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职业情感的生成与培养
2015-05-30南先锋秒秒
南先锋 秒秒
摘 要: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都会具有相应的职业情感。积极的职业情感对于单位和个人会产生助推作用,消极的职业情感则产生消减作用。当传统出版业遇到“互联网+”时代,当转企改制后聘用制取代事业编制,编辑群体的归属感变弱,出版单位更应该在编辑的培养体系中重视其职业情感的培养和发展。本文从何为编辑的职业情感、编辑职业情感对出版单位的作用谈起,结合目前编辑队伍构成现状,论述了编辑职业情感成长的大致过程:生存期、成长期、成熟期、扩张期,并对编辑职业情感的培养方法提出了建议,希望对编辑的培养和团队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编辑;职业情感;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103-02
一、编辑职业情感的内涵
“职业情感是树立正确职业观的基础。编辑的职业情感,是指人们对于从事编辑职业的态度体验,即编辑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编辑劳动价值方面所产生的积极态度,是编辑行为的精神支柱和激励力量。[1]”情感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人是万物之灵,有血有肉有情感。编辑的职业情感,笔者认为,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对于文化的敬畏感、对于书籍的喜爱感、对于文字的敏锐感。纵观历史上名编辑的成长规律,他们无不拥有积极的职业情感,对从事的出版行业具有自豪感,从内心深处愿意全身心投入。这种文化自觉性带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进一步推动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获得快乐。也促使他们能够摆脱纯粹物质功利诱惑,在平凡的工作中稳定前进,在工作中倾注情感,在实践文化优化职能的过程中优化自我。
目前,多数出版单位聘用编辑逐年增多,但和编制内编辑相比,因为待遇、福利、认同感等各方面的差异,其个人的归属感、价值感和以往时代相比较差;和企业的粘合度较差、流失率也较高,没有体现出较强的职业情感。所以,在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编辑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更有必要关注以聘用编辑为主的编辑团队的职业情感的培育。
二、编辑职业情感的作用
情感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一般来说,不管从事什么职业的劳动者都具有职业情感,这既是劳动者的精神动力,也是职业影响的必然结果。
一个成熟的编辑需要多年的积累和历练,其职业情感的发展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怀着“老板花钱请我来看书”的完美主义梦想进入此行业,往往不能成为稳定下来的实干家。只能说是因误会而入行,最后因了解而离开[2]。另外,编辑职业是典型的“为人作嫁”的职业,职业倦怠期离职也是一个典型的不稳定因素。由于编辑所从事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论文进行编辑、加工、校对,具有重复性、繁杂性和利他性,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职业;另外编辑所处的编辑部人员较少,与他人交往不频繁(即便与作者、审稿专家交流也大都通过Email、电话联系),工作环境的一成不变和人际交往的缺少,容易造成编辑缺乏活力,产生倦怠心理[3]。于是趁着年龄还不大去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者大有人在;最后,出版行业平均收入不高,例如数字出版编辑和软件公司的程序开发人员相比,工资明显落后,加之改制后住房、子女上学等待遇都消失了,导致在生活重压下另谋“钱”途。因此,培养编辑团队健康、积极、稳定的职业情感,对提高编辑的敬业品质和文化自觉性,对于出版单位编辑队伍的稳定性及其人才梯队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另外,良好的编辑职业情感可以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编辑职业情感的培养能够最大化开发编輯个人潜力,并且有利于构建良性的、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此处不再赘述。
三、编辑职业情感的成长过程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自身工作实践,笔者将编辑职业情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希望对出版单位人才培养及员工个人自我修炼方面提供参考。
1.生存期。大致来说,编辑刚刚入职的五年内可以视为编辑职业情感的生存期,也是一个人由学校走向社会、从学生转变为工作者的过程[4]。在这个阶段,职业情感是一种“生存需要”。一个人不管从事的什么职业,解决生存的问题,需要得到生活保障,这是最基本的需要。在这五年内,找到存在感的留下了,迷茫和不适应者及时换工作。这个时间段是职业情感形成的初级阶段,决定着更高层次职业情感的产生。从编辑个人来说,这个阶段主要是了解自己的企业文化及其架构、出版运作流程等,同时应当学会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时间进行管理,会合理安排业余生活与工作能力等。
2.成长期。经过了生存期坚守下来的编辑,一般来说,都是对于此项职业从内心有所爱、有所追求,愿意为之奋斗。在后面的十年,个人满足了生存需要,就有了更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职业荣誉感成为职业情感成长的主旋律。这种职业荣誉感的形成,有赖于出版单位建立良好的大环境,让编辑个体在坚定职业取向的基础上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通道。这个阶段的职业情感相比第一阶段更持久、更深刻,可以视为一种努力工作的“催化剂”。尽管这一阶段,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一样,编辑们也会受到家庭、其他高薪行业等各方因素的“打扰”,但同时自身业务熟练、工作上各种机会开始出现。此时重视对职业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员工克服外界因素的干扰,更加坚定职业道路。
3.成熟期。在随后的十年里,可以视为成熟期,这个阶段编辑的职业进入黄金期。有的成为单位的骨干和长辈,有的成为带领团队做项目的项目领导者,有的成为中高层管理者。这时候的职业情感已经很成熟,像一对老夫老妻,和职业有了长期共处后产生的亲情。职业的烙印也渗透到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朋友圈子、人脉圈子、知识、视野、经验。职业已经成为深化、拓宽自身阅历的途径,成为自己生命的载体之一。
4.扩张期。黄金十年也许是在顶峰。但顶峰之后毕竟不管何时终究走向黄昏。在扩张期的十年,职业情感是一种习惯性的依恋。反思和调适自己,以后的路如何行走,能否将下山的路变成一段快乐的旅程,是这个阶段要面临的课题。扩张期不断修炼,可以拓展或者适当延长个人的职业道路,比如:有的编辑发展成为作家。有的人退休后返聘,有的人在文化企业做顾问再续职业尾巴满足自己的职业情感。
四、编辑职业情感的培养方法
俗语说“干一行,爱一行”,但也不排除个别人真的因为不适合而转行,但是有不少编辑缺乏职业情感,在“互联网+”时代很多编辑觉得自己栖在寒枝而跳槽,实为一种悲哀。编辑应树立正确坚定的职业观,“找对的,而不是找贵的”,选择适合的行业后树立坚定的决心和信念;另一方面,出版单位作为管理部门和人才培养的实施者,也应该以主动的姿态去关注员工职业情感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方式加以培养或者提升,以下几条途径可供借鉴和参考:
1.职业认知的培训和引导。作为出版单位的管理者,编辑职业情感的关注和培养不但应该从思想上重视,更应该从实践中找到具有执行性的具体做法。比如:出版单位可以结合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对编辑进行职业认知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员工的职业价值认知程度和自我认知度。如果此类学习培训跟不上,编辑主体就可能会对编辑工作的价值、地位、意义、以及自我职业定位、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认识出现偏差。编辑个体的思想境界、职业理想和文化情怀就难以得到确立和提升,进而对编辑职业情感的认同也将无从谈起。
2.打通编辑职业发展通道。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很重要,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出版单位给员工设置了职业通道,就是给员工打开了窗户,让其看到了未来。对于改制以后大批的聘用编辑而言,职业发展通道就是生命线和努力的方向,如果设置合理而现实,能够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稳定感。当员工在“努努力,够得着”的状态下持续前进,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将会发挥更大的潜力,创造更多的优秀成果,其价值感和认同感逐步提升,职业情感随之加强。
3.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编辑职业情感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出版社自身的大环境,出版单位事转企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一时半会儿还存在或者在过渡中,导致某些单位中聘用编辑感到失去了事业单位的身份和福利,却没得到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激励机制,这必将大大影响人数上占多数的聘用编辑队伍的职业情感。所以,建立与出版企业相适应的分配和激励机制,并通过对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改善编辑主体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进而构建编辑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关系,激发广大编辑人员的工作热情,以管理推动良好的编辑职业情感的生成。
4.公平公正、人性化氛围。建立和谐的企业大环境,为编辑提供一个规范的、和谐的工作环境,对优秀员工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充分调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条件,尽可能使编辑的情绪处于昂扬的状态,才能使编辑高标准、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5]。“对事”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不走关系;“对人”尊重有礼,真诚关怀。编辑工作的客体是文化,编辑工作的主体是文化人,这样的工作生态如果再加上“公正、人性化”的标签,相信有很多人会因为社会荣誉感而对其他行业的诱惑产生免疫,和编辑职业相守相随一辈子,这是一份对于职业的感情。
五、提升编辑职业情感的思考
职业情感是一种内省化的心情心境。编辑的职业情感在“先天所传(对于文化、书刊、文字的喜爱)”与“后天习得(在工作中实现价值,认同群体)”共同作用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消极职业情感的编辑对于出版单位会产生负面影响,阻碍出版单位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缺乏干劲,稍遇困难便止步不前,患得患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积极的职业情感有助于编辑个体以良好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让工作中充满创意的浪花,努力实现职业与人生的完美结合。
如今,当传统出版业遇到“互联网+”时代,诸多的变革和挑战让不少传统出版企业的编辑产生危机感、茫然感,传统出版单位更应该在编辑的培养体系中树立楷模、重视新时代编辑群体的职业情感培养和发展,笔者相信,具有深深职业情感、真正热爱出版的编辑,不会因为外界阻力而退缩,不会因为物质利益而变节。社会转型期,有待执着敬业、有出版情怀的出版者合力去探寻出版业的蓝海。
参考文献:
[1]李珊.职业认同:编辑专业成长的源动力[J].编辑与出版,2009(9).
[2]周殿富,郭俊峰.青年编辑实用读本[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3]刘江霞,杨勇.针对编辑职业倦怠的职业生涯规划[J].职业时空,2009(5).
[4]李杨萌,张锦.青年编辑如何做好职业生涯早期规划[J].黄冈师范学报,2011(3).
[5]刘国华,马争朝.浅论期刊编辑的职业生涯和工作激情[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責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