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地区本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5-30周建阳潘宇晨薛斌谢积锦
周建阳 潘宇晨 薛斌 谢积锦
[摘 要]机械工程专业是传统的工科专业,人才需求多,就业范围覆盖广,是国内许多高校必开设的专业之一,传统的高校以专业型和研究型等培养模式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是与地处北部湾经济区高校专业培养不符;探索适应北部湾地区本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高质量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大学生,为此,北部湾地区本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实践入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建立校企合作,和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在校试行“理论教学、实验与工厂实际动手操作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服务地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北部湾地区;机械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1.143
北部湾地区院校机械工程专业发展历史不长,学科建设相对比较薄弱,往研究型方向发展不太现实,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捷径。在依托北部湾经济发展区大的环境下,必须结合自身的条件,明确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培养目标,并且要依据行业发展的规律发展和特点,不断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努力完善和优化相应的教学条件,切实增强专业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机械工程专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校企合作办学是应用型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校企合作,企业不仅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还要提供一定的师资培养方案,确立紧密型关系,提供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在校企双方紧密型合作过程中,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学生在实习前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同时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1 国内外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
德国作为世界职业教育领先的国家,二战后德国的经济迅速复苏,与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特殊性、独立的功能,它可以提供广泛的、地区性的专业技术服务,并与地球经济密切相关。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是“二元立法制”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国家的法律来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制度化,值得我国目前许多高校学习和借鉴。
美国采用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半工半读模式”,其中美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学校可以和需要的企业签订相关的订单合作合同,通过合同来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学生被派到企业学习,学习时间大概两个月左右,企业派专业的技术师傅指导,同时还发放一定的劳动报酬,这样和学校共同评定学生的成绩、综合表现等。
国内高校开展和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历史还比较短,但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一些政策的扶持,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建立工程实训中心、设立校企实习基地,即使如此目前国内许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明确,特别是那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混乱,定位相当模糊,还没有真正找到适用于應用型培养人才培养出路,如何定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关键问题。
2 北部湾地区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在北部湾经济开发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相对比较薄弱,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其中学校本身基础比较薄弱,以钦州学院为例,机械工程专业2013年才有第一届毕业生,发展时间不长,软件和硬件设施都不完善;同时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发展底子薄,不像广西科技大学处于汽车工业城市柳州,寻找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相对比较容易。
但是,目前北部湾本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有了突破,以钦州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和企业联合培养,根据企业的实际的需求,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目前和广西四惠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联合培养30余人;在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建立校外联合培养基地。
3 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目前还比较形式化,还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企业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课外实践上参与程度不高,同时为学校提供设备、设施以及与学生的交流上不够积极主动。
第二,企业以效益为生存目标,培养学生是一项长期工程,短期难见效益回报,故企业热情和参与度不高,直接导致学生在企业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第三,企业和学校双方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可能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如果可以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对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人才工作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因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和平台,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沟通。
第四,学生在企业的情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在企业的情况和表现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和纽带,但是往往学生在企业的情况得不到企业反馈,这样阻碍了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须建立一个一个及时、有效、科学的信息反馈系统。
第五,校企合作由于缺乏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故缺乏有效的评价和监管机制,无法为后期长期的合作奠定基础。
第六,国家虽然有政策支持,但是实际上地方本科院校实行不到位,政府政策服务不到位,从 2000年到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10]等相关文件,但具体到高校和校企合作来说,现阶段并没有出台刚性的具有制约机制的法律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
4 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针对目前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问题,结合北部湾高校实际问题,现提出几种建议措施。
第一,根据时间情况,可以从企业挑出一批有经验的专家和学校教授组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委员会,一起审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和教学实践环节相关问题。
第二,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采用校企一体模式,学生教学实践环节可以在企业完成,实践环节可以更好的接近未来实践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教与学更加理想的状态,同时也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第三,邀请企业有着丰富的一线高级工程师担任实践教学环节实习指导老师,现场向学生传授实践知识,试行“理论教学、实验与工厂实际动手操作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四,培养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去企业学习挂职,培养他们快速成为双师型人才。
5 结 论
钦州学院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现已初见成效。目前,目前和广西四惠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联合培养30余人;在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建立校外联合培养等基地,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主动性好,我们相信,随着实施措施的进一步落实与加强,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必将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专政.地方理工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3(7): 240-241.
[2]李杰.秦皇岛髙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
[3]李子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探讨的构建[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46.
[4]赵晓茜.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现代应用型教育的转型之路[J].考试周刊,2013(9):20-21.
[5]李杰,孙娜娜,李镇,陶秋燕.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体系及其借鉴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4-107.
[6]王亚卓,徐同文.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4-57.
[7]黄炳华,刘跃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学模式及其特色分析[J].国外职业教育,2009(4):29-22.
[8]杨东铭.壁垒突破与協同创新:应用型高等教育转型升级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3(6):44-47.
[9]仇耀辉,庞少召.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对应层次关系、法则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9(27): 8-9.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05-11-09]/content3755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