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隐喻施喻者的认知构建

2015-05-30王婕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隐喻

王婕

一、绪论

Lakoff & Johnson(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语言,还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之中。我们平时的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构建我们感知、思维和行动的方式。现代隐喻研究也已否定了隐喻的修辞性,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意义的一种创造过程,彰显出人类的思维方式。在以往的隐喻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将重点放在隐喻及其意义的解读上,而对于施喻者在隐喻的认知构建过程中起的主导、主体作用研究甚少。语言中的隐喻是人创造的,也是其意义的构建者,本文致力于从隐喻的施喻者入手,探讨隐喻及其意义的形成,并借助内省和思辨探讨施喻者在隐喻过程中的认知构建。

二、文献综述

西方的隐喻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为代表,他在其著作《诗学》中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做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用类比字。”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德国哲学家、批评家赫尔德在《语言的起源》一书中认为人类语言的起始就是隐喻性的。第二个阶段是语义学研究时期。理查兹(1893-1979)提出了著名的隐喻“无所不在的原则”(omnipresent principle),认为语义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话语有密切的关系。第三个阶段是多学科研究阶段。很多学者从心理学、哲学、符号学、认知科学等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法国著名哲学家、符号学家利科(1975)出版《隐喻的规则》,评述修辞学在隐喻研究的局限性,并在话语语言学对隐喻进行研究,主张从词汇单位过渡到句子单位乃至话语单位来考察隐喻功能。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主要致力于研究隐喻的认知本质、隐喻的心理实现、以及隐喻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和人类解读隐喻的方式。它是隐喻研究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我国到1994年之后对于隐喻的深入研究也渐渐崭露头角。束定方(2000b)在对西方隐喻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隐喻产生的缘由、工作机制和本质特征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论析。赵艳芳(2001)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和认知模式等。胡壮麟(2004)从语言学、认知科学等角度探究了隐喻与认知的关系、隐喻的理解和应用等。蓝纯(2003)以认知为视角,考察了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

三、分析

尽管前人从不同视角对隐喻进行了具独特见解的探讨,但大致上均未对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认知机制以及构建时所起的主导作用做详细分析。施喻者是通过语言或画面来构建隐喻并使它富有意义,比如,有些隐喻已广为人知,在时间的传播中已有了固定的意思和用法,大家也就拿来就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任何隐喻都有一个被初次使用的过程,即一个被创造的过程。可以说,每一个隐喻的产生都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一个创新。“既然说话人都有独自的经验,必然以各自独特的不全相同的方法解释同一个词”(胡壮麟2004)。若没有使用和构建,隐喻就不复存在,正如Lakoff所说,我们的思维本身就是具有隐喻的,那么,施喻者到底是如何构建隐喻的呢?构建涉及我们思维和心理的怎样一种过程?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先要解决隐喻使用的触发机制。Ortony(1980)指出,隐喻是把握平常语言难以确切表达的主观经验。人类之所以使用隐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抒发自己对特定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有的认知,从而实现“劝说”功能。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J.F.Kennedy在1961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大量使用了隐喻,其目的是为了号召全美人民和他并肩作战,去寻求“世界平和和美好生活”。如:

1.The torch has been passed to a new generation of Americans...

2.To those peoples in the huts and villages of half the globe struggling to break the bonds of mass misery, we pledge our best efforts to help themselves.

第一句中torch原意是指“火把,火炬”,在这里说火炬传递给新一代美国人,是指新一代美国人民肩负着美国民族复兴的责任。第二句中break the bonds ,bond 原意是“绳,联接物”,这里被作者解释作一段关系。肯尼迪之所以使用这些隐喻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借此让受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隐喻的“劝说”功能小到日常谈话,大到传道授业、影视和销售产业,无所不在。我们常常会被一些与众不同的广告吸引,如:

1. To me, the past is black and white, but future is always colorful.(轩尼诗酒)(对我来说,过去一片黑白,但未来便是多彩的。)

2.秋天,裤子的不同表情。(服装广告)

第一句用黑白色彩代表生活的单调乏味,用多彩表现未来的活力与精彩,喻意此酒能使生活推陈出新。第二句中“裤子”被喻为“秋天不同的表情”,看起来有点唐突,可仔细一想,这是施喻者为表现不同裤子的款式、布料和颜色等,如同秋天一般,多姿多彩。可见施喻者的独具匠心。

由上可看出,隐喻使用的触发机制是表达的需要,是施喻者这一认知主体需要表达对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自我观点和情感倾向,这才产生了隐喻。而新的隐喻之所以不断产生,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施喻者从自身所特有的视角观察并表征世界,出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需要,往往凭借自身养成的世界观、宗教信仰、文化常识、教育程度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来构建隐喻。所以,隐喻其实是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的,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蕴含的道理也在于此。王寅(2005)也指出,认知主体对于隐喻的使用和理解所起的关键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同名族和地域的人会创造出不同的隐喻。

在中国,红色是热闹、喜庆的代名词,国旗是红色的,逢年过节大多用红色灯笼和剪纸来装饰,可见,这是一个举国上下普遍接受的褒义色彩。而在西方一些国家中,红色往往代表危险、诱惑和丢失纯真的隐含寓意。在西方文明重要来源《圣经》中,夏娃被化身为蛇的撒旦骗吃红苹果,从此知荣辱,也因此失去上帝的恩宠,被逐出天堂乐园。在电影版《德伯家的苔丝》中有一个片段,女主苔丝前往杜伯维尔家认亲时,少爷阿列克钟情于她,并喂她吃了一颗红草莓,结识之后在他的诱惑下失贞于他。故事的发展似乎与前面的红草莓没什么关联,可作者为什么要用红草莓施喻,而不用其他的水果,也是源于红色在西方文化中隐含诱惑、失去纯真之意,与夏娃偷吃禁果的喻意如出一辙。可见,文化、地域的差异也会创造出千差万别的隐喻。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哲人庄子曾构建了“人生如蝴蝶”这一隐喻,其典故原文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阿根廷小说家诗人及文学翻译家博尔赫斯(2002)在《谈诗论艺》一书中对庄子这一隐喻评述:“‘人生如蝴蝶是一个绝佳的隐喻,因为蝴蝶具有一种优雅、稍纵即逝的特质,如果说人生真的是一场梦,那么用来暗示的最佳隐喻就是蝴蝶了。”可如果施喻者并不是庄子,而是一位数学家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工,他们眼中的人生就不会是蝴蝶了。不然同是从学生的口中又会听到多种对学校的描述,“学校是灵魂的归属地”,“学校是炼狱”,“学校是大染缸”等等。由此可见,隐喻的构建受约束于主体的知识结构、个人经历、感情色彩等因素。

如上所述,隐喻的使用均是在施喻者这一认知主体的作用下进行的。但是,施喻者使用隐喻并不是胡编乱造、信马由缰的,必定要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这样才不会造成受喻者的理解混乱,导致隐喻无意义。试体会下面几个句子:

1.他这人行为乖张,典型的三国里的张飞附身。

2.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疾驰,如脱缰的野马。

这两个句子一看就特别别扭,因为它们反常识。张飞性格暴躁又怎会乖张?“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本应走曲折路线,又如何像“脱缰的野马”飞奔。这给受喻者造成一种混乱之感。产生这种牵强隐喻的原因是缺乏逻辑的严密性。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个人经验和教育程度的差异,诚然逻辑的严密程度必定不等。而人又是认知的主体,那是通过什么原则来指导和约束隐喻的构建呢?王文斌(2007)在《隐喻的认知构建和解读》一书中提出采用逻辑学中自洽性(self-consistency)概念来作为隐喻使用的指导原则。即认知主体在施喻时,要对自身的主观判断或思考做到自我一致、自我协调和允准,相应于英语中的“self-negotiation”。但是,自洽原则需要有前提条件:施喻者要具备世界知识、对社会常规的把握、人生经验、记忆等个体要素,还要对客观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感悟力。若不具备这一条件,自洽原则的作用就会被削弱,反之,就会加强。我们平时反驳他人说话的漏洞和思维的局限性,其实不就是指明他们在这个领域知识甚少,不足以统筹全局,导致语言逻辑混乱言不达意。总而言之,不管施喻者构建出怎样的隐喻,都是基于他们的世界知识、宗教信仰、人生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果。

四、结语

毛永宽(2004)指出,摄影中的取景,就是摄影画面如何来定格。人们通过自己对世界的审美和感悟,将感受到的事物通过选择性取舍和合并,组成一幅有创意的自我眼里的风景。施喻者对于隐喻的认知构建亦是如此。他们基于自身的世界观和人生经验观察并表征世界,以此实现“劝说”功能。其中具备的世界知识、对社会常规的把握、人生经验和记忆越充分,所能表达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越客观和完善。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Ortony ,A. Metaphor and Thought[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3.

[3]博尔赫斯.谈诗论艺[M].陈重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王寅.认知语言中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J].《外语研究》,2005(4).

[5]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束定方.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2000b.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念[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01.

[9]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1]矛永宽.摄影技巧与数码摄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汉韩“风/바람”的隐喻对比研究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电影的隐喻本质
一滴水里的隐喻
“足”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