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

2015-05-30史淑娟

学理论·上 2015年1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

史淑娟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一重大任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既是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挑战的回应。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正确认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及实现途径,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仍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175-02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提出八项规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党风好转的新气象。这是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的集中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強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过程中正确运用的典范,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在党情、国情、世情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群众路线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斗争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背离这一点,党的任何努力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正如党的十八大所指出的:“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人民利益是我们党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体现。

“一切依靠群众”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重要论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理论来源。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事实证明,我们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了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一切依靠群众,要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人民群众就是党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只有植根于人民群众,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将群众观点运用于领导工作的具体实际中,在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咨询群众的需求,以此做出合乎民意的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党把人民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找问题、做决策的主要依据,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造福人民。

总之,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克敌制胜的法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邓小平曾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这个“传家宝”对于我们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一)鲜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首先,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这一优良传统的鲜明体现,有利于保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有利于抵制克服党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其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路线,奠定了党的领导基础。党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党的事业成功与否就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群众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领导基础,赢得民心,取得政治优势,体现了我们党领导的目的和手段。最后,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党的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是党在建设的实践中,坚持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集中印证了党的执政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来自人民,又造福人民。首先,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成功取得执政地位。我们党由起初的只有几十个成员的小党到现在拥有大量党员的执政党,最根本的就是始终保持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民心。其次,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能在摸索前进中不断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建设和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在曲折中发展,不断纠正脱离人民群众和主观主义的错误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最后,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能昂首阔步,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创辉煌。改革开放与群众路线是相辅相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铺开、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都是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重大成果。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深刻反映了党的根本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领导者通过总结群众的知识、经验和建议,将其上升为理论,形成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以指导群众的实践,并通过群众实践检验已有的认识是否正确,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理论认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明体现。

三、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党的使命和任务更加艰巨,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要始终贯彻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落实群众路线。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正如习近平强调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党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贯彻马克思主義群众观,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保障民生,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二,加强党员干部自身的建设,提高领导工作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八项规定的制定并落实,迎来送往、文山会海、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也逐渐好转,但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必须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转变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上下联动,以身作则,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其次,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修养,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增强他们的权利与义务意识,增强他们贯彻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最后,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各级领导干部要查准实情,学会和群众打成一片,及时掌握群众的需要和诉求,到群众中去摸索,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善于运用网络媒体提高群众工作实效,不断改进群众工作的方法。

第三,改善和创新制度建设,保障群众工作切实开展。积极推进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梳理现有的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完善制度体系,使党群关系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相关制度,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载体,使党同群众的联系制度化、规范化。要继续落实根据群众意见,有针对性地制定清退违规用车和会员卡、进一步减少会议、规范学习培训和做好市领导同志外事工作、改进新闻报道等制度规定。我们要改进信访工作机制,保障群众诉求充分表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制约、问责、监督、查处等机制。

第四,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运行。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在五大法治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进一步指出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这是我们党对权力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近年来,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违法犯纪、贪污腐败等现象屡见不鲜,其重要原因就是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不力。能否对权力加以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要加快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依法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调动人民监督政府的积极性。只有建立完备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才能保证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群众路线网,[2013-07-26].http://qzlx.peo-

ple.com.cn/n/2013/0726/c365007-22344078.html.

[3]陈志尚.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
监督官员权力,群众路线是个“好帮手”
毛泽东思想的的精髓
“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