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理解性记诵的方法

2015-05-30刘艳芬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根底小石关键字

刘艳芬

记诵语文教学文化素养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过:“为文有三多:多读,多做,多商量。”而他把“多读”放到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吧。台湾的余光中老先生也说:“我相信一个人的中文根底必须深固于中学时代。”而中文根底深厚有赖于对诗文的大量诵记。丹麦的语言学家耶斯培森也认为,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语言、句子在记忆里生根。这些都说明了理解性记诵的重要性,它对一个的成长有多么的重要啊!

然而,我们今天的学生要学的科目多,任务繁重,只靠机械的死记硬背,必然事半功倍。如今啥事都讲效益。同样,在我们语文教育教学中,对记诵也要求高效,即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收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性记诵?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要做到以下几点才好。

一、要抓关键字,化复杂为简单

其实,也就是我们要教师抓住关键字进行板书,就可以为记诵提供线索,有效启发记诵。比如说,我们学习《小石潭记》时,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第一段是写作者发现小潭的过程,可以用提问导读,抓住关键字。“西行”——隔——闻——伐——见。这些关键字也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词语,讲清其义并提醒学生注意用法意义。另外,这一板书像一根红线,串起全段内容,给学生的记诵提供了线索,有效启发了记诵。

二、要做到分析、比较,领悟精妙

事实上,这种方法适用于诗文。如《山居秋冥》的语言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可让学生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空”和“新”分析,领悟其表达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让学生考虑“照”“流”可否用其他词代替,为什么?这样一分析、比较,学生在记诵时自然不会误记成其他的词了。

三、要借助教具,化抽象为形象

我们可以用插图配合讲解或用投影展示形象,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比如讲授《桃花源记》一文,我们可以用投影仪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夹岸桃花”“阡陌良田”等图片,让学生用原文来描述,这样学生对作者笔下的文字有了清晰,深刻的印象,记诵起来就兴趣盎然,自然也就事半功倍,这样也自然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的。

四、要借助图表,以图导读

诚然,我们对于场景变换频繁地课文,如果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会使人眼花缭乱的,如果我们利用自制图表,以图导读,就可以顺利记诵且记得牢。如《小石潭记》,运用动词比较多,我就要求学生画出文中西行路线,找到小石潭行程图来,还有小石潭实景等理解性记忆,效果明显会很好的。

总而言之,其实更好的记诵方法可能还很多,因此,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勇于开拓探索,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根底小石关键字
履职尽责求实效 真抓实干勇作为——十个关键字,盘点江苏统战的2021
“根底”“拼却”释义商榷
成功避开“关键字”
降低露天爆破大块率及控制根底产生的措施
师与书·庄小石
小石鸻与大犀牛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东施效颦
浅析改善矿山露天爆破质量的有效方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