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中的不雅言论现象探析

2015-05-30常津津

今传媒 2015年11期
关键词:言论电视节目文艺

常津津

摘  要:电视是当下日常生活中没有门槛的大众“教科书”,也是普通大众获取精神文化资源的主要手段,作为一个时代标志性的艺术种类,肩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发现的艺术使命。但是当下的电视节目或视频网站中的不雅言论却时有出现,给社会风气和道德生态建设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本文从习近平同志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出发,层层剖析、深刻反思当下电视媒体中不雅言论中反映的深刻的价值观问题和对我国电视节目创新、传统文化传承及国民素养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电视节目;不雅言论;节目创新;文化传承;国民素养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048-02

当下,我国电视节目中或视频网站中的不雅言论时有出现,而且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其造成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呈现出几何级的扩散效应,给当下中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生态建设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某演员在真人秀节目中抛出的“猫狗论”,以及《金星秀》中不当言论的余波尚未散去,继而又出现了某主持人调侃伟人、某主持人录制节目时醉酒发飙等不雅现象,这些不雅视频疯狂流传,电视节目人及电视节目中国反复出现的丑恶现象与不雅言论与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背道而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不雅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部分电视媒体甘当市场奴隶的不良价值取向

语言是一切艺术的基础,没有了语言的优雅、生动、精准,一切艺术都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2]。电视节目中的不雅首先来自语言的粗俗、随意和任性。其实,我国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不雅言论和丑恶现象已经不是一两天的偶发现象,早在前几年,我国香港、台湾等节目中就屡次爆出过激言论,而后大陆一些娱乐节目也相继爆出一些不雅言论,我国相关部门也做了停播或更换嘉宾等对策。我们不停地杀鸡取卵,却发现,最根本的还是媒体及媒体人自身的自重、自珍和自爱。当前电视节目在收视逻辑和资本逻辑最大化的诱惑之下,一些电视媒体单纯的看重收视率的提高,对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精神有着宗教般的狂热[3]。于是在电视的荧屏上我们看到各家电视媒体使出浑身解数,把疯癫作为个性,变审美为审丑,把一些粗鄙的私人话题或言论撕裂给观众看。一些山寨媚俗的电视节目内容更是充满了鄙俗的“意义和价值”,无聊刻薄的话语和极度标新立异的行为变得合情合理且大行其道。在一些电视人眼中,观众对不雅言论的质疑不过是煞有介事的表演,略表微词者更是被骂做“装孙子”的典范,不允许观众发表建设性的“艺见”,良好的“艺见”时有被看作故意挑衅的“意见”。

细加思量,这些沾满铜臭气和低俗味的不雅言论反复出现,这里面既有媒体管理者的政绩观问题,更有媒体人自身的修为和定力问题,究其本质,其实是价值观错位的问题。媒体将市场的胜利看做唯一的成功,而放逐了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功,它们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脑体倒挂的必然结果。一些电视媒体将“三俗”作为“招财进宝”的噱头,将电视媒介看做是“来钱”的工具,以噱头聚拢荧屏前的眼球,以眼球的关注度渲染社会话题,以话题的滚动传播迎合广告商的兴趣,在三者心照不宣的暧昧关系中将节目的热度轮番炒作,到头来观众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由此看出,我们的一些电视媒体和电视媒体人严重缺乏脚踏实地的创作精神,只是谙于生财之道,弱化了媒体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没有发挥自觉抵制节目低俗化的作用,反而陷入娱乐的乌托邦中不可自拔,使低俗节目最终成为媒体追求收视率的工具[4]。电视节目对外在之美的追求达到一种难以遏制的狂热,满足于借助揶揄嘲讽去刺激观众的脆弱神经,把琐屑无聊的话题视作高深莫测甚至创新,把娇艳、性感捧为圭臬宝贝,在创作中没有千锤百炼的耐心,也缺少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急功近利,电视媒体人的心态浮躁暴露了其价值观的世俗化、平庸化,不彻底告别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心态,电视媒体就不可能切实摆脱浮躁庸俗的困扰,更不可能创造优秀的作品。

二、不雅言论催生一些旋生旋灭的文艺泡沫,最终导致精品文化的传承不畅和不良体现

电视节目的粗糙和粗鄙不仅关系到一个行业的从业能力、从业素质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精神养料的供给和传承问题[2]。当今时代的电视媒体,必须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有所担当,以自身的价值潜能把握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通过电视媒体的表现手段,将人性中对挚爱、亲善、崇高、真诚的向往播撒向全社会,从而塑造我们民族一脉相承、健康向上的文化人格与人文精神。尤其当下,电视是日常生活中没有门槛的大众“教科书”,也是普通大众获取精神文化资源的主要手段,作为一个时代标志性的艺术种类,肩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发现的艺术使命,文艺作品既是这个时代的“表情”,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食粮”[3]。一部好的艺术珍品,必然是一个包括多重意蕴,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重功能的精神王国,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乐观,一些电视人没有心思去为大众阐释、欣赏当今社会,也无暇顾及时下大众的生活愿景和情感诉求,更没有给未来留下多少雅俗共赏的不朽之作,只是深陷于跟风与炒作的名利漩涡中不可自拔,如痴如醉的制造着各种机械化、炫目式的文化快餐,长此以往整个社会仅有对时尚、流俗的迎合而缺乏创造美感的艺术灵感。说句良心话,当前我们的节目外观越来越耀眼、越来越诱人,但基本都是“朝生夕衰”的残次品,真正能让观反复观赏,不断领悟,让人有“常见常新”的审美效果的艺术作品又有几何?更别说将艺术升华到人类普遍意义的审美层次之上去征服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了文艺作品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在浮躁心态下的创作尴尬与困境。这虽是一个综合考量命题,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机制、积累与创造、创新等能力等问题,但在创作过程中过度“催生”,心浮气躁、火急火燎的使许多作品半生不熟,皮焦里生,仓皇粗糙登场,当是最重要的原因[2]。也许有人说,电视一经诞生就是大众文化的代表,本质就决定了其具有反精英文化的属性,在文化内容和审美价值方面的深广度不必强求,对此不敢苟同,美是艺术的最高准则,缺乏美感的鄙俗和流俗固然有可能造成暗夜临空怪叫一声的短暂吸引,但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积淀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动产[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中,以野蛮、嘲讽、尖酸、糟践、扼杀等为特质的低俗电视文化,我们应当立场明确地坚决抵制,要清醒地知道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1]。一些没有良知的电视人,在泛市场经济的观念下,不断制造功利性的娱乐泡沫而日渐削弱大众的精神内核。可见,在娱乐至上和快餐文化主导的畸形社会文化氛围中,文化内核的精神追求,以及尽善和审美的文化功能一般很难获得发展,这与国家积极建设和发展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是拂逆与背离的。如果媒体和媒体人心中确实有话想说,想探索艺术的至高境地,想为时代留下点什么,那么就需要向艺术的精致、精细掘进[2],当好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三、不雅言论对国民心智与情操的影响害莫大焉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作为号角,作为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电视媒体,其自身品质的优良、精致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精神质感。早先,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志士,借助小说这一大众文化形式为改造国民性而鼓与呼,对中国民众的国民劣根性给予了严肃批判和无情揭露,对国民性的提升起到了难以估量的荡涤作用。然而,时隔近百年,改造国民性的任务似乎远未完成,当下部分民众将谩骂、忽悠、吐糟作为最好的宣泄方式,骂声中充斥着满腹的燥气和戾气,忽悠声中无不闪烁着人性稀薄的骗术和伎俩,有的骂法和忽悠法就直接效仿电视节目中的不良言行。有的电视节目竟然公然怂恿嘉宾在荧幕中大胆发表轻渎国民心智的言论,有的电视人甚至将揶揄与嘲讽的毒舌作为炒作节目的工具,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与电视文化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相背离的言论。一边是主流意识形态竭力呼吁建设的诚信和文明,另一边是部分电视媒体在节目中卖力的兜售嘲讽和骗术,致使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中始终存在着不和谐的杂音,他们依托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或隐晦或暗示地灌输损害国民情操的文化糟粕,试图用自己的小聪明去取代古人的大智慧,这样长期粗糙、粗俗、粗鄙化,必然带来民族性格上对是非的犹豫模糊,对感情的粗疏随意,对尊严的模棱两可,尤其对真理、价值、信仰追的可有可无心态。粗俗、粗鄙化,必然会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面貌,“不雅”一旦成为一种症候,会温水煮蛙般地牵引一个民族的价值判断与审美能力集体无意识的下滑,最终导致思维方式、生活态度、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精神信仰的坍塌。尤其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全体国民素养的修行在文化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一个时代的艺术精湛与否,必然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国民素质,就此而言,电视节目中的不雅言论现象不是“小事一桩”,而是“天下事”和“千古事”。

参考文献:

[1]党报评论君.习版文艺座谈会:文艺不能当“市场奴隶”[N].人民日报,2014-10-15.

[2]陈彦.“去粗鄙化”当是第一要务[N].人民日报文艺,2015-09-08.

[3]顾亦兵.全媒体时代电视人的文化担当[J].现代传播,2012(8).

[4]余哲西,管成云. 广播电视节目低俗化治理——基于美、 英、 日三国的比较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3(5).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言论电视节目文艺
1942,文艺之春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他们的言论
□文艺范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