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影响

2015-05-30王爱平王六平高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

王爱平 王六平 高丽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糖尿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增强患者的保健意识和治疗信心,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 糖尿病;医从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9-0128-02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糖尿病作为一种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终身疾病,由于并发症的危害和治疗的长期性,常常引起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康复,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对两组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外加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发现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自我保健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疾病信心以及遵医行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6例。纳入标准为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6.3±7.9)岁,病程1~32年,平均病程(17.5±2.6)年;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47.2±6.7)岁,病程2~31年,平均病程(13.1±3.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66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时,责任护士询问并填写糖尿病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用药情况、相关保健知识等,作为今后健康教育的基本依据。患者入院后,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包括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糖尿病知识及治疗护理流程等,观察组在糖尿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指导内容包括:①心理认知干预。糖尿病由于病程长、易反复、费用高,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大,精神负担重。护士应与患者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鼓励患者进行负性情感的充分宣泄,指导患者通过自我心理调整进行放松练习以纠正不良情绪;通过良好的沟通,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改善糖尿病患者对严格遵医、疾病发生发展预后、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以患者为中心,鼓励患者戒烟、控制体重以预防肥胖,帮助其建立健康信念模式,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应激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行为干预。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饮食指导及运动疗法,制定具体方案,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在满足机体心理、认知干预需要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搭配营养以及安排饮食,达到并维持标准体重;配合胰岛素治疗,防止血糖波动,有利于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并可减少降血糖药物的剂量;坚持适度运动、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宜选择有氧运动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合理安排每天的运动内容、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时间安排需合理,外出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和糖果,发现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相应措施。③用药指导。 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定时定量进餐,出现不适及时就诊;让患者懂得药物种类不同,服药时间不同,药物作用亦不同,如餐前30min口服磺脲类药物,餐中或餐后口服双胍类药物。对使用胰岛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掌握降血糖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如应用诺和灵笔时应正确使用笔芯针头的更换方法,胰岛素应用必须剂量准确、注射时间适当、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与轮换,胰岛素保存温度为4~28℃,避免日光照射及剧烈晃动[1]。对于低血糖的预防与处理,应注意注射剂量准确、运动量合理、胰岛素注射时间和进食时间的配合,如患者出现疲乏、饥饿感、心悸、出汗、烦躁、震颤、虚脱等低血糖反应时,要及时检测血糖,根据情况进食含糖食物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100ml,一般10min左右会好转[1]。④自我检测。告知患者及家属随时就诊、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患者学会糖尿病治疗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出院前教会患者血糖的测定方法,了解检测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措施。自我监测的频率视血糖控制情况每天2~7次。糖化血红蛋白3~6个月检测一次,这也是临床决定是否更换治疗的重要依据;每年全面检查1~2次,了解血脂水平、心、肾、神经功能和眼底情况,早发现早治疗[2]。⑤成立糖尿病俱乐部。定期组织集体宣教和举办联谊会,让目标人群可以向讲解人员提问,患者之间可交流饮食、健康锻炼及控制血糖、血压的经验,制作或发放宣传资料使其了解影响血糖变化的因素、用药知识及饮食、运动和治疗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⑥社会及家庭支持干预。宣讲家庭及社会支持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家人、朋友加强沟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患者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遵医和不能遵医行为的变化:①完全遵医:指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照医嘱执行,坚持规范治疗者。②不完全遵医:指在治疗过程中基本遵照医嘱执行、偶尔不规范者。③不能遵医:指在治疗过程中經常不遵照医嘱执行、不能坚持或中断治疗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追踪3个月并统计观察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的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个体化原则。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不良、心理、环境等负性因素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异常分泌,不利于血糖控制[3]。糖尿病患者病情易反复,易出现并发症,病程长、医疗费用高,使生活负担加重,由于治疗要求严格,导致日常生活刻板单调,心情高度紧张压抑,身心不平衡,患者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效果[4]。有研究表明[5],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认知、行为、用药指导的有效护理干预,家庭支持系统、生活环境群体、社会正能量鼓励,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增强治疗信心和保健意识,更好地促使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是糖尿病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良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嘱的遵从率。遵医行为就是要求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以后都必须严格和长期执行。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认知、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支持系统等进行良好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引导自觉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达到有效规范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提高保健能力之目的。

参考文献

[1]申丽静.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367.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79.

[3]武继萍.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3A):596-597.

[4]潘明政,李玲,庄晓明,等.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3):414-416.

[5]陈依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9A):2340.

(收稿日期:2015.06.24)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