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甘肃“双联惠农贷款”的政策性担保理论
2015-05-30冯晓雷
摘 要:农业银行与甘肃省委省政府合作开办的“双联惠农贷款”业务,探索出一条普惠金融支持扶贫攻坚的有效路径,对全国开展金融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文章在总结双联惠农贷款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借款人、贷款人、财政性担保公司三方参与的政策性担保信贷理论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政策性担保可以作为金融扶贫开发工具,缓解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农户的银行信贷可得性。
关键词:双联惠农贷款 财政性担保 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043-03
一、前言
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贷款人无法有效区分好的借款人和坏的借款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使得借款人信贷需求无法得到足额满足,信贷配给成为信贷市场的非市场出清均衡状态(Stiglitz和Weiss,1981;Jaffee和Russell,1976)。为缓解信息不对称,抵押品以及贷款利率、贷款额度成为银行信贷的可靠信息甄别工具(Bester,1985;Milde和Riley,1988;Besanko和Thankor,1987;Schimdt,1997)。但对于贫困地区农户而言,提供充足抵押品十分困难,由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成为抵押品的良好替代(Hoff和Stiglitz,1990;Boot,1991;Levisky,1997)。第三方担保可以替代抵押物成为银行信贷信息甄别工具,但不同性质的担保人(如政策性担保、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担保、个人担保等)在信贷决策中的利益诉求有很大差异,担保信贷决策策略又不一而同。本文将主要研究用于扶贫开发的政策性担保(Public Guarantor)模型。
政策性担保有很多称谓,如信用担保计划(Credit guarantee schemes,CGS)、部分信用担保(Partial credit guarantee, PCG)、互助担保机构(Mutual Guarantee Institute,MGI)、贷款担保计划(Loan Guarantee Schemes,LGS)等,虽然名字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政府发起成立第三方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农户等信贷市场弱势群体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政策性担保。政策性担保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在自由竞争的信贷市场,中小借款人由于生产经营时间短、经营规模小、没有充足抵押物等原因,往往是信贷配给的对象,如果任由市场自发调节,必然造成信贷市场资金配置的“马太效应”,中小借款人发展受到压制,而中国广大农村农民的贷款需求旺盛,生产生活活动急需银行信贷的支持,农民的信贷需求是否可以得到满足关系到整个农村市场的繁荣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失灵要求政府“看得见的手”给予信贷市场必要的干预,这种干预需要由政策性担保机构来完成。
实践中,不同国家建立了不同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如美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由政府全额拨款,并由专门的政府机构(中小企业管理局)直接管理运作;日本的信用担保机构以政府出资为主,金融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出资,并建立自律协调组织,从组织上实现政企分开。在中国,比较成功的政策性担保是甘肃省政府与农业银行合作开展的“双联惠农贷款”。
二、甘肃双联惠农贷款模式特点
双联惠农贷款由政府主导并注资成立的政策性担保公司为贫困地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全额贷款担保,省级财政根据担保公司担保业务总量及资金本金使用情况为担保公司补充资本金,农业银行每年按照政府担保资金放大8倍放贷,贷款执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并由省财政全额贴息,担保公司免除借款人担保费,充分减轻农民贷款负担。双联惠农贷款以银政合作为主导,以信贷资金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以政策性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和省级财政负责风险兜底为保证,探索出一条普惠金融支持扶贫攻坚的有效路径。
相比其他涉农贷款,甘肃双联惠农贷款具备四个显著特点{1}:
一是财金联手,破解难题。由政府主导并注资成立的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农民贷款提供全程全额担保,实现了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的有机配合,改变了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两条道”的运行模式,突破和解决了贫困地区农户因担保难以落实而无法准入的制度困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贷款难的问题。财政担保资金按1∶8的放大倍数,撬动更大规模的金融资金进入农村市场,满足了更多农户的生产经营需要。
二是银政共管,合力推进。双联惠农贷款改变了以往银行单打独斗的局面,依靠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组建了担保公司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建的担保调查团队,与我行客户经理一道共同开展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和贷款收回工作,既发挥了党政部门和干部的地缘优势、组织优势和行政优势,又有效解决了银行服务能力和人员不足的矛盾。
三是风控严密,持续发展。产品设计明确了贷款发放条件、范围、额度、程序和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制定了贷款管理、贷款清收、担保代偿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风险防控、共担、补偿机制。担保保证金、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组成的三道风险补偿防线,确保了贷款既能“放得出”又能“收得回”,有效分散和降低了信贷资金的风险,打消了银行的后顾之忧,更加长远地保证了工作的持续健康推进。
四是贴息让利,惠农强农。政府财政整合扶贫资金全程全额贴息,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给予农民利息补贴实惠,是为“三农”实实在在的“输血”;农行大规模投放商业信贷资金并执行基准利率让利农民,彰显了大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为农民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发展资金,是为“三农”真真切切地“造血”。
三、政策性担保理论模型
本部分借鉴Arping等(2009)的公共担保建模技术,构建了由借款人、贷款人、财政性担保公司三方参与的政策性担保信贷理论模型,研究了信贷市场行为人的特点,给出了三方达成担保信贷合同的最优解,论证了政策性担保在金融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可行性。
(一)模型假设
假设市场由贷款人(Bank)、借款人(Firm)以及可以提供第三方保证担保的担保人(Guarantor)组成。市场参与者中性风险偏好,并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考虑资金时间成本,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为0。
1.借款人。借款人项目投资的资金总需求为I。项目若成功,获得收益π>0;若失败,则收益为0。项目成功与借款人行为(如工作努力程度、经营管理水平、借款人个人品质等)直接关系,且借款人行为是无法观测的变量,假设借款人行为定义为e∈[0,1],则项目成功的概率为e。借款人行为会产生成本ψ(e),并且满足ψ'?蜓>0,ψ''?蜓>0。在没有融资约束的情况下,项目的净收益为正,即■{eπ-ψ(e)}>I。
借款人可用的自有资金为Q,假设QA。若借款人项目失败,抵押资产将被银行用于清算。借款人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L(R,β),R为贷款应偿还金额(注:L=I-Q为贷款金额,R为包括贷款本息的应偿还金额),β为固定资产抵押率。
由此,借款人效用函数为:
Uf(e)=e(π+A-R)+(1-e)(1-β)A-ψ(e) (1)
借款人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
π-(R-βA)=ψ'(e) (2)
公式2定义为借款人激励约束条件,即:借款人会通过努力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等行为,来谋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2.银行与担保。银行放贷属于商业行为,要满足银行贷款收入覆盖贷款成本的基本条件,即银行期望收益大于0:
Ub(e)=eR+(1-e)βA-L≥0 (3)
由于借款人抵押资产不足以涵盖贷款需求,这时需要引进第三方担保作为抵押物的补充。假设第三方担保人可以为借款人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若借款人项目失败,第三方承诺给予银行贷款本金一定比例的补偿φL,φ可理解为第三方担保意愿。由此,银行期望收益约束条件(公式3)变为:
Ub(e)=eR+(1-e)(βA+φL)-L≥0 (4)
公式4定义为银行参与约束条件。
(二)解的存在
综合借款人和银行效应函数(公式1和公式4),贷款决策目标函数为:
=e(π+A-R)+(1-e)(1-β)A-ψ(e)+eR+(1-e)(βA+Lφ)-L (5)
目标函数最大化需要同时满足借款人激励约束条件和银行参与约束条件。通过将借款人激励约束(公式2)代入银行参与约束(公式4)的方式消除公因子R,得到:
e(π-ψ'(e))≥Lφe+L(1-φ)-βA (6)
公式6定义为贷款决策约束条件。当存在满足公式6时,即表明借款人激励约束和银行参与约束条件同时得到满足,借款人将与银行达成信贷契约,从银行获得信贷融资。
公式6是否有解可以用图1解释。公式6左右分别定义为y、z。y≡e(π-ψ'(e))为一元二次方程,在图1是向下凹的抛物线。z≡Lφe+L(1-φ)-βA为一元一次方程,φ值影响z的斜率和截距,图中三条虚直线为不同φ值对应的z。
从图1可以看出,当φ≥φ',两条线相交,证明存在e∈[0,1]满足贷款决策约束条件(公式6),借款人可以从银行获得由第三方提供担保的信贷资金。当φ<φ'时,两条线不相交,借款人将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因此,在借款人自身资产无法满足银行抵押要求时,可以寻求足够强的外部担保(足够大的φ值),来获得银行信贷。
(三)模型求解
借款人行为函数假定。假设借款人行为成本ψ(e)=e2,借款人为经营管理付出的努力越大、成本越大,该成本函数满足ψ'()>0,ψ''()>0条件。同时,假设借款人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极小、抵押率极低(满足A→0,β→0),借款人将主要依靠第三方担保来获得银行信任,模型求解暂不考虑借款人可用抵押资产。
担保人行为函数假定。假设担保人对借款人贷款的担保意愿(φ值)不是固定值,而与借款人行为挂钩。担保人担保函数为φ=φ(e)=ye,y>0只有经营管理水平高、行为诚实端正的借款人才能获得第三方担保。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非盈利机构,对借款人实行免担保费优惠政策,担保公司损失风险由政府财政兜底,担保人收入成本约束不予考虑。
根据借款人和担保人行为函数假定,贷款决策约束条件(公式6)变为:
-eψ'(e)+πe≥Leφ(e)-Lφ(e)+L
?圯-2e2+πe≥Lye2-Lye+L
?圯(Ly+2)e2-(Ly+π)e+L≤0 (7)
公式7左侧为一元二次方程,如图2所示,当e=(Lr+π)/(2(Lr+2))>0时,方程出现极值。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曲线特征,只要方程有解,则极值及其附近的值就小于0。因此,公式7有解的必要条件是:
△(y)=(Ly+π)2-4(Ly+2)L≥0
?圯△(y)=L2y2+2πLy+π2-4L2y-8L≥0
?圯△(y)=L2y2-2L(2L-π)y+π2-8L≥0 (8)
公式8中△=△(y)为一元二次方程(向上凹的抛物线),其解需要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最值解和根来确定。△(y)的最优解为((2L-π)/L,4L(π-L-2))。分三种情况讨论:
1.若π≥L+2时,则4L(π-L-2)≥0。如图3所示,对于任意γ>0时,总能使得Δ≥0。显然,该解要求借款人项目利润足够高,只有借款人从事暴利行业时才有可能满足此条件。
2.当π≤L/2时,则:(2L-π)/L≥1.5>0,4L(π-L-2)<0,且截距π2-8L<0。如图4所示,当r≥(2L-π+■)/L(方程右解)时,使得Δ≥0。
3.当L/2≤π≤L+2时,则:(2L-π)/L<0,4L(π-L-2)<0。又分两种情况,如图5,若π≥■(截距大于0),则对于任意γ>0时,总能使得Δ≥0;若π<■(截距小于0),则当r≥(2L-π+■)/L(方程右解)时,使得Δ≥0。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当借款人利润π≥■时,对于任意γ>0,总能使得Δ≥0;当借款人利润π<■时,则当r≥(2L-π+■)/L时,使得Δ≥0。即:当借款人项目利润足够高时,借款人可以无障碍地获得政策性担保公司保证担保并进而获得银行贷款;更多的情况是借款人项目利润收益低于临界值,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提高担保意愿,这也意味着需要政府财政承担更大的借款人项目经营失败风险。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政策性担保模型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和启示:(1)以甘肃“双联惠农贷款”为代表的政策性担保可以作为抵押品的替代品,发挥聚合信用作用,缓解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农户等信息劣势群体的信贷可得性。(2)政策性担保撮合信贷合同发生更常见于借款人项目利润较低情况,政府财政需要承担借款人项目经营失败风险,这需要担保人有足够强的担保意愿,这也是政策性担保较商业性担保更适用于普惠金融工作的原因。(3)政策性担保需要有保证的财政支撑,比较适用于有较为充裕专项扶贫资金的贫困落后地区金融扶贫开发。鉴于甘肃“双联惠农贷款”已取得积极成效,建议国家层面给予贫困落后地区更大的财政支持,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甘肃“双联惠农贷款”政策性担保技术,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金融服务覆盖面。
注释:
{1}部分内容来自农行甘肃分行报告材料
参考文献:
[1] 韩国强.关于双联惠农贷款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4(3)68-71
[2] 刘小宇.双联惠农贷款的甘南做法及藏区开发性农户贷款工作建议[J].甘肃金融,2013(11)09-11
[3] 许锡龙.金融支持扶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金融,2013(12)60-61
[4] 张一良.解读“双联贷”的甘南实践[N].农村金融时报,2013.12.9,第001版
[5] Boot,A.Thankor,A.and Udell,G. Secured Lending and Default Risk:Equilibrium Analysi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Empirical results [J].Economic Journal,1991(406)458-472
[6] Hoff,K.and Stigilitz,Joseph E.Introduction: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rural credit markets-puzzles and policy perspectives [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0(4)235-250
[7] Levitsky,J.Credit guarantee schemes for SMEs- an international review[J].Small Enterprise Development,1997(8)4-17
[8] Stiglitz,Joseph E.and 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393-411
[9] Stefan Arping,Gyongyi Loranth,and Alan D.Morrion.Public initiatives to support entrepreneurs:Credit guarantees versus co-funding [J].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0(6)26-35
(作者简介:冯晓雷,经济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系在读博士 北京 100005)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