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全有效使用鱼药
2015-05-30周羽英
周羽英
在鱼病防治中,有的人不科学用药,不但没有起到防治鱼病的效果,往往还会引起药害事故,导致塘鱼死亡,直接造成经济损失。鱼病防治必须做到安全、有效用药,才能达到健康养殖的效果。
1 仔细鉴别鱼药质量
使用过期失效的药物,既达不到防治疾病的效果,有的还会产生毒副作用。防治鱼病用的药,特别是漂白粉易受潮失效,故漂白粉要用干燥粉沫;生石灰要用块灰。平时药物要按规定妥善保管,并在保质期内使用。可以用目测方法鉴别鱼药质量,水剂鱼药的容器应完好、统一、无泄漏,装量无明显差异,瓶口应封着,溶液应澄清无异物、色泽一致、无沉淀或混浊现象,个别产品在天气寒冷时允许析出少量结晶,但加热后应完全溶解;粉剂鱼药外包装应完整,装量无明显差异,无胀气现象,内装产品干燥疏松、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异味、潮解、霉变、结块、发黏等现象;片剂鱼药外包装应完好、外观完整,内装产品色泽均匀、表面光滑、无斑点、无麻面、有适宜的硬度,并且经过测试其在水中的溶解时间达到产品要求;针剂鱼药透明度符合规定,无变色、无异样物;容器无裂纹、瓶塞无松动,混悬注射液振摇后无凝块。冻干制品不失真空或瓶内无疏松团块与瓶粘连的现象。
2 做到对症下药
盲目投药是防治鱼病的大忌,既达不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又造成浪费,甚至还会起副作用。科学选用鱼药的前提是准确诊断鱼病,全面了解药物的性质和防病机理,做到对症下药。在鱼药使用中,要针对病情选择适当药物,要防止不同养殖品种对药物的过敏。不得使用违禁药物,如防治水霉病的孔雀石绿,防治细菌病的红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脒、磺胺胍,用于防治小瓜虫病的硝酸亚汞、醋酸汞等药物,现在都属于禁用药物。
3 准确计算用药量
有人在对鱼塘全池泼洒时,常出现计算水体体积不准和药量不够的现象,因为药量不足,池水达不到一定药物浓度,防治效果不佳。与之相反,用药量过多,超出鱼类忍受限度,则会造成鱼大量死亡。对池塘水体积的计算,首先要了解池塘较深区域和较浅区域的比例,按比例安排测量的点数,将所量得的深度加起来的总和再除以测量点数,即为平均水深。药物用量认真计算,投放量准确无误。
4 充分溶解药物
泼洒药物前按要求用开水、温水或冷水充分溶解,泼洒的药物不能有颗粒或块状、团状,以防药物没有充分溶解,水体依然达不到规定浓度,或药物颗粒被鱼误食而致死。如生石灰要化浆泼洒,漂白粉不宜干洒。溶解药要注意水温。泼洒药物要准确丈量水体;拌饲料的药物要准确估计鱼体重,以免用药过量造成中毒或用药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治疗时应先杀虫、后杀菌,内服外用相结合。
5 把握用药时机
有的养殖户施药不分时间,不论天气,结果造成鱼药浪费,成本加大。施用药物夏秋在傍晚前进行,泼药以后气温、水温降低,可减少鱼类的应激反应和体能消耗。如果在清晨泼药,因水中溶氧处于最低状态,易造成缺氧浮头。在中午阳光直射时施用,会降低药效。而冬春施药正好相反,应在中午晴好天气使用鱼药。雨天和雷雨低气压天气时不宜泼药。在泼洒药液时,切不可定点倾倒,应用木瓢、勺子等均匀泼洒。全池泼洒时应从上风处逐渐向下风处,使药物泼洒均匀。尤其是池塘边角容易被疏忽,造成用药不到的区域,杀菌、杀虫不彻底,使鱼病复发。
6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初养鱼者或技术不精的人,不宜私自混合使用渔药,应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在配置鱼药时,如果是两种药物混合使用,则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要分别溶化后混合。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或一种药物刚使用,效应尚未消失,接着又使用第二种药物,可能会出现药效增强或减弱、也可能出现毒副作用增强或减轻,因此必须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生石灰就不能与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混用。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就不能混合使用。药物在混用之前应先进行小水体试验,然后再进行大面积使用,切不可盲目混用。吃配合饲料鱼类可直接将药拌入饲料投喂,对于草鱼等草食性鱼类,可将药拌入冷的煮熟的面粉糊内涂到饵料草上,晾干后投喂。泼洒药物时不要投喂饲料,最好先喂食后洒药。但在投喂药饵时,要使鱼空腹,让鱼抢食,以减少药饵在水中滞留时间,以免药物失散在水中,造成药物浪费和药效达不到。
7 观察异常情况
塘鱼在浮头时或浮头刚结束时不要用药,否则会造成鱼的死亡。用药之前应做好一些应急措施,用药后应认真观察现场情况,当天最好不要离开池塘,一旦发现有鱼严重浮头或不正常,应及时采取注入新水、排出存水、施用解救药物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