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运用与研究

2015-05-30张福东

新课程·小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导入趣味性情境

张福东

摘 要:课前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让其发挥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让导入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艺术性,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导入;趣味性;情境

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妙趣横生的新课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导入新课?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策略:

一、坚持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趋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真正地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无意注意占很大成分,兴趣激发引起有意注意是课堂必备策略,因此,导入新课阶段一定要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引入数学学习的平台,引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课堂

学习。

二、精心创设情境

小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导入时老师应设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学习“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设置了如下情境,我问学生:680这个数能被2和5整除吗?学生一时不能马上作答,我接着说,我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2和5整除。同学们半信半疑,于是我在课堂上请学生随意说数我来判

断,学生被我经得起检验的即时判断所吸引,有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我再出示課题、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进入了探究和学习。

三、巧用教具和媒体

教学中借用图画、实物等教具,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应用数学能力。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出示实物红领巾、五角星、三角板等,让学生先从自己熟悉的物体中认识角。接着引导学生在班级、校园内的物体中找角,然后播放一组图形图片和建筑视频,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找到课件中的角,让他们在“玩”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课前导入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让其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让课堂导入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莫国新.创设情境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0(06).

猜你喜欢

导入趣味性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