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闻细化处理对新闻报道效应的影响

2015-05-30张金奎

今传媒 2015年10期
关键词:负面效应

张金奎

摘  要: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细节极其重要。新闻细化处理的关键是: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在纷纭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人们最关心的焦点,进行高度概括、凝炼,把新闻主题展现得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深度。新闻细化处理使新闻报道体现出它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新闻细化处理必须建立在深入采访,认真研判、精准、适度的基础上,使其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出扬长避短,锦上添花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新闻细化;正面作用;负面效应;扬长避短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113-02

“细节决定成败”是一句充满哲理的名言。做其它事如此,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尤显得极其重要。它究竟有多少正面作用,有那些负面效应呢?

一、新闻报道的正面效应

(一)正面效应之一:增强记忆深度

新闻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有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之效。使新闻更具生活气息和真实感,简洁明快,读后过目不忘。

例如:1952年11月17日,新华社记者在朝鲜前线报道《美国兵在我军打击下士气更加低落》。半年多以前,美国侵略军在阵地上架着帐篷,时常在里面饮酒,跳舞。但是现在我军猛烈的炮火和射击准确的子弹,已经迫使美国大兵们“低下头来”,紧紧地躲在单人壕与地堡里,好几个小时连动也不敢动。他们吃不到热饭,有时还得整天饿肚子,甚至连大小便也只好装在罐头盒里往外扔。一个美国第三师的俘虏说:“我们看不见太阳,过的是老鼠的日子。”阵地上已经听不到歌声,甚至话都懒得说。”报道中还特别选取了1952年11月14日合众社记者潘登在朝鲜西线报道美国大兵们“糟糕的一面”的情形。“在交通壕里腿骨、臀骨,什么东西都有。假使你刚吃过饭前去看看,真要吐起来。两天以前还埋了一个美国兵的尸首。有三个人在过去的十八天中在这个山上变成了狂人。一个突击队员刚刚出击回来发了疯,费了三个人的力量才把他按住,用电话线把他捆绑起来。一个中尉一听大炮响就睡在战壕底下,脸朝下,说:“中国人打来了吗?中国人打来了吗?”还有一个小伙子,他一点没有毛病,只是坐在地堡里哭喊。美国兵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他们把负伤回来的同伴叫做“幸运的士兵”,甚至把同伴身上流着脓血的伤口赞为“万金不换的伤口”。美军第七师的一个士兵说:“给我壹百万元,我也不愿意放一次哨。[1]”

消息起文,便活灵活现地勾勒出美国士兵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猛烈打击下的窘态。文章并没正面地描述我军的威力,而是把大量的笔墨泼洒在描写美军士兵的困境上,又特别选取了合众社记者报道的场面和细节,加强对事实的叙述,生动而有力。虽然时过63年,报道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依然栩栩如生,揮之不去。

(二)正面效应之二:提升新闻可信度

如果说情节是新闻事件的躯干,那么细节就是它的血肉。只有抓住真实而生动的细节进行具体描述,才能使一篇新闻显得有血有肉,主题思想鲜明而丰满地表现出来,提升新闻真实感可信度的效果[2]。

例如:人民日报1979年3月7日,刊载的新华社记者阎吾《战后谅山》的现场新闻速写其细节可谓传神之笔。“记者在谅山敌军的一些阵地上,看到所有的日历都没有翻到二月二十八日的,有的翻到了二月二十七日。”记者抓住“日历”这个细节,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国内外揭穿了越南在我军攻克谅山后,仍自我吹嘘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攻下谅山,自我标谤越南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谎言。

又如新华社北京1980年4月17日,《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的电文: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前会见意大利记者,他看到大家时说:“你们好。你们来了这么大的一个记者团,这证明大家非常关心中意两党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关系。对这件事,中国共产党很高兴,中国人民也很高兴,我相信意大利人民也是高兴的。记者朋友们既然随同代表团来中国访问,我想你们总不会反对吧。”

邓小平问随同来访的记者中是否有一半是意共党员。

一位记者回答说:“不到一半。”

邓小平接着问:“你们中间是不是大多数人同意中意两党恢复关系?”

顿时,气氛活跃,许多记者举手表示同意。

邓小平笑容满面地说:“那么大家一块鼓掌。”

这则消息选取了有趣闻的细节,来烘托会见的场景,表现了邓小平幽默机智,举重若轻的外交艺术和性格,打破了外事新闻报道的程式化模式,生动有趣,真实可信。

(三)正面效应之三:升华新闻主题

新闻进行细化处理对表现新闻主题而言,手段是“放大”,目的是“聚焦”,就是将构成新闻基底的要素和关键细节,放大给受众看,再经过要素和细节的升华,达到聚焦新闻主题的目的。而凸显新闻主题就要有语言特色,语言特色的主要手段要在精心使用动词上下工夫。动词在语言中是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精心使用动词成为西方新闻学著作中主门研究的问题。一些新闻学著作规定,“每句话中至少应有一个活跃的动词。而这个动词是句子中最重要的字。”

1979年1月29日《纽约时报》在报道邓小平访问美国时,记者把特定人物,特定环境中的具有特色语言和行动精心结合,连用动词,形成“连续镜头”,成为新闻细化处理升华新闻主题的典范[3]。

“几天之后想起这件事,他还兴奋得眼睛发亮。在谈到这件事时,他竟高兴的把手臂一甩,结果把十多张照片统统甩出去了,在他办公室的地板上抛的到处都是。

布热金斯基说:“瞧,这儿是老卡(卡特的外号),这儿是我,邓小平站在我俩中间!”

他一面手忙脚乱地弯下腰去捡照片,一面得意忘形地用手指着没甩出去的那张照片,不停地高声说:“啊,太不可思议了。十亿人的领袖,好家伙,来到美国后不到两小时就到我家吃饭!”

“嗨!说真的,太不可思议了![1]”

虽然新闻细化处理有诸多正面效应,但必须掌握好度。超出限度而出现的新闻细化处理往往会过犹不及,适得其反,引发负面效应。

二、新闻报道的负面效应

(一)负面效应之一:泄露机密或隐私

新闻的细化处理主要是量度的要素和情节的细化,但不得涉及到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如纪委查办案件的报道,若违反保护举报人信息的规定,过多细节的披露会导致泄密,出现被举报者打击报复举报者的恶果;对部队题材的报道细化处理不慎,会泄露军事机密,危及国防安全;对尖端科技的报道的细化处理不当,会造成商业泄密;报道新闻人物时,也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分寸把握不当出现个人隐私泄漏,危及其生命财产的安全等。

(二)负面效应之二:引发争议或官司

有些新闻在细化处理时,过分描写凶杀、抢劫、赌博、吸毒、诈骗、卖淫嫖娼等案件细节,会引发想犯罪人员的仿效,增加其反侦察能力。那些过分细化个人主义色彩,宣传私欲膨胀,损人利己的思想行为,就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挑战道德底线,污染社会空气,误导舆论导向[2]。

如1991年1月6日,南阳《声屏周报》记者汤生午的题为《有人说她得了可怕的病,有人干脆说她已经自杀,舆论莫衷一是。著名歌星韦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道出其中原因》的报道,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由于所報道事实的细节颇多争议,最终引发一场轰动国内外名誉侵权诉讼。中国歌坛两位顶级女歌星李谷一、韦唯,记者汤生午,因名誉侵权纠纷对簿公堂,李谷一、韦唯一度亲如母女的师徒,顷刻间变成水火不相容的仇人,《声屏周报》社牵涉名誉侵权官司。

(三)负面效应之三:影响整体真实

新闻真实性要求,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这也是新闻细化处理时必须遵守的原则。如果细节不实,必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3]。

如一家县级广播电台录制的一条反映交管部门在上下班、学生放学人流高峰时段,实行车辆分流管制,确保出行安全的音响报道,通篇很精彩,独缺了记者现场采访一名出租车司机时,未报车号、司机姓名这一广播音响报道中最要害的细节,导致了报道的整体失真。该条报道在年度好新闻评选时,地区、州、省级评委都给出了“选题新颖,但细节不真实”的评语。

综上所述,新闻细化处理必须建立在深入采访,认真研判、精准、适度的基础上,使其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出扬长避短,锦上添花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北京人文函大.中外优秀新闻作品选评,1986.

[2]蒋亚平等.新闻失实论[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

[3]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台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负面效应
由“奥迪二手车”广告的负面效应谈媒体广告的自律与他律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负面效应与出路
奥运会的经济效益分析
标志性政府运作型展览会对城市展览业发展的负面效应
项目制研究的现状与新路径
项目制研究的现状与新路径
食用菌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负面效应分析
从校园暴力事件看媒介暴力对现实暴力的影响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分析
推进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负面效应及其克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