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影视剧作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5-05-30孙思
孙思
摘 要:通过对近些年民办高校影视剧本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影视剧作课程有充足的提高空间,以此为出发点,从教师的自我转变、学生的自我创造、专业各门课程相互配合三方面,探讨了影视剧本写作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指出影视剧本写作教学需要达成人文艺术性和创造协作性。影视剧本写作课程与影视编导专业实践性课程相串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走应用型教学改革之路,可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影视剧作;应用型教学;改革
经过小学、中学近十二年语文的学习,学生对写作失去了热情和兴趣,使得影视剧本写作课相较于同期学习的动手拍摄、制作的课程,并没有足够的魅力吸引学生“坐得住”。然而每位编导专业的学生都应有扎实剧作基本功底。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教改革的相关精神,结合建设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实际需要,提出影视剧本写作课程的改革方案,希望对民办高校编导专业学生的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影视剧本写作”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影视剧本写作”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水平依赖程度较低,与学生的先修课程联系并不密切,所以在民办高校中,影视剧作课程的授课和学习效果都有可提高的空间。
首先,由于该课程涉及到的结构体系较多,不论是常见的情节结构、矛盾冲突还是人物的多样性设计,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面面俱到”,不遗漏课本里提到的任何段落。这样的备课和授课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往往会使教授者忽略教学重、难点。
其次,作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当学生接触到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设计时,主观上表现出回避情绪。
最后,课程较强的讨论互动性与课程环境局限的矛盾突出。影视剧本写作课程应该在浓郁民主氛围,自由轻松地开展讨论,充分诱导出学生的潜在智慧,从而提高创造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剧本写作蕴含的艺术力、人文力和创造力,要实现观念创新,树立多门课程配合教学的“大编导”教学观念,体现“写而优则拍摄”的应用精神。
二、“影视剧本写作”课程的教学思考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途,[1]影视剧本写作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环。
(一)注重课堂人文艺术性,师生教学相长
首先,今天我们的学生的实用心理很强,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影视剧作课程教学向应用型转变的一个必要步骤。在类似影视剧作这样的专业课学习中,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再通过拓展性讨论和书写,最终获得良好效果。
其次,开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要开展充满人文艺术关怀的教育,就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需要巧妙地搭配提问、讨论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二)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创造协作性
针对影视剧本写作课程,分小组教学是可采纳的方案。一位同学可能存在思维不够开阔、创意受限,人多了则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策划、构思,采用集体创作的模式,采用“头脑风暴法”,出来的产品可能情节冲突充满戏剧性。
影视剧作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了前期影视剧本的创作、中期的影视拍摄和后期的影视剪辑和效果处理。将影视剧本写作、电视摄像、影视照明、影视特技特效、电视画面编辑等课程协作配合,学生在一年级掌握电视摄像基础技术,二年级在影视剧本写作课程学习过程中创作并修改剧本,辅以影视特技特效、电视画面编辑技术,三年级在影视导演与基础课程学习中将剧本拍摄,配合后期技术成作品。理论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完美结合,并用民办高校学生三年时间打磨一个或多个作品,产出精品。
(三)综合人文艺术性和创造协作性,革新考试
结合以上人文艺术性和创造协作性,还应当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促使影视剧本写作突显应用性。教师不妨把创作剧本的考核与话剧表演结合同时进行:其中影视剧本内容创作的考核可以通过随堂写作完成,随堂考核占50%,考核学生对写作基本理论、概念的掌握及运用情况;平时写作成绩占30%,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写作作业成绩和课堂讨论表现综合计算;另外的20%,来自同学们诠释剧本的话剧表演,通过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的过程,了解剧本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真正区别。
三、“影视剧本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民办院校开设“影视剧本写作”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写、能创作的学生。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市场变化,敢于调整教学内容,变换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有所获,归纳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自身应注重对《影视剧作艺术教程》的理解掌握,承担影视剧本写作课程的老师,最好同时兼备创作经验与理论修养的。注重基础知识的联系与思维的发散,对民办院校学生在迎合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取舍;
(二)采用分组教学的授课形式,以开放自由的课堂模式解放学生的思维,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采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并搭配简单的表演知识,辅助本课程的教学及人物台词和动作的设计;
(三)以学生毕业作品为机遇,加入实践性课程的技术部分,充分锻炼学生对影视作品从前期创作到后期成品的完成能力,将理论课程和实践性课程连贯结合,充分提升民办院校学生的影视创作实践力。
总之,影视剧本写作课程向应用型的革新,最终将形成一种人文艺术性和创造协作性相结合的方法体系。影视剧本写作教学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走应用型教学改革之路,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魏怡.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