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015-05-30张迪江
张迪江
摘 要: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递增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高校和千万个家庭的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使开展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工作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有些高校的职业指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促进供需合理匹配、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三个方面阐述了职业指导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作用和重要性,最后从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拓宽职业指导思路、鼓励学生以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四个方面探讨了提升职业指导内涵,促进更高质量就业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就业;就业质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这是从就业质量上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党要求。针对这种新要求、新变化,职业指导工作也面临新的使命。
一、当前一些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各高校开始更多地关注提高教育质量,更加关注由规模到质量、由粗放到精细、由效仿到创新的内涵发展。
1.存在重就业率、忽视就业质量的评定误区
目前对高校就业情况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就业率,这一目标本无可厚非,但有些高校如果仅将就业工作的目光停留在如何提高就业率上,而忽视对就业质量的关注,那么这种做法就存在短视性。有些高校盲目为了就业率而使学生就业,甚或出现学生“被就业”现象,这种以单一就业率为评定指标,忽视全面评定就业质量的模式,只能促使毕业生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作为应急踏板和人生的试验田,可能出现毕业生的首次工作错误匹配,今后只有通过频繁地跳槽来纠正这种错误匹配,最终降低了就业稳定性,导致高离职率,造成不必要的社会人力、物力资源的重复浪费。
2.职业指导缺乏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
有些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未能充分重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在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上都存在不足,有些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开展一对一指导,没有建立职业咨询室,没有为学生建立个性档案提供分类指导,而通常是提供普及的、共性的指导,这样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职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就业竞争激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障碍等问题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学生越来越迫切需要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的到来。
3.职业指导全员化力度不足
职业指导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也不是仅凭势单力薄的辅导员和就业办就能完成的。目前一些高校对全员化职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这项工作主要由校内专职教师参与,而其他专业课老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参与甚少。在教学中,如仅依靠职业指导教师利用短短有限的课时传授职业指导的理念和知识,是不可能使学生真正具备全面的职业能力的。职业指导还需要整合校园和社会资源,让更多相关人士参与其中。职业指导不是几个老师的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
二、开展职业指导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作用和重要性
高校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就需要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形成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几个方面加大力度。职业指导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的各个环节,因此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1.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够对供需的合理匹配起到重要作用
职业指导是架在毕业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纽带,能够促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的合理匹配。如职业指导可以对毕业生职业能力、职业人格、职业兴趣、就业和创业、职业操作等方面进行培养和测评,使毕业生充分了解自身素质,有针对性地求职;职业指导能够使毕业生更充分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岗位性质、招聘标准等,提高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主动性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企业也可以通过职业指导手段对求职的毕业生进行职业能力等测试,筛选录用合适人员。职业指导能有效促进人职匹配、供需匹配,促使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科学有序地流动。
2.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够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推动高质量就业
科学的职业指导会使毕业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顺利就业,实现四个“有助于”。一有助于学生科学自我评价,认识自身气质特征,分析自己的优劣势;二有助于促进学校的通才教育,学生的专业素质只是就业的敲门砖,在很大程度上非专业素养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三有助于提升学生利用自身资源和高校资源,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尽快提升综合素质;四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实现的长效动力,合理选择设定职业目标,积极参加职业训练和职业实践,提升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营造良好的就业心境
大学生活是学生形成良好就业观念的关键时期,职业指导需要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有效做到四个“帮助”。一是帮助学生社会化,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角色,领悟社会对职业角色的期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二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改变就业偏见,确定职业价值取向,扩大就业选择机会;三是帮助学生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帮助学生客观自我评价,弥补不足,使学生在求职态度上贴合实际,求职方法上更科学,避免择业的主观臆想和盲目性;四是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帮助学生避免面对多种选择时的冲突感、担心失败的紧张感、缺乏自信的自卑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个性发展,营造良好就业心境。
三、高校提升职业指导内涵、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方面的举措——以作者所在高校为例
作者所在高校在校学生2.8万余人,每年毕业人数7千左右,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就业工作“三到位”“四化”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水平,切实为学生提供全面、周到、科学的职业指导服务。该校2013届毕业生共有7463人,其中本科毕业生5799人,专科毕业生1664人,本科初次就业率为95.31%,专科为87.98%。截至2014年12月,本科总体就业率为99.71%,专科为99.64%。有260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51名毕业生报名预征兵,2名毕业生响应国务院支援西部号召志愿支援西部教育,27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山区去建功立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较优,就业流向趋多元化,这与有效的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是密不可分的。
1.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充分保障教学质量
“教书育人”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因此学校在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配备方面要积极做到全员参与,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组建一支学历层次高、教学水平高、职业技能高、科研水平高、师德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专门从事学生职业指导教学工作;二是聘请专业教师、全体辅导员作为兼职教师来开展职业指导,使学生从所学专业角度了解职业前景,树立职业信心,同时扩充了师资力量,一举多得;三是聘请职业教育专家、企业负责人、优秀毕业生等进行职业指导,加强教育力度,真正构建全员化职业指导的空间体系;四是学校经常组织职业指导专兼职教师定期学习,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交流经验,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就业市场了解行情,走进企业实地调研,真正适应社会变化,提高业务能力。
2.完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职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
学校把职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从新生入学到学成毕业,按照全程化和分阶段教学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科学制订教学大纲,构建课程体系。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增加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凸显教学实效;加强引入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模拟求职等实操性较强的教学方式;经常带学生到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参与社会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职业志向与职业行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次,学校设置了专门的职业指导咨询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定岗定责,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将群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指导效果。
3.拓宽职业指导思路,助学生高质量就业一臂之力
学校各二级学院积极深入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音乐学院大胆创新,开发了“飞乐职程”“专业互助计划”项目,帮助学生把握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作出科学选择。同时利用“专场汇报演出”的优势资源,将职业规划与专业学习并重,将专场汇报演出变成生动的就业推介会,在演出的现场,学院邀请了当地的中小学、艺术团体、青少年宫、群艺馆等企事业单位,既与用人单位联络感情,也向他们展示了毕业生的风采,为毕业生提供了潜在的实习、就业机会;商学院历年来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就业思路,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深入推进校企合作项目,通过设立“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举办经贸、营销策略等学术讲座,邀请省内外名企高管为毕业生提供有关职业、就业方面的交流和帮助,学生就业质量节节高升。
4.鼓励学生以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高校是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主阵地,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指导,对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以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岭南师范学院2014年5月成立了创业学院,将创业教育作为重要部分纳入职业指导核心体系,在创业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创业理论学习,积极培养“能创新创业、会创新创业”的新型人才,贯彻“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与政府、社会的联系,积极搭建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的实践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树立创业意识作为先决条件,通过举办创业培训班、创业计划大赛、毕业生创业汇报会、外出参观学习以及观看相关影像资料等方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二是把培养创业心理品质作为基本要求,通过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欲望和诚信、自信、自我控制及抗打击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品质与能力;三是把弘扬创业精神作为不竭动力,着力培养学生具备远大的职业理想、坚强的职业意志、积极的职业心态、敢为的职业气魄以及诚信的职业态度;四是把提升创业能力作为更高追求,重点在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加强辅导。
综上所述,职业指导是一个多环节紧密相连的系统,职业指导者要不断适应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变化,使指导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对高校毕业生及时做到思想上开导、理论上指导、经验上传导、方向上引导的全方位职业指导服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更满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葛玉辉.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务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2.
[2]徐海亮.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2(33).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