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学科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15-05-30传馨

今传媒 2015年11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院学科

传馨?

以宽广的世界性眼光,比较中西,打通古今,融汇中外,自铸伟辞;以宽阔的胸襟,促进学科交叉,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创建一流学科;以宽容的心态,海纳百川,包容异见,虚心求善,和而不同,共创学术辉煌。

编者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传媒高校的教研工作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传媒高校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将不同的学科进行融合与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在学科建设上不断融入新媒体元素,实现理论教学成果的应用转化。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大传统新闻教学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将成为传媒高校学科发展的趋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将文学与新闻学这两种不同的学科进行“联姻”,顺应新媒体传播环境,将传统新闻教育与新媒体平台实现对接,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并举,在我国传媒教育中成果昭然。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本院院长曹顺庆教授,让我们一起聆听曹院长对文学与新闻融合方面的真知灼见,体悟我国传媒教育的新发展、新变化。

曹顺庆: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第五批博士生导师(1993年)。文科杰出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时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是霍英东教师基金获得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淡江大学客座教授。担任的其他社会职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学科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先后出版《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文论史》《东方文论选》《中国古代文论话语》《比较文学教程》《比较文学学科史》《中华文化》《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Springer,2013)等著作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曹院长,您好!非常荣幸采访您。我们知道,文学和新闻是两门不同的社会科学,但两者又有着某些共性,贵院能将二者完美结合,使新闻与文学“联姻”,为我国西部文化教育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您能否谈谈学院在学科融合发展中有哪些成功经验?

曹院长:您好,很高兴接受贵刊采访。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学科的发展已经进入相互交叉、相互跨越的阶段,无论是新闻与文学,还是新闻与其他学科在当今社会都无法避免地会产生交叉、对话,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当代学术发展的一种态势。学科融合一直是我院学科发展重点考虑、优先践行的方向,从目前我院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所取得的成绩(三个一级学科在第二轮、第三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先后排名全国第五)来看,我们在学科融合方面还是成功的。

要实现学科融合,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保持两大学科发展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加强学科互补。比如我院在1998年建院之初,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发展较为完善,从本科到博士授权一应俱全;而新闻学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因起步相对较晚,所以尚未取得博士授权点。鉴于此,我院领导班子就制订了第一个发展规划,即:健全机构,建立新的学术发展平台,加强融合,优势互补,以中文博士点,带动新闻学科建设,以新闻的应用性特点,开拓新的学科生长点。在原有的研究所基础上新成立了广告研究所,并将原属于中文系的编辑出版专业划归新闻系,使新闻学科扩充至4个本科专业。此外,为了带动新闻学科建设,学院在中文系文艺学博士点增加了“文化与传媒方向”,为新闻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大大提高了新闻学科的教师素质。在此发展基础上,学院进一步巩固中文学科,提高新闻学科,发展应用学科。以后,中文学科不仅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从4个博士点飞跃为8个博士点,并成功获得了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全国只有五个中文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复旦、北师大、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获得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闻学科获得新闻学博士点,以后又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得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使得学院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次,学科融合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因为在当今的多元化时代,人才是实现学科融通的关键推动力。学院鼓励中青年教师多交流,以拓展其学科知识和国际化视野,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科融合打好人才基础。在学生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多学科实践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学院的研究生课程开放给各个学科,使得学生收获巨大;再次,协同创新和国际合作对于学科融合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与其他学院、政府部门或者企业的协同创新合作,有利于跨学科之间的交叉、对话,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同时,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师生的学术视野,有利于所在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后,学院加强管理,加大奖励力度,为学科融合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对学科融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很有帮助。近几年,我院连续多次在四川大学的科研评比中名列前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学科融合的有效实现。

记者:贵院是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新闻传播学理论学科也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斩获佳绩,面对新媒体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请您谈谈贵院是如何应对其对传统新闻教育产生的冲击的?贵院在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模式上有哪些变革和创新?

曹院长:新媒体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个人觉得,对于传统新闻教育来讲不能简单地归纳为冲击,而应该可以说成是一种改革和提升的契机。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讲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中的,新闻教育也一样,在新媒体出现以后,传统的新闻教育是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比如我们学院在原有新闻专业和传统新闻研究所的基础上,与著名IT公司、新媒体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腾讯新媒体研究所”,专门研究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依靠新媒体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策略等。在传统新闻教育方面,我们也加入了网络平台技术课程,将内容延伸到新媒体,培养学生将传统媒体投放到新媒体上进行二次开发的创新能力。此外,学院还将传播学与新媒体进行有效结合,新办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成立了传播学与新媒体教研室,并在此学科架构下相继在研究生和本科层次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强化新媒体技术教育,改革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本科生毕业论文可以不做学术论文,可以用应用实践成果来作为毕业成果等等。

记者:我了解到,贵院在人才培养上有着独特的模式和方法,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新闻人才,相比当前各类院校“新闻热”的跟风学科建设,成果突出,您能谈谈贵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积极的举措?

曹院长:在学院的新闻人才培养方面,我想有以下几点可以与大家分享:1.强化学科交叉,中文、新闻学科相互给学生授课,例如赵毅衡教授原来是比较文学教授,他同时给新闻传播专业同学讲授符号学等等当代西方理论,让学生打开眼界,收获很大。中文与新闻的老师们还开设学术沙龙,同学参与讨论,将讨论引入深入,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兴趣;在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形成一些独立论题,由同学组成的课题小组组织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建设课程刊物,开辟学生作品园地,为优秀学生科研成果创造发表机会,促进学生科研活动的健康进行。学生通过课程刊物的组织、编写与编辑,不仅提高了专业学术能力,也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3. 与四川省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我院为全国10个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之一,于2013年逾四川省委宣传部签署共建协议,并于2014年5月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新闻学院邀请业界学者和专家为学生专门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当代新闻”系列讲座,目前已经成功开设28讲,为学生将来从事新闻一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学院还邀请其他院校如人大、复旦等高校新闻学院的专家和教授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4.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传统设置的实习之外,为学生开设新闻实务集体实习,让学生深入报社、电视台等媒体单位与一线媒体人进行接触,了解新闻前沿,扩展实践能力;5.实习“学界+业界”双导师制。利用学院资源,在传统的教授指导制下,聘请新闻业界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专家为第二导师,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记者:您博士毕业后就留校任教,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目前高等院校教育来看,培养的学生多少与社会脱节,致使用人单位招不到人,学生喊着就业难,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您对目前国内高校人才教育的现状有什么看法?

曹院长:“用人单位招不到人,学生却喊着就业难”这个现象目前看还是相对比较普遍的。这个现象说明不是单位不需要人,也不是学生不愿意找工作,而是单位需要的人才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匹配,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社会接轨,不能与社会需求脱节。比如,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我们在设置培养方案时就会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多安排实践,多与一线媒体单位接触,在与媒体单位接触的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其对人才的需要,才会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帮助学生理想就业。目前国内高校人才教育多偏向于书本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论教育,而缺少实践教育的培养。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定位,不可能所有的学校培养的学生都是学术型人才,实际上,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学术型人才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则是少之又少。针对不同的学科,结合社会上的专业需求,设置合理的培养方案,既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推动社会建设的发展。

记者:您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科研三十余年,能简要介绍一下比较文学吗?

曹院长:在今天的中国学术界,“比较文学”这个术语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并使很多人投注智慧和创造意识的学术研究领域。比较文学在中国作为专门的、建制性的学科被学术界公认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文明、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法国学派为代表的第一阶段,以美国学派为代表的第二阶段,以及比较文学在亚洲崛起后的第三阶段,其中这第三阶段的学科理论体系之一就是已经形成的中国学派。比较文学在中国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比较文学中国比较学派逐渐成长、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间,在季羡林、钱钟书、杨周翰、乐黛云及我的学界同仁这三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下,比较文学学科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跨文明研究、译介学、比较文化变异学等学术理论应运而生。在当下,尤其在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及世界命运共同体战略下,中国学派提出的变异学理论无疑是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最有力的理论工具。

记者:当前,新媒介技术日新月异,使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的格局,在 “互联网+”背景下,您认为“互联网+”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曹院长:“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项伟大举措,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讲是一件好事。众所周知,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媒早就已经与生活、社会、社交等融合在一起。“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确立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等其他产业结合的规范,实现共同发展,达到双赢。对于文化产业来讲,利用“互联网+”可以有效演变出新的新兴文化媒体形态,促进文化产业的多元;其次,“互联网+”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促进中国文化产业与国际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再次,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可以让世界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们在利用“互联网+”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要注意规范“互联网+”的运作,以免被人利用,破坏我国的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学院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初等教育学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学院掠影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