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长江沉船事件看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重建

2015-05-30刘一夫

今传媒 2015年10期
关键词:重建

刘一夫

摘  要:媒体通过选择、强调和重组来反映现实并规范人们对现实的理解称之为新闻报道的框架构建。灾难新闻报道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有着固有的新闻报道框架和模式,这些框架有利有弊。此次“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件报道中,新闻报道的框架构建正在发生变化。灾难新闻报道的整体框架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重新建构。

关键词:东方之星;新闻框架;重建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20-02

一、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模式演变

2015年6月1日晚22时左右一艘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号游轮在由南京驶向重庆途中突遇龙卷凤,在长江中游监利水域沉没。截至6月15日官方公布最终调查数据,该客轮上共有454人,其中成功获救12人,遇难442人。

事发之后从中央到地方,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对该事件都进行了详细集中的报道。报道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搜救打捞工作的进展、沉船过程的事实还原和事件中诸多细节的媒体分析这几个方面。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的新闻报道相似,这是我国最近几年灾难新闻报道框架模式的又一集中展现。

1974年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中首次将“框架”的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他认为框架是人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随后,这种理论被新闻界所采用,用于分析新闻活动中传者对报道对象的选择、强调和重组。从而在受众解读新闻媒介所传递的符号信息时更具引导性。这种新闻框架的构建是通过媒体记者在消息源接触、事实选择、报道方式和新闻作品诠释等过程对受众的事实解读引导来实现的。

灾难新闻是国内新闻界比较敏感的话题,因为灾难本身的负面性会对社会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再加上之前我们新闻专业主义工作理念的淡薄,对公众知情权的忽视,导致了在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灾难新闻报道都以“讴歌”式的框架模式在进行。直到最近几年这种模式才发生变化。从建国后到现在,加以梳理,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建构包括三个阶段:

1.灾难事件的选择性报道,强调救灾新闻的道德教化,灾难本身与救灾过程的主次重组。这一阶段从建国之后开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结束。在这种框架理论下,“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新闻媒体对灾难事件往往是不报、瞒报或报喜不报忧。所有的新闻选择、采访、写作和发布都是为了凸显人定胜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歌颂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关怀。新闻报道的叙事角度、切入点和文本风格都以追求最优的宣传价值为出发点。比如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新闻报道的语焉不详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简略报道,都是这种报道理念和报道框架的典型代表。

2.政治宣传观念淡化,受众知情权得到重视,灾难新闻时效性显著加强。改革开放之后新闻媒体的思想观念也得以解放,灾难事件不再是“禁区”、“雷区”,其发生、发展应当被广大受众所知晓。与前一框架相比这一阶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事实选择的去政治化,以及报道视角的平民化。比如1980年渤海二号钻井沉船事故的披露与报道,1998年洪水灾情的报道。这一阶段的新闻报道框架一直持续到2002年。

3.2003年的非典危机新闻报道是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在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下,此后的新闻报道逐渐由政治色彩浓厚的“官本位”向更多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本位”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从制度上保证了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也为媒体的报道框架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一框架下,新闻选择更多地回归到事实本身。报道的重点和新闻事实的重组也都体现着透明、真实、客观、生动的原则。比如2003年非典危机中每日例行的疫情和防治情况通报,2008年汶川地震中主流媒体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报道。

二、“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的新闻报道框架分析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新闻报道从时间隶属上归于我国框架模式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新闻报道更多体现了新闻媒体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

从报道内容上分析,该框架下的内容明细又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关注框架,主要体现党和政府以及领导人对事件的关注和指导;2.信息传播框架,主要包括打捞救援工作进展、伤亡人员统计及信息发布、政府救援计划及实施情况等;3.事实还原和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事件原因分析、事件发生过程回顾、救援工作步骤解读、类似案例横向比较、家属及相关人员动态、总结经验教训等。

在传统报道框架下,政府关注是新闻报道框架的主体构成,并且在新闻作品内容上也居于主导地位。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人民日报》的第一则新闻报道标题,引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主题为《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1]。而后两部分框架内容则很少提及,或者信息模糊、语焉不详,政治宣传倾向明显。

而在本次长江沉船事件中,这种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笔者以媒体集中报道该事件的6月3日至14日为时间段,以《新华每日电讯》报纸作为分析文本,粗略统计关于长江沉船事件的报道大小共计41篇。其中属于第一框架内容的有9篇,包括习近平、李克强、马凯等国家领导人对该事件的关注及指示,以及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等政府部门的政令下达。属于第二框架内容的有21篇,系统报道了该事件的救援進展情况、伤亡人数的统计等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信息。第三部分框架内容的为11篇,主要是事件的分析和总结。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本次报道活动中,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内容已经超越了以往我们所偏重的政府关注的层面,更多地向客观真实、还原事态原貌的专业角度倾斜。

这种框架模式的转变体现出当前专业主义新闻理念在我国新闻界的践行与发展。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的新闻专业主义,强调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新闻,将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新闻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们国家以往的灾难新闻框架中,专业主义的新闻理念被意识形态的方向指引所取代,新闻的宣传功能要大于其本身应有的信息传递功能。而本次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新闻报道则处处体现出这种专业精神。从6月1日晚事件发生之后新媒体平台的首先发声,到紧随其后各路媒体的集中报道;从媒体搭建沟通平台方便受众互动,到悼念活动时娱乐节目的停播,种种细节都体现出政府与媒体专业意识的提升。

另外,本次新闻报道框架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加大了对事件相关的知识信息的传播力度。从文本内容上看,知识传播属于事件报道的第三框架,主要是依附于救援工作进行情况而向公众普及一些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在以往框架模式下,知识传播经常被忽视,受众从灾难新闻中很少获取与事件相关的减灾、防灾、自救的有效信息。而本次东方之星事件报道中,有意识的知识传播让受众了解到更多与轮船事故相关的逃生知识。比如央视记者的现场连线,和专家一起不断地向受众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沉船自救的相关技能。

三、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重建

此次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报道反映出新闻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框架模式上的进步与革新,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不需要改进。虎头蛇尾的报道区间分布、同质化严重的报道内容以及不实信息导致的流言滋生同样在本次事件當中有所体现。如何更加规范地报道灾难新闻,优化新闻框架的实效与价值,建立起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框架模式应当是本次事件完结后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对灾难事件的新闻价值进行重新认知。新闻价值是框架内容的基础,在传统框架模式下,灾难事件的新闻价值体现在抗灾救灾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先进人物的英雄主义凝练。但以受众为核心的报道理念要求尽可能详实、准确地向受众传递与灾情相关的迫切信息。从这个角度出发,灾难新闻的价值选择要与受众关注度紧密联系,包括事件的发生进展情况、救援进度及部署、伤亡人数、原因分析、事件解读、善后处理、追责问责等方面,贯穿于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原来对于救灾精神新闻价值发掘,救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涌现出一些感人的事迹和人物,只要记者善于观察、敏于总结,就会在救灾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具有深度内涵的新闻眼。例如在本次东方之星事件中,多次潜入水底舍身救人的潜水员官东,以及监利民众自发组织的义务运输团队“黄丝带”行动,都是在不经意间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其次要对灾难新闻报道框架区间分布适当调整。灾难发生有可能在一瞬间,但灾后的救援重建工作却需要很长时间。灾难发生时,众多媒体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进行新闻报道。但当救灾工作到达某个节点之后,许多的媒体报道就戛然而止。这种虎头蛇尾的报道框架本质上同样是对受众知情权的忽视。对于受众而言,后期的追踪反馈和前期的新闻报道具有相同的新闻价值。公众甚至更希望了解到灾区发展和受灾当事人的日后生活状况,这些内容却是当前灾难新闻框架中常常缺失的部分。

第三是对框架内容的优化组合,避免同质化的新闻累加带给受众的审美疲劳。在灾难发生的早期,媒体出于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经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内容表述。在关键信息尚无定论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内容同质的现象。当然这符合新闻报道一般规律,但如果在中后期依然不能摆脱这种困境,那么传播效果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在框架内容上,不同的媒体可以以优化组合的方式实现这种差异性,满足不同受众群的个性信息需求。从横向角度出发,可以尝试平行式的主题设定,包括灾情现状、救援实施、伤亡情况、社会反映等一系列环节并行不悖地开展新闻报道,确保受众能够随时掌握救灾各层面的现状;从纵向角度来说,媒体的报道内容要体现出深度与个性。事件原因的多角度分析、类似事件的横向比较、责任的追究、经验教训的总结、事件相关的知识普及等都可以成为媒体深入挖掘的领域。在纵横结合的优化模式下,灾难新闻报道就能够走出同质化的窠臼,为公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孙发友.从“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J].现代传播,2011(2).

[2]雷锋学.境外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重建[J].视听,2014(11).

[3]王蕾.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观念的转变[J].新闻大学,2008(4).

[4]周莉,祝洁.“汶川地震”恢复期的新闻框架分析——以“人民网”专题报道为例[J].采写编,2013(2).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重建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理念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构建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二孩时代,人口生态重建的理性思考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用镜头“重建”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