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05-30孙建芬
孙建芬
摘 要:作为人文性学科之首,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在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注重品德教育,充分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一个有效手段,想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阅读必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通过阅读渗透德育
1.为学生阐明文章主题
在閱读教学中,要为学生阐明阅读的主题,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在教导概括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例如,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教师为学生阐述文章的主旨,教导学生不要忘恩负义。
2.通过文章的人物来教育渗透
一个人的形象是了解这个人最直观的因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描绘出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向那些优秀的人物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操。例如,在学习课文《司马光》时,教师为学生朗读,让学生学习到司马光的聪明才智以及遇事沉着冷静的精神。
3.从情感中渗透
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更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文的内在情感,为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以此达到共鸣,做到让学生情感上的升华。
4.通过感悟渗透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方式,学生想要理解一篇课文,理解语言是第一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感悟语言中所包含的意境,领会其内涵,从而进行德育渗透。
二、通过写作渗透德育
写作的教学要保证学生的文章是来源于生活,是真实的,避免造假文,让学生学出真实感人的文章。首先,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当中,去亲自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培养自身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关心社会,增强自身的责任感。通过这些经历来激发出学生写作的灵感,体现自身的人格。而且,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展示自身的欲望,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所有学生面前阅读学生的作文,让学生互相评价,从其他人的文章中可以学到什么,他的文章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通过互相评价的方法让学生感悟生活,并且得到肯定。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的语文教学需要真正地全面培养学生,让学生智育德育共同发展,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