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
2015-05-30刘波
刘波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急性心绞痛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上常规的药物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氯吡格雷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绞痛发生的频率以及持续的时间和相应的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86%,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心绞痛发生的频率都有所减少,持续时间也有所缩短,实验组患者的变化更加明显。结论:研究表明,对于心绞痛患者,给予常规的心绞痛药物加上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比单纯的进行常规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105-01
心绞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典型表现,急性心绞痛是因为患者的心脏引发的,发病的时候会出现胸前绞痛剧烈,出现异常的疼痛,一般这种情况会持续1~5min。对于心绞痛患者,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的生命[1]。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发生是由很多原因引发的,例如患者的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狭窄、硬化等从而出现心肌缺血,通常会因为过度劳累和过度的情绪变化引发[2]。因此,本文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急性心绞痛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这些患者被选择的标准是年龄在40~80岁,都有胸痛和胸闷等现象,同时ST-T段有典型性改变。同时,排除的标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等。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患者52例,女患者48例,年龄在40~80岁,平均年龄(58±3.2)岁。这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病情、性别、并发症和心电图等方面没有太显著的差异,P>0.05,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上常用的心绞痛治疗方法,例如给予患者β-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要进行详细的观察。
1.2.2实验组 对于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外,再给予患者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该药物的使用方法是78mg/d,连续服药28d,28d时1个疗程。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如频率(发作时1次/d还是一天多次)进行密切观察,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是轻微的还是剧烈的。
1.3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分为三种: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是指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是正常的,患者也没有绞痛等情况;有效是指心电图检查显示为缺血性下降的情况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导联倒置T波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水平;无效是指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没有出现显效和有效的现象,同时患者有明显的心绞痛现象。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资料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的计量资料均采用x±s表示。统计处理采用x2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类型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 结果表明,对于50例实验组患者,显效的例数是45例(90%),有效的例数是4例(8%),无效的例数是1例(2%),总有效率达到98%;对于50例对照组患者,显效的例数有32例(64%),有效的例数有11例(22%),无效的例数有7例(14%),总有效率达到86%,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绞痛在临床上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是心肌缺氧和缺血时发生的一种疼痛现象[3]。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使冠状动脉出现供血不充足现象,心肌出现暂时性的缺血,另外,还与贫血、主动脉狭窄,和甲状腺亢进等因素有关。在临床上,男性患者多余女性患者,同时,患者易在40岁以后发病。心绞痛发生的时候,一般维持1~5min,一般不会超过15min,口里含硝酸甘油,可以在3~5min内缓解症状。在心绞痛发作的时候,血压会出现升高,心率会出现加快等现象。心电图检查显示,在没有发作的时候是正常的,在发作的时候ST-T会出现改变。
对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救治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应该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尽快平卧进行休息,调整呼吸,如果家中有备用的氧气袋,可以给患者进行吸氧。②在患者的足三里进行用力按压,进行这种操作要求对穴位的位置掌握比较精准。③立即给患者服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1~2片/次,然后,对患者的反应进行仔细的观察,看服用是否有效果,如果效果不显著,可以加大劑量进行服用。如果这三种方法在应用后,作用不明显,应该立即进行就医治疗。
氯吡格雷,是一种噻吩吡啶类药物,能够诱导血小板活化,另外还可以和阿司匹林进行结合。该药物能够对凝血酶和胶原诱发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现象具有抑制作用,另外,该药物与阿司匹林结合,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现象,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流动,能防止血栓的产生,改善急性心绞痛的症状,如缩短了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减少发作的次数,降低不良反应等[4]。
因此,本文对100例患有急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86%,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对于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发病的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的时间,具有线轴的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艳.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122~123.
[2]闫弘睿.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49~50.
[3]高艳霞,王立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113.
[4]李虹,张红.15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