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留学随笔
2015-05-30傅誉
傅誉
还在北京的时候,就想写一篇关于北京的文章,不过却总担心我对它了解得不够、不深。本科四年大多数时间都待在了燕园,没有到处串过胡同住过四合院,有时候听不太懂相声的笑点,喝不下第二口豆汁,也没有去三里屯泡过酒吧。我的北京是书生气的,至今还飘着未名湖畔的初夏的味道。在读书之外没有让生活更丰富起来,想来也甚是遗憾。关于北京,几欲提笔,却均作罢。说来惭愧,此时此刻这篇关于英国的文章也已拖延许久。我总是担心自己看得不够真实,不够透彻,生怕误解了这片土地。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发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根本的错误——我总是情不自禁假设有一个“正确的”和“真实的”城市在那里,生怕我只是盲人摸象。但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个唯一“真实的”和“正确的”伦敦或者北京。也许我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即是北京,亦是伦敦,即是真实。伦敦大概是很多面的。你可以到处看见西装革履、气质优雅的绅士,也会偶尔遇见醉酒壮汉一路高歌在泰晤士河畔热情洋溢地对你说“你好”;你可以到处闻到各种浓郁的香水味,传说中的大麻味,还有对我来说久违的清新空气的味道;你可以沿街看到呼啸而过的顶级跑车和在呼啸声中入眠的沿街流浪汉;你可以看到个性洋溢的路人,有时候觉得,这其中每一个人拉到国内,都可以拍一组潮爆的街拍——而对我们来说,顺带的好处是根本不需要担心穿什么,因为穿什么怎么穿的都有。这些很简单很容易发现的粗浅的细节,流露着一个大城市最基本的多面性和包容感。刚到伦敦的我,就像那只来自远方的帕丁顿熊,多少有点不安,不过正如这只异乡的小熊所说:“我知道我和他们不太一样,但是在伦敦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任何人都能适应它。”
正如同每个城市没有唯一“真实的”和“正确的”面貌一样,这个世界没有唯一真实、正确的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态度。过去听过放羊的孩子的故事,人们问他为什么要好好放羊,孩子回答道,因为放羊可以赚钱,赚钱就可以娶媳妇,生小孩。人们又问:接下来呢?他答道,让他去放羊。也许我们都对这个故事只是一笑了之,然而大多数人自己又何尝不是放羊的孩子?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是在仍然较为封闭的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小学的时候长辈就告诫我们好好读书上个好初中,接着是好好读书上个好高中,后来是好好读书上个好大学,现在是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将来呢?也许是努力赚钱,买房买车,与此同时督促小孩好好读书。——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了的关于“好的生活”的版本,而且大多数时候被我们未经反思地接受了,甚至被不少人认为是唯一的版本。只是当这条逻辑链看起来并没有尽头而只是简单地无限循环的时候,我们才不禁开始怀疑它的意义。我并不否认平淡生活的美好(许多时候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意义),也不否认这种“放羊生活”的价值,事实上,这样简单的生活也可以被过得很美好很幸福。但我却不得不感到遗憾,不是为这种生活,而是为很多人一辈子未曾真的体验、从未思考、从未主动选择自己希望过的生活这些事实本身。
异乡的生活常常不经意地告诉我,生活可以是那样。过去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个满身油漆的工人工作间歇会悠闲地坐在沿街的咖啡馆,喝着咖啡哼着歌。我也很少见到大学生在工作了十几年以后辞职来追求学术梦想。过去我也难得一见一到周日,不少商店大门紧闭、恕不待客的“蛮横”,刚到的时候简直觉得不可思议。从这个角度讲,留学的意义在于,世界那么大,我得到处看看。诚然,伦敦也好,纽约也罢,也都毕竟只是人间,既是人间,便是欢悦与悲苦共存。沿街可见的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郊区也一路是废弃的旧工厂。然而人间永恒的苦难并不代表每个地域都呈现出整齐划一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与气质。许多留学生经常嘲笑英国人好吃懒做,没有效率。我倒是觉得,是我们自己只盯着效率以至于忘记了生活本是多面的,从某个角度讲,生活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捍卫闲暇。其实生活不是一个账本,里面写满了支出与收入,它应该是一个素描本,让我们涂涂画画、走走写写。一个到处是盈利的账本,意味着好的生意,却不一定是好的生活。英国首相卡梅伦去年演讲时说:“我的目标是:让英国成为每个人都会自豪地称之为家的国家。这不只是意味着有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或者攀爬国际排行榜……” 中国的年轻人,包括我自己,大多都被捆绑在了放羊的孩子的逻辑链上,很多是不自觉的,很多是被强加的——我们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大多都活得很累——不仅是身体上,更多是心理上。强大的放羊孩子的逻辑和其他种种观念时刻叮咛我们,这是好的生活,甚至是唯一的好的生活,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其他可能性,哪怕我们明明都知道,很多人在一个大城市夜夜加班,换来的不过只是一张七十年的纸片所带来的虚幻的心理安全感和数字游戏,没有真正的心底愉悦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也许其实不是看世界,而是看自己。每个人所在的城市也许有大小之分,距离家乡有远近之别,或者还有各种其他无法选择的差异,然而每个人都需要去寻找自己的好的生活。我承认每个人出身的差异与不公平很多时候限制了一个人的选择范围、试错的余地,甚至是选择的权利本身——但只是限制,而不是抹杀,这并不能成为许多人从未审视、从未思考、从未选择本身的借口。我愈发相信,面对人世间的苦难,不同民族和人群,不同个人会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气质。这个世界也许并没有那个唯一“正确的”好的生活方式的规定,有的只有求索美好生活的众生。我大概是无法忍受打打麻将、逛逛百货、聊聊八卦的富足生活——也许一刻都忍受不了。但是这并不否认对很多人来说,这也许是更好的生活,更愉悦的生活,或者说,更适合他们的好的生活。当然我也并不能接受道德上的相对主义,也并不认为所有的生活方式完全没有境界高下之别。但是许多时候,我们又的确很难,也没有权利去越俎代庖替别人做出判断和选择。
苏格拉底在他的申辩中说,对人来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用他的生命捍卫了他的哲学家的生活方式,我们大概不需要那么戏剧性,那么悲壮,但似乎也并非那么容易。这种对生活的思考和选择,大概也不只是每个个体的事情,每个城市,每个文化大概也需要有包容之心,去接纳不同、个性和尝试。其实这一切已经超越了留学本身,留学只是打开一扇窗户——每个人都可以打开这扇窗,在各自的舞台上,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契机,通向不同的生活,实现各自的意义。而我自己,最近喜欢上英伦摇滚、海德公园的音乐节,听着是有点叛逆,但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