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文人画派吴门四家的艺术研究

2015-05-30刘泉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明代文人画

刘泉

摘 要:明代的文人画,上承元人传统,初期名家对中后期文人画的发展和壮大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随着院体、浙派的极盛而衰,吴门画派波澜日壮,对后世画派形成和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明代;文人画;吴门四家

明代绘画的发展经历了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文人画的发展始于明中期以后,苏州成为江南一带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里有浓郁的以复古为更新的文化空气,以及日益兴盛的收藏鉴定法书、名画的风尚,促成了远承元代文人画传统的地方画派——吴门画派的崛起,影响极为深远。

一、吴门画派形成的历史渊源

吴门画派崛起于明代中叶以后(成化到嘉靖前后),院体画日渐式微,浙派也趋于末流,代之而起的,是活跃于苏州地区“吴门派”。当时的苏州城,经济繁荣,各种工商行业发展,直接推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苏州成为当地和四方文人墨客聚会的最好场所。吴门画派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吴门派成为明一代声势最为浩大、影响深远、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画派,其主要成员秉持沈周、文徵明的人格精神和艺术风尚,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和融合,崇尚高洁而儒雅的艺术格调,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旨趣。他们的祖籍多为苏州(古称吴门),也多以画为业,尽管绘画风格略有异同,但都具有强烈的文人画取向。自成化、弘治后,随着院体、浙派的极盛而衰,吴门派波澜日壮,取代了院体和浙派在画坛上地位。“关门派”以沈周为领袖,文徵明继起,一时追随者颇多,形成明代后期一大流派。同时生活在苏州的唐寅和仇英,也以绘画著称于世,和沈周、文徵明并称为“吴门四家”。

二、吴门派画家从事艺术创作的社会现实

吴门派画家主要成员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敏感的体验到了仕途的险恶和吏治的腐败,于是淡于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自得其乐。苏州远离京城的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空气。繁荣富庶的经济生活条件,造就了文人荟萃的优良文化环境,以及文人中鉴赏成风的习尚,都为吴门画家的艺术创作准备了客观条件。而自明初就绵延与苏州的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则为他们表现自己的品格情怀昭示了前行的道路。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自得其乐的精神追求,成为他们山水花鸟画的普遍特点。

三、吴门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吴门四家”

吴门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徵明、唐寅、仇英,属于吴门派的画家,大多是文徵明的子侄与学生文彭、文嘉、文伯仁、钱谷、陆治、陆师道等。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文人画一代新风,因此画史将沈、文、唐、仇并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是吴门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虽然他们同时崛起于苏州,但风格迥异,各有师承。

沈周因家学渊源,并受杜琼等前辈熏陶,依承了元代文人画衣钵,擅长于以简练浑厚、苍劲雄健的粗笔长入画。晚年醉心于吴镇,其画法师承吴镇而上溯董源、巨然,笔墨更加粗简遒劲,质朴豪放,气势雄强,形成笔丰墨健,雄浑沉郁、仪态轩昂的只要风貌。其作品构图平稳、境界宁静优雅,洋溢着平和怡悦的气氛,尤能在温雅恬静的情调里表现恢弘的胸襟、丰富的想象和蓬勃的生命力。

文徵明师从沈周,并汲取赵孟頫、王蒙画法之长,以缜密工致、文静清秀古雅的细笔画著称。其作品情调娴静典雅,布景层叠而上缺少纵深空间表现,丘壑林木棱角分明而略有变形:树如纵剖、山多斜倚,追求平面感,笔墨则于干枯中见秀润,于熟练中显生涩,设色清丽雅洁,风格缜密秀雅,自有一股士气充盈其间,抒情意味胜于沈周,气度格局缺不如。沈周、文徵明发展了元代文人画的传统,注重了笔墨表现力度,强调感情色彩的沁入和幽淡的意境再现,追求一种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这种画风奠定了吴门派的风格基调。

唐寅是由文人转化成的职业画家,与文徵明同为沈周学生,同时也从学于周臣,唐寅的山水画主要师承李唐、刘松年,并适当融汇文人画技法,形成笔法挺健细秀,墨色淋漓融和、风格谨严而清逸的艺术特色。他博取众长,形成以“院体”工细为主而兼具文人画笔墨意趣与气格的自家面目,亦今亦古,不拘一格,在吴门画家中独树一帜,他的许多作品尤能通过诗书画的结合阐发不同寻常的立意。唐寅的艺术在文人画家的风流洒脱中不乏职业性的严谨缜密。

仇英是出身工匠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他文化修养不博,几乎不在画上提诗文而只提名款;他的足迹所经不广,绘画题材较窄,专画传统题材,但他的临古功力深厚精湛,因此受到许多文人鉴赏家的器重,他的艺术善于囊括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又不失与民间一脉相通的欣赏习惯,善作精细鲜丽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作风严谨不苟,在精丽秀美中闪现文人画的姸雅温润,在当时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风格。唐、仇两人均从南宋院体绘画入手,并远追北宋名家,重视主题、结构,讲究真景实感,造型准确,笔墨谨严,风格柔韵雅秀,其艺术行利兼备,雅俗共赏。

四、吴门派绘画对后世的影响

吴门派绘画对明末清初重要画派的形成和今后的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也很大,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以及后来由此派生的苏松派、云间派等,都与吴门派有一脉相承的承接关系。松江派又称华亭派,顾正谊为其创始者,代表画家有董其昌、陈继儒、莫是龙、宋旭等。他们也都是松江地区(今属上海市)人,绘画风格主要追随董其昌,用笔洗练,墨色清淡,是与吴门派关系最为密切的山水画派。苏松派主要画家是赵左,受业于宋旭,时常为董其昌代笔。云间派代表画家沈士充,师事宋懋晋、赵左,也曾为董其昌代笔。这些画派的画学观点、创作思想与吴门派绘画基本一致,在董其昌影响下,至清初遂形成独霸画坛的“四王”派系。吴门派影响所及,几乎制约了明清400多年画风的主要倾向。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

[3]《吴门派》艺术百科 http://baike.baidu.com.

猜你喜欢

明代文人画
文人画文人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廿一世纪的文人画——观白德松画展有感
论明代宾礼制度下的礼乐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