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乡镇文物保护工作之我见

2015-05-30付金生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保护措施村镇

付金生

摘 要:福建省长汀新桥镇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既有以“九厅十八井”之称而闻名遐迩的清代客家风格古建筑----文富公祠、也有颇具革命色彩的红色旧址-----陈毅故居、还有走出过共和国元勋童小鹏、何廷一等的乡村师范旧址。如何在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做好村镇文物保护工作,是摆在乡镇文物保护工作者面前的挑战。本文从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分析入手,结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归纳了有利于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村镇;保护措施

福建省长汀县是著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客家首府,著名的八闽汀州故地和福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置县始于唐开元24年,从盛唐至清末均为州、 路、府的所在地,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千年以来遗留的古建筑文物极为丰富,它们当中很多还曾经作为中国革命的基地,闪耀着红色的光辉,它们的伫立见证了长汀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以及科普教育的实践场所,是艺术课程的“活教材”,同时也是打造旅游胜地的物质基础。很多古建筑文物已被国家列为各级保护单位,其中就包含了新桥镇的文富公祠、陈毅故居以及乡村师范。它们都已成为长汀县的文化财富,具有极大的开发、考古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村镇的快速建设,一些农民急切想改变居住环境,加之又缺少对文物的保护理念,致使许多古建筑文物被损毁,还有一些因疏于管理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因此,做好村镇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现结合本人工作实际,粗浅地谈谈对有效保护古建筑文物的几点可操作性措施。

一、现行村镇古建筑文物保护主要存在的问题

现行村镇古建筑文物保护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体现在:一是广大村镇农民严重缺乏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对文物保护工作配合不力,支持不够,只顾眼前改变居住环境的个人利益,对古建筑文物大加改造甚至拆毁,最为常见的就是对古建筑文物进行彻底翻新破坏现象。二是古建筑文物在防火防盗上保护措施不足。由于村镇古建筑多属土木结构,具有可燃、易燃隐患,有些虽配备了灭火设备设施,不是数量有限就是破损严重或已严重过期不能利用,一旦疏于管理起火,扑救工作十分的困难。在防盗上也存在保护力量环节的相对薄弱。三是对古建筑文物保护与改造再利用上走样,维修时没有做到修旧如旧,改造利用也是略显表面化的外观改变,加之环境保护改造动作使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韵味。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员编制不足。就如新桥镇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而参与管理的人员编制1人,参与实际工作的也只有1人,人员不足、专业性不强,严重影响新桥镇文博事业的发展。二是缺少有效的看护管理力度。很多村镇没有人参与平常的看护工作,一般文保单位,无经费解决专人看护问题,造成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多次发生违规开采和乱搭乱建行为,文物盗窃行为严重。三是文物保护单位消失严重。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层级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很多村镇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上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消失,如新桥镇的陈毅故居,基本处于“消失”状态。四是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滞后。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后苦于无经费解决标识设置和人员看护等问题,不能大面积公布文物单位,造成与域内拥有的文物数量不相符。

二、实施村镇古建筑文物保护的主要有效措施

通过上述指出的当下村镇古建筑文物在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笔者长期的工作经历和查阅相关资料,对有效实施村镇古建筑保护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乡镇村民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理念

由于村镇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较为看重眼前经济利益。作为基层文物管理人员,比如笔者所在的新桥镇文化站有关人员,应主动承担起义务宣传的职责,紧紧围绕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策略“保”和“用”同等重要的两字,宣讲好保护的目的、重要意义和古建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通过宣传揭露欺人本质的封建迷信,从而增加广大村民与农村干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与积极参与投入进来,才能确保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发挥出其在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作用,发挥它作为宣传教育,文化娱乐的作用。同时结合乡镇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增加文物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业务经费来源,解决好人员政治待遇。

(二)科学合理规划编制

在明确文物保护单位产权,责成相关部门办理文物保护单位产权,纳入各乡镇文物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依据古建筑文物现状进行分类齐驾管理: 我们可以根据古建筑文物不同的现实状况,在不破坏和改变文物性质与用途比如室内办厂、做宿舍等,对它们进行分门“保”“用”的管理。对古建筑本身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且内部又保存有原状的完整艺术品的,可以规划开发为本地开放参观游览的陈列馆;对古建筑文物的建筑本色价值保存得较好,但内部却没有任何东西的,注意在维修时不能改变原状,可以利用其办历史、艺术性类的博物馆;一些价值不高、年代较近的保持原状作文化馆等;对成片,年代较晚,价值较低的民居、寺院等古建筑,保持文物外观风貌,改善内部设备,集中展示供旅游文娱活动之用。

(三)注重修缮维护管理,加强对古建筑原有风貌本色的有效保护

由于我国古建筑用材主要以木材为主,年代久远木材的腐烂会导致古建筑受损严重,为了保护它们持续地伫立在神州大地上经受得住风吹日晒,村镇古建筑文物管理机构要精心组织安排,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在维修和修复中要坚持以修旧如旧,并保持其所代表的历史性和美学性为原则,不得任意对其进行脱离原真性的变动,特别是将原具有艺术价值的彩绘、图案等改装成现代的艺术。为此,需要解决好文物保护经费,尤其像新桥镇所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费,按照文物管理“四有”、“五纳入”的要求,请求财政每年预算相应的文物保护经费。

(四)加强消防防盗工作,务必将古建筑安全置于重要日程管理上

由于村镇远离市区,一旦古建筑发生火情或者被盗,短时间内获得急救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各级文物单位的村镇管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做好预防工作和靠前管理,要及时发现与掌握到对古建筑不利的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发动广大村民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对古建筑的群防群策管理中来,对消防器材的合理布置,有效的探测报警系统的投入与使用,可疑人员的观察等,做到发生火灾或者被盗的机率极小,尽可能减少对古建筑的损坏。

(五)加大保护人才培养,提高对古建筑文物保护能力水平的研究

目前我国在古建筑文物方面的研究涉及很少,底子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因此,要加强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理论知识的培训,特别是专业人员的培养,可以吸收国外的先进保护理念和修复方法,提高他们的保护政策理论研究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充分探索解决新时期下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创新的保护局面。

三、结语

总之,从现在开始,各级村镇文保员或者协保员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断地向广大农村居民,村社干部宣传加强古建筑文物保护的种种益处,提高他们对古建筑文化保护意识,同时也让群众文化渗透到广大农村中去,并做好文物旅游景点规划,文物保护在于利用,要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价值,扩大人文旅游规划和交流。

参考文献:

[1]翁天仁.城镇化背景下乡镇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3 .

[2]曹帆.云南名人故居建筑特色解读[D]. 昆明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保护措施村镇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商标侵权问题和保护措施研究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高山茶园如何做好防冻保护措施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