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质疑 培养创新精神
2015-05-30周梅华
周梅华
摘 要: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通常采取的质疑的方法有:因题生疑,整体把握,概念生疑,激发兴趣,矛盾生疑,思考寻求,对比生疑,比较分析。另外,引导学生质疑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二要考虑问题的有无价值,有无梯度;三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进而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质疑 创新 引导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2-197-01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任何成果的创造,都是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起步的,人类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有所进步,社会才会发展。可以说,一切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发现问题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创造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就能打破传统的、消极的思维定势,这样的学生不会因循守旧,不会抱残守缺,富于创造精神,而语文新课标对质疑能力也有要求,在第二学段的目标就提出了学生要“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质疑训练,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教学实践,质疑训练常用的方法有:
一、因题生疑,整体把握
学习每篇课文之前都要引导学生预习,那么在预习时首先要做的是读课文,因题生疑就是针对课文题目,把它直接当成问题,学生首先问问自己是否知道这个问题,然后尝试解决问题,因为边读边思考,那么就容易与课文很快融合,如学习《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时,题目中“永生”是什么意思?谁永生了?为什么说他会永生?学生在质疑之后就会带着问题去读书,读了就会发现这里的“永生”其实指的是邓小平的精神,“永生”的实际含义是“伟人不死,精神千秋”。而在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学生首先会质疑:为什么要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带回的仅仅是“心脏”吗?再如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学生首先对题目产生疑问: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为什么题目中要加上“他的”二字?因题生疑只是学生接触课文的第一步,继续阅读继续思考能将疑问向纵深处伸展,就成了“探索性”地读书。
二、概念生疑,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课文内容、各类知识、奇特事物等概念性的障碍,便会产生疑问,此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多方结合,综合理解,以质疑为牵引,激发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兴趣。如学习《艾滋病小斗士》一文,学生提出“艾滋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为什么恩科西能“挺”到上学的年龄?为什么人们都称恩科西为“小斗士”?为什么安南能给恩科西如此高的评价?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学生对“宋庆龄”非常感兴趣,为什么周总理会关心她?故居中可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写这两棵樟树?这些有关文字、历史、医学等概念性的疑问,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学生的讨论,查阅资料,交流总结便可获得相应的答案,而这个结果是经过学生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多方面努力的而得的,学生对質疑解疑的过程印象深刻,更利于他们加深理解,培养他们乐于质疑乐于探索的精神。
三、矛盾生疑,思考寻求
在教学中,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课文题目、内容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只是表面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质疑、理解。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矛盾的焦点是“一株柳”在平原是极其平常的,为什么到了青海高原为如此难得?甚至于得到作者的大力赞美?为什么题目中要强调“一株柳”?再如《夹竹桃》一文,全文所写的是夹竹桃,所赞的也是夹竹桃的韧性可贵,然而课文第三小节为什么又花了大量笔墨写了春夏秋的十四种花呢?其实这些问题表面看着是矛盾的,其实恰恰就是这种表面的矛盾带给学生质疑和思考的动力,教师只要顺着这些矛盾引导学生质疑,去分析思考,去寻求答案,就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四、对比生疑,比较分析
俗话说,有对比才有鉴别。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应注意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提高质疑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很相似的内容,这些问题往往被忽视,学生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法,深入下去,引导学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进行有益的质疑训练。如《小草和大树》和《轮椅上的霍金》都是写名人在逆境中成功的故事,两篇课文安排在一个单元,学生通过对比质疑:“是不是两篇课文可以当作一篇来理解呢?有必要在这单元安排两篇基本相似的文章呢?”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分析就会发现:《小草和大树》一文中夏洛蒂面对的“逆境”除了来自自身,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而霍金更多的是与自身残酷命运的斗争过程中表现的顽强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两课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通过比较,学生的理解加深了,思维提升了,质疑思考的能力也逐渐养成。
质疑的形式多种多样,当然训练培养的方法也不只是这些,更多切实有效的方法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探索,去实践。但是,总的来说,引导学生质疑应该注意: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引导。二要考虑问题的有无价值,有无梯度。问题不宜过于简单、零碎,切忌问“是不是”“懂不懂”“好不好”“对不对”。当然,问题过于艰深,学生无从思考也就失去了训练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三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组织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要注意启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探究,绝不可越俎代庖。难度较大、较深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实在解决不了,教师再引导点拨。总之,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的目的,不单是引导学生化未知为已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进而培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