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的研究

2015-05-30郭胜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

郭胜

摘 要:体育志愿者组织是伴随着我国重大赛事的举办和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在指导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和大型体育赛会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文综合分析阐述了我国体育志愿者培养机制的现状,并对构建体育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为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体育志愿者;体育服务;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构建我国的非营利性体育志愿者组织,将对完善我国群众体育的服务体系,推动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体育志愿者发展较晚,而且大多以赛会志愿者为主,呈现组织结构单一、政府干预严重等特点。怎样维护并发展好我国的体育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体育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体育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志愿者活动在我国开展的比较晚,因此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备的对志愿者从招募、登记到日常管理的统一培养机制,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这种管理尚处于“各自为政”、“需要就找,用时才管,完事就了”的状态。这种管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如何开展和完善体育志愿者工作、保护其合法权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体育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管理也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政策。这样就造成了在现阶段体育志愿者仍然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他们开展的活动得不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他们最起码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政府的行政主导力度过强。各种志愿服务组织主体并不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而是由党团组织、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社会联合体。因此,志愿服务的组织模式行政主导性太强,志愿者往往从事以任务或者命令的形式下达的服务项目,志愿活动变成行政命令而不是个人的自愿行为,造成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者在其中不能充分感受到服务的价值,也很难激发内在的服务精神和愿望。

缺乏激励机制。目前,对志愿者服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即以适当的物质或非物质手段对志愿者的成绩与贡献给予认可与奖励。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管理者不可能采用各种具有强约束力的方式让人们为体育赛事提供志愿服务,这就需要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激励人们积极参与城市重大体育赛事志愿活动的目的。

缺乏绩效考评机制。当前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时往往几十个人一起做着大同小异的工作,每个人工作效果和态度的差异常被忽视,有些志愿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些志愿者却无所事事,但最后他们得到的评价却差别不大,挫伤了一些志愿者的积极性。

二、对策和建议

完善政策法规,创建体育志愿者组织良好的外部环境。体育志愿者组织的发展需要一个有利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政府以及公民共同来创建。体育志愿者在提供各种无偿服务的同时也应享有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法律保障,这是法律应当赋予体育志愿者的基本权利。志愿者活动的立法无疑将会使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更加明确志愿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也将会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并使社会和更多的人接受志愿服务这一理念,营造出一种更好的志愿服务的大环境。

建立有效的选拔和使用机制。我国在体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上应改革单一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模式。在志愿者的选拔上,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选拔志愿者的标准、条件,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选拔方式,同时建立体育志愿者信息服务网,实施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对志愿者信息档案进行管理。在志愿者的管理和使用上,将集中服务与分散管理结合起来,即赛时集中为赛会服务,赛后和平时分散到社区当中,为群众公共体育服务。这种模式有利于志愿者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运行成本低、培训费用小、社会资源占用少等优势和特点。

优化组织管理体系。体育志愿者是作为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非营利组织,以服务大众体育需求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所进行的活动具有社会资源耗费低、社会影响力大等突出特点。在志愿者队伍管理上应优化组织管理体系,要避免政府对体育志愿者组织管理体制过于僵化严格,提高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度,加强公民的参与意识。

建立有效的志愿者激励机制。由于志愿者活动是完全自由、自愿参加的,因此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组织的不稳定性。因此,在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的同时还要更加重视体育志愿者组织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志愿者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热情。社会给予的精神奖励、荣誉奖励可以使志愿者感受服务的价值,产生服务的自豪感,体育志愿者组织应赋予志愿人员较大的责任,并对志愿者付出的每一份努力予以及时反馈与表彰,在表彰志愿者时,除考虑志愿者的需要外,更理想的是能体现出志愿者参与的意义和贡献。

建立志愿者绩效考评长效机制。志愿者绩效评价是志愿者管理的核心环节,可以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促使志愿者向所期望的方向前进,推动志愿者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志愿行动顺利进行的努力和行为。绩效评价是指对志愿者的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对志愿者的绩效评价,加强管理者与志愿者之间开放式的沟通,可以使志愿者长久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与绩效。

三、结语

我国近几年体育志愿者管理在组织制度、专业化进程、经验积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同样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体制机制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有待解决。因此,要更好的推动现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就必须建立并完善我国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充满责任感的体育志愿者队伍。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基于信息化的CMMI软件研发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构建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构建“四点一线”的项目预算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