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课件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5-05-30郑兰芳
郑兰芳
摘 要:课标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课件;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课件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运用课件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事物保持一定地注意力,如看喜欢的动画片时,他可以保持较长时间注意力。因此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周末明明回乡下老家看望奶奶(课件出示图片)。
接着提出:你看到了什么?(课件中的画面动起来了,奶奶走出门,小鸟飞来了,小鸡正“唧唧”赶来吃食……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完全被这幅会动的“画”吸引了)它们的数量是几?(当学生说到相应数量的事物时,这事物相应会闪动)借着这幅生动的现实情境图,孩子们很快说出1~5各数。这样课件图文声像并茂,逼真的音响,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新知,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这一案例不难看出,多媒体为数学教学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使静态变成动态,把抽象化为具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充分说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有效集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课件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上要尽可能地运用形象生动、具体鲜明的图形、实物或电化教学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其学习效率。
例如,“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基础上认识的又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我们往往会让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找角、用纸折角、用尺子画角,从而丰富学生对角的感知和认识。但还有很多学生没能建立角的概念,而通过课件动画的辅助教学,我们很容易突破了这个教学重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导入新课,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后。
老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种物体,谁能很快地找到它的角?
①课件出示各种物体:扇子、剪刀、直角尺等实物图。
②让学生指出实物上的角。
③根据学生回答展示答案(用课件在实物图中抽象出角)。
④指出角的每一部分名称,课件依次闪烁后出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怎样让学生顺利地建立角的概念呢?老师通过学生实践操作,看、摸的同时通过课件的演示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通过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等,使学生对角的表象和特征有了直观、具体、深刻的认识,突出了本课教学重点。这样在数学知识较抽象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动画课件演示,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层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最终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突破数学知识难点。
三、运用课件设计内容丰富的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我们要注意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有时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安排一些富有情趣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饶有兴趣地获得知识。
例如,在教学《用7、8、9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时,因为学生对用乘法口诀求商已有初步的认识,教学的第一步用卡片复习乘法口诀,然后用课件创设学习,用7、8、9乘法口诀求商情境(布置教室),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小组交流,在教科书中解答相应问题,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后创设了以下的课件图片:
小猴爬梯摘桃:每一级梯子上都有一个求商题,算对了才可以上一级去摘桃子。
小兔过河采蘑菇: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求商题,要全部算对了,才能到达对岸采到蘑菇。
小鸟回家:每个小鸟都叼有一个求商题,算对了才能回到自己编号的小窝。
多个富有情趣的竞赛活动学习情境,巧妙进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7、8、9乘法口诀求商。
课件的介入,避免了上课出现“板书满黑板,小黑板到处挂”的现象,使课堂教学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而且使练习题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有趣,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很好地保持了学习的热情。同时由于它的“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容量大、速度快,增强了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我们一定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实际情况,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地运用课件,为数学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使静态变成动态,把抽象化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集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注:本论文为研究会论文。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