要理顺整分关系。正常大公司或大的部门会出现“单位账=总部账+指挥部账”,总部会将拔付指挥部的款项放在“在建工程”或“往来账款”中,在填报中要重新整合,本着不重不漏的原则进行填报。二是细分项目如“建筑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购置不需安装的设备、工器具”等需要利用相关明细或有关会计分录分析填列,特别是“购置旧设备及工器具”在会计账中正常是没有体现的,应提醒会计人员从固定资产卡中详细臻别填列。“建筑安装工程”指标中,安装工程指各种设备、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与会计账中的“安装工程”科目(指费用支出与设备)有着较大区别,应注重分析填报。
(2)剔除费用。一是企业在筹建期内发生的开办费在2000年的会计制度中,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允许从企业经营开始日5年内摊;现行会计制度要求开办费归集后,在从企业经营开始当期计入期间费用;2006会计准则要求开办费归集后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某些企业为了粉饰刚开业几年的营业利润低的现象,将开办费计入“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并在长时间内逐月转,虚增了“在建工程”会计一级科目本年借方发生额或余额。二是企业的周转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符合存货定义和确认条件,根据会计制度按使用次数分次计入成本费用,某些企业为了粉饰近期营业利润,将存货计入“在建工程”会计科目,根据需要再行结转,同样该种行为也虚增了“在建工程”会计一级科目本年借方发生额或余。遇到上述两种情况,“在建工程”会计一级科目要剔除费用进行分析填报。
(3)拾取资产。重点核对符合“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指标定义而未列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会计账户的资产。比如,一是行政账簿中“经费支出”科目下“专项支出”,事业账簿中“专款支出”科目中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明细填报,行政事业账簿中其他科目(如暂付款、预付款等)下与固定资产相关支出。二是零星采购固定资产和批量采购单价较低固定资产,会计人员会将其列入“管理费用”会计一级科目“办公用品”会计二级科目中,或者列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会计科目;三是富美乡村的投资会计人员会将其列入“管理费用”会计一级科“补路修缮费”会计二级科目中;四是村投资金额小于招投标规定标准的道路建设的投资会计人员会列入“福利费”会计一级科目“村建道路”会计二级科目中。
(4)有经营活动的村还会将设备投资特别是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器具列入“经营支出”会计科目。诸如此类的应归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或项目支出中的资本性支出。
⒊值得商榷的想法。
(1)“在建工程”分析填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目的是核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使旧的固定资产不再重报,本期内建造和购置的固定资产不漏统。一般账务处理情况下,“在建工程”指标数据来源应根据财务账一级科目“在建工程”科目进行填报。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应该进行“分析”填报。比如:企业进行旧设备技改时,会将旧设备“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在建工程”会计一级科目本年借方发生额,如果将其计入指标“在建工程”本年借方发生额“本年”,那就会出现固定资产投资同往年重复计算的问题,虚增了企业本年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因此“在建工程”指标应该根据会计“在建工程”科目年初余额、本年借方发生额、本年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分析”填列,或在“在建工程”下设细分项“技改转入固定资产”,以便剔除。
(2)“预付账款”纳入固定资产统计。将“预付账款”会计科目中的预付土地款和预付工程款填列入“在建工程”指标,减少数据收集的滞后性。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经常出现票据未能及时到位,但工程需要如期进行的情况,各项应付的工程款通过施工方借款的形式支付,该工程款表面上为预付款,其实质为应付款,财务中以往来形式即“预付账款”科目记录,这部分已发生的支出实质上已符合固定资产投资定义,可以计入“在建工程”指标中,待施工方送来发票或结算单时,会计账体现“预付账款”结转至“在建工程”,统计报表上无需更动。这样,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参考文献:
[1]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工作手册.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2014
[2]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诠释.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
[4]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人民出版社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2.经济科学出版社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单位:福建省东山县统计局 福建东山 363400)(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