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播学角度探究《穹顶之下》背后人为因素

2015-05-30王卓雅

今传媒 2015年11期
关键词:柴静议题

王卓雅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改变了大众生活中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进程,新媒体高效的信息扩散和多向互动模式给网络热点事件搭建了绿色民间通道。而一部片子成功的背后往往有很多与人相关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柴静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背后人为因素进行研究,以及对受众反应等百态人性进行分析。利用社会关系论、沉默的螺旋和群体压力等理论,报告研究所得出的人为因素的结果。

关键词:名人效应;新媒体;群体压力;道德指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057-02

2015年2月的最后一天,柴静调查雾霾的长达103分钟的公益作品《穹顶之下》,将雾霾这个词一下子拽到大家眼前。“雾霾”这个词的搜索量,在这天陡然上升,一下子占据了公众的视线。片子中的柴静,一改以往干练的记者形象,穿着白色丝质衬衫,牛仔裤和小皮鞋,做了一场演讲。“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这些科学性极强的问题,被柴静掰开了揉碎了,她以一个母亲的形象,将这些问题娓娓道来。无论是迅速成为全民热议话题,还是形成的受众反应,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本文将对《穹顶之下》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名人效应,从私人恩怨到同仇敌忾

从出品人柴静来说,在央视作主持人积累下的无形资产,为作品的井喷式的爆发提供了第一推动力。柴静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她本身就像是一张通行证,能够让采访顺利进行。而作品的持续性的转发除了建构在第一推动力的基础上,最根本的还是作品的质量。《穹顶之下》的制作队伍无比强大,不仅有在央视平台维系下来的紧密团结的创作团队,还有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团队、大V记者、优秀的调查记者等智囊团,这些因素造就了《穹顶之下》的超一流专业水准。

从传播者来看,《穹顶之下》由柴静、人民网和优酷联合首发,优酷网PC和移动端都给了头条位置,并在官方微博、微信强势推送。而腾讯视频不仅有首页推荐,更有多产品线同时发力,多家视频网站紧随其后。柴静的“男闺蜜”崔永元、白岩松、罗永浩等微博认证大V也鼎力支持,“名人效应”成为《穹顶之下》迅速传播的助推器。

柴静已经成为了一个新闻符号,她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柴式风格。在《穹顶之下》中,她以一个母亲的角色平静地叙述女儿的故事,看似本色出演,波澜不惊,但实际上与视频内容有着极大关联,这种强大的叙事能力和个人代入感都让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不容小觑。柴静在谈及制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时,她总是说这是她与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柴静可以说是公然出于“私人恩怨”而制作一部作品,而她的这部作品实际上却具有超越几乎以前的所有作品的公共性。她在看似背反的事实后,实则讲述了媒体议题的普遍规律:任何公共议题都牵涉个人权益和私人视角;反之,任何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关系中,都可能涉及公共议题。也许柴静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她能准确地找到公共事件中的个人视角,并确信,有足够多的人与她“同仇敌忾”。

二、新媒体时代全民刷屏

一经推出,《穹顶之下》巨大的点击量和转载量以及话题的热门程度都使新媒体的影响力发挥到了极致。《穹顶之下》本身自媒体式的内容创作,以及新技术模式所赋予的多样化呈现,例如柴静TED式演讲、Flash动画、信息可视化、无人机拍摄、移轴摄影等多种技术的加入使数据更加可观。并且,柴静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语言融合个人的情感将环境这一严肃的问题可以说是娓娓道来。个人情感的加入甚至一些笑点的出现更加使原本枯燥的数据被人们所理解,从而受到更多的关注,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穹顶之下》的走红和新媒体密不可分,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不是一次性的过程,是多种形式的交替和配合。无论是UGG形式的信息的发掘,还是编辑力量的介入及管理,再到发起以及组织衍生话题,后期形成多形式的编辑力量的管理,再到跟进多重媒体形态。纵观整个过程,关键就在于终端渠道的配合。首先是视频网站,各个网站的播放量惊人,点赞量也远超被踩量;其次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已然拥有6.3亿网民,5亿微博、微信用户,媒体的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1]。从功能定位来看,各大视频网站所提供的资源和各种业务分类能够满足人群浏览、表达、分享的需求,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相比,年轻网民更喜欢转载和分享,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新鲜事物。因此,《穹顶之下》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反馈。

网络悄然改变了人际之间信息传播的方式,新媒体的高度信息扩散和多向互动特点给《穹顶之下》的传播搭建了民间绿色通道,不同于审核程序繁琐的传统媒体,《穹顶之下》在新媒体渠道下通过互联网迅速走红。自媒体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不仅传承新媒体的特点,在公民的参与度、自主权和话语空间上又有了一定的超越。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自媒体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速度快,信息制作的形式多样、自主性强。自媒体的盛行让《穹顶之下》病毒式地迅速传播,通过社交网络爆发性的链条式传播刷爆朋友圈,形成“全民刷屏”的现象。

三、追随主流加上群体压力效应

网络的传播无疑是强效的助推器,而究其根本,《穹顶之下》的大红大紫还有一方面是因为雾霾这一话题契合大众,追随主流。环保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这个片子无疑是撞到了民众的心坎上。视频里,柴静提到了一个公开企业排污信息的手机应用——污染地图。从2014年6月应用上线到视频播出前夕,“污染地图”下载量一直很平稳。而《穹顶之下》播出的当天下午,下载量一下子突破了数据库运行的极限,导致手机应用无法正常运行,许多老用户也无法正常使用。然而,应用的罢工并没有激起网友的愤怒,大家给予了极大的耐心:“没关系,我们等”。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称:“这也说明公众强烈地希望能做些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成为“环保行动派”[2]。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社会关系论,受众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团体内各成员往来关系复杂,团体成员的各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3]。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领域的大V们也逐渐担任起“意见领袖”的角色。此次事件中,柴静及身边的名人好友起到了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微博和微信平台的转发,并且与粉丝互动,对大众产生了影响,形成了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加速了《穹顶之下》的扩散。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当赞美声充满了整个网络世界,受众看见自己赞同的观点,趋向于选择与自己意见相投的团体,反过来,个人对于此意见的信心也因团体对意见的认同而加强[4]。粉丝们在这种情况下,更加积极地加入转发和宣传的行列,这些行为都在为肯定的声音增势,支持的观点便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此时,对立面的观点很有可能会遭到群体意见的抨击,即使有人持反对观点,亦会保持沉默。最后,反对一方的沉默又能反过来造成支持一方的增势。群体压力能够影响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受,迫于这种群体压力,《穹顶之下》的受众不断扩大。

四、“中国特色”的道德指控

纪录片一经播放,不仅很快引起了全民热议,网民还被迅速地划分为两个阵营:支持柴静和反对柴静。面对这样一个涉及到几乎所有中国人切身利益的公共议题,很多人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选择一贯的对别人进行道德评判。互联网是个喧哗的广场,很容易沦陷为不提核心议题,而纠缠于议题核心人物的道德评估。这种不够理性的舆论雾霾和言论痛殴,是颇具中国特色的病态话语污染。

对体制的不信任,导致了对身份、对人性的不信任,导致人们怀着警惕之心审视他人的行为。面对一个公共议题,公众需要讨论和评论的本应该是公共议题本身,而不是视频制作者的道德甚至是私生活。批评是为了什么?为的应该是道出真相或真理,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许多评论人认为,在所有的批评之中,动机批评和道德批评,不仅不能算作是批评,还可能会造成将公共议题悬置一旁的批评位移。纵观目前中国批评队伍,理论匮乏,评论的素质稂莠不齐,批评文本中甚至还出现大量文革式话语。这种状况导致很多媒体人误认为批评就是反对和否定,甚至认为值得赞美的事情也可以无缘由地打击[5]

批评归批评,众所周知,公民社会的形成,不但靠公民间的良性对话,还需要公民加强自身的行动力。雾霾的确可以说是众矢之的,但大家面对它的时候普遍有一种不知该如何下手的无力感,也正是抱怨和批评大量出现的原因之一。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自己所做的一点点事情可以让事情本身变得更好,那他心里就可以踏实了。民众也逐渐培养出一股更为积极、有建设性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这种“心里踏实”。

五、小 结

笔者认为,当柴静因为她的努力和付出而被置于道德高峰时,炒作也罢,真诚也好,最好的态度不是质疑,而是期许和鼓励。往小了说可以鼓励其本人,往大了说则可以鼓励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任重而道远,无论片子为什么而火、怎样火起来的以及它能火多久,公众们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探究这一部片子而已。柴静说:“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这,也正是普通人应该有的决心。

参考文献:

[1]向宁,向志强.《穹顶之下》走红的传播学解读[J].今传媒,2015(4).

[2]张盖伦.穹顶之下,并非柴静的“私人恩怨”[N].科技日报,2015-03-02.

[3]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李娜.争议中的《穹顶之下》:“新媒体”混战“旧道德”[J].上海采风,2015(4).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柴静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议题一:自行车所面临的变革与挑战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一个公共议题的媒体呈现——基于北京7·21暴雨报道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柴静:一根宁静的火柴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