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文化冲击下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德育工作
2015-05-30马莎莎
马莎莎
[摘 要]大学生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位高,受重视,但由于内容死板、无法量化考核等原因逐渐在学生心目中被边缘化,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更是面临一系列困境。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都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如挖掘网络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因子的深层根源,在此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来进行德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文化 传统文化 大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66-03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而言至关重要。在国外,德育以公民教育的形式出现,隐含在公共设施、大众舆论、校园教育中,传播主流政治文化,增强民族精神。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德育传统的国家,长期以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的“德育为先”思想占据着古代教育思想的主流。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分为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前者由教学部门负责,后者由学工部门负责,以期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做好人才培养。
一、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困境
高校德育工作因其本身的内部矛盾而越来越陷入困境,在网络文化冲击下,更是雪上加霜。德育的理论课程属于人文课程,其精髓在于体悟和思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受到启发,在长期熏陶下逐步接受既定内容。但是,这种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很难实现,一是效果无法审定,二是无法量化考核教师的工作及学生的接受度。这属于人文学科和科学化的考评制度之间的矛盾。德育理论课程的另一内部矛盾是,日益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德育目标之间的矛盾。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德育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传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区别只是形式的不同。然而,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在我国,新与旧、中与西之间的冲突比五四时期还要复杂,大学生处于价值观日趋定型的时期,面对海量的信息与多元的价值观,迷茫是不可避免的。就连一些教师自身也没有坚定的德育信念。教学考核的不客观、课程教学的枯燥以及价值观的混乱,导致德育理论课日益被边缘化,再加上德育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德育工作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网络文化泛滥的今天,高校德育工作更是困难重重。网络文化是虚拟的,但它给现实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都有了巨大变化,个性愈来愈被彰显。个体可以在网络中感受多元化的体验,如在网游中体验成功等。这种个性化使集体主义逐渐被消解,传统的班级、家族、地域等依附性关系被减弱。矛盾的是,一方面是个性的彰显,另一方面人们在网络中又容易盲目跟风,陷入另一种“集体主义”,被流行所“绑架”。由于处于虚拟社会,匿名化的体验使个体可以在网络中尽情释放自己,伦理道德也受到冲击。
在德育方面,网络的冲击是明显的。首先,传统德育课堂的教师权威旁落。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教师、课堂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这就消除了传统师生关系中的等级性和教师中心理念。学生置疑教师的权威,对教学内容产生怀疑。其次,网络的内容多元化带来价值多元化,德育理论课程的价值一元化取向不能使学生信服。同时,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娱乐至死、信任危机等负面观念对青年人思想的侵蚀相当严重。这给德育实践,即行为教育也带来困难。校园文化活动正在与网络争夺青年人。再次,匿名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论相当开放,线上线下似乎是两个人。有的大学生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延续在网络上的言论或行为。
当然,网络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大趋势,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大环境,是大学生形成价值观不可忽视的文化基础之一。网络文化的信息共享、内容多元、传播快捷,都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平等的信息源和交流场所。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网络文化中蕴含的各种意识形态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二、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当网络文化如洪水猛兽般袭来,有人惊呼“传统已死”。诚然,“网络文化具有天然的后现代特征,它使长期处于主流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土崩瓦解,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被冷落”。[1]网络文化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没有身份差异,草根文化崛起,追求世俗快感,反对深度。这一系列现象都消解着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然而,文化并非古董,它是在各种思潮碰撞中向前发展的。没有一种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般多灾多难又坚韧不拔,清末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解构、“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都没能使它销声匿迹,如今面对全球化浪潮和网络文化,它依然有着生命力。
网络文化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对话的形式上的平等,进入这个文化场域的话语权表面看起来没有门槛,一切高高在上的庙堂文化都被消解。人作为单个的原子,既脱离对集体的依附,又可以随意和其他人交流,打破了宗族、地区、国家、种族的限制。人比以前更自由,但也更容易被异化。网络文化和工业文化、消费文化一起发生作用,流水线制作的缺乏深层思考的文字、音乐、影像产品造成浅文化充斥在人们周围,而隐含在这些产品后面的虚无、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等观念悄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
除了价值观混乱,身份焦虑是网络文化带给大众的普遍问题。一切文化问题都牵扯着文化身份。当传统文化浸润着的、带着明确中国符号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被打乱,当代中国人的身份焦虑就不可避免。传统文化中的“仁”、“天人合一”等理念构成一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打上身份标签,重回经典,解决当代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网络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文化与文化总是彼此牵连,谁都不能独善其身。一切文化都是混血的、异质的、独特的、多元的”[2],传统文化并未消失,且正在带着新时代的印记慢慢苏醒,它是现实中国的内在精神核心,具有强大的同化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元素逐渐出现在网络文化中,如带有中国风的歌曲、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因子等。虽然这些意象、元素只是在浅层表象,失去了或者未被大众体会到其以往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但它们的出现本身就说明大众需要传统文化。这并不是给传统文化“招魂”,相反,是传统文化在给大众诗意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碰撞、相融合的。
三、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用传统文化做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及价值
我国教育中的德育传统源远流长,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的“教化”思想强调道德规劝和君子的个人道德修养。在网络文化环境下,传统文化依旧有着德育功能。
(一)文化本身具有德育功能
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狭义的文化指“由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思想观念、社会宗旨、精神价值等构成的思想形式和行为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3]
文化本身就具有德育功能。“人的整个思想感情和价值意识,特别是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或生物物理世界,也并不是由物质世界决定的,而是来自于由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语言教育、政治法律、礼仪制度、神话文学以及艺术等构成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现象世界。它建构、发展了人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也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生活及怎样生活才能有价值、有意义。”[4]
文化的价值导向、行为规范等德育功能并非只在中国得到重视。这种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形式,在西欧、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颇受重视。美国的流行文化塑造出多种代表美国精神的形象来宣传受主流肯定的价值观,如好莱坞大片经常出现超人拯救弱者、拯救地球或者小人物经过奋斗实现梦想的桥段,借此宣传个人英雄主义,崇尚奋斗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在悄悄进行爱国教育。
(二)“一种不关心自己过去的文化,不可能预防未来”[5]
对待传统文化,有两个极端不可取:一是盲目自大,认为只需要读圣贤书就可明理,对其他文化不屑一顾,固步自封,不肯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一是全盘否定,认为传统文化限制中国人的思维,阻碍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文明进程。其实,这两种分化早在五四时期就展开过激烈论战,实践证明,两种皆不可取。唯有取其中庸,抛弃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糟粕,选其精华,与时俱进,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光发热,浸润国人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能绵延千年而不断绝,与它巨大的包容力和同化力是密不可分的。在受网络文化冲击的当下,不少人唱衰传统文化。尤其是西方各大节日被裹挟在消费文化中席卷中国之后,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逐渐被年青一代忽视,文化界一片悲声。但是,我们要看到,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潜入的方式进入网络文化,通过各种传统文化意象和因素进入人们的视野,来告诉大家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为什么是这样。
“一种不关心自己过去的文化,不可能预防未来”[6],更不可能以一种自信的姿态塑造民族自豪感和加强群体凝聚力,在全球化的当下,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防火墙。
(三)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用传统文化做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及价值
高校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知识结构逐步完善,处于价值观的定型期,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都离不开网络,网络文化是影响他们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社交网络、公共论坛等载体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为德育工作提供内容及方法。
由于网络文化本身对集体主义的消解,传统教化思想中的“以政为德”、“克己复礼”、“天下为公”等严肃的口号与大学生有天然的疏离感。与此相对,能吸引青年目光的是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理念:家国思想、侠义精神、义利之辩、知音之情、成全之美、山水之寄、情爱之纯、自强不息等。
青年人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感是较强的,他们一腔热血,面对不公容易愤慨激动。诸多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以武侠玄幻为主题,主人公在虚幻的世界里斩妖除魔、主持公义,为了家族不惜牺牲自己。这种题材非常吸引大学生,可见传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理念仍具有巨大感染力。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家国思想的召唤下,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大学生志愿者奔赴西部就是明证。
高校人口密度大,大学生在群居生活中难免遇到感情问题。友谊与爱情是他们关注的话题。德育工作要面对实际,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感情,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孔雀东南飞的情爱之纯都属于传统文化中对友谊和爱情的阐述典范。这些富含古老意义的传统理念在大学生群体之中引起的反响足以证明,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用传统文化做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及价值。
四、如何用传统文化做大学生德育工作
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在我国,单是德育就分为理论学习与行为规范。这正粗略地对应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指在公开的场合如课堂、讲座,有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意图明显,教育双方主客体固定。隐性教育则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性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渗透塑造性影响活动的手段和方式”[7],它可以隐含在社会活动、公共场所和文化氛围中。
鉴于德育的人文学科性质,笔者更倾向于在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基础上,着重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般完成德育工作。
用传统文化做德育工作,在显性教育方面,高校需将教学部门与学工部门结合起来,开设传统文化德育课程和讲座。这不同于高校中一般的文化通识课,德育工作者需要事先做大量调研,挖掘传统文化中最受当代大学生欢迎和认可的意识形态,如上文所述的“家国之情”、“成全之美”等,再按主题分版块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德育的显性教育方面的作用。当然,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反向影响课程设置的今天,做这样的调研和开设这样的课程势必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教育者应明白,任何功利化的教育都会伤害教育本身。
在隐性教育方面,传统文化更能发挥出德育功能。文化不是书面的,而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高校学工部门可以在构建校园文化、管理学生社团、组织校园活动、管理学生日常工作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使德育生活化。扶持传统文化相关社团,支持传统节日特别活动,以传统文化来增强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理想人格。
要做好传统文化的德育工作,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身作则,提高传统文化素养,以“浩然之气”来引导学生。甚至可以开设与传统文化相挂钩的德育品牌工作室,致力挖掘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间的联系,以此作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连接点。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周易·系辞下》中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然而,德育工作在目前面临边缘化的困境,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更显尴尬。网络文化消解了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但同时,传统文化也潜入网络文化,为网络文化提供土壤。在这种形势下,挖掘传统文化中贴近大学生实际需要的精华,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侧重运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为德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开辟了新思路。
[ 注 释 ]
[1] 苏克军,赵一非.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后现代博弈[J].华夏文化论坛,2013(2):284.
[2] 约翰·斯道雷,著.常江,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8.
[3] 吴广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3:21.
[4] 司马云杰.文化主题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1.
[5][6] 诺思洛普·弗莱.王连振,等译.批评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7] 杨乾良.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2.
[ 参 考 文 献 ]
[1] 司马云杰.文化主体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2] 约翰·斯道雷,著.常江,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志山.当前我国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
[4] 张香兰.网络文化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冲击与挑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6).
[5] 苏克军,赵一非.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后现代博弈[J].华夏文化论坛,2013(2).
[6] 石书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内在联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2(2).
[7] 吴广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3.
[8] 杨乾良.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 陈佳.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引导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责任编辑:覃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