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主流媒体抗议范式验证

2015-05-30李敏

今传媒 2015年12期
关键词:框架

李敏

摘  要:“抗议范式”(protest paradigm)是指新闻报道会通过各种手法“边缘化”、“妖魔化”挑战权威的群体,以达到稳定社会现状的目的。本文以框架理论作为基础,选取了国内主流媒体对反PX运动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的大众媒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国的抗议报道是否存在“抗议范式”。

关键词:框架;抗议范式;PX运动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062-03

一、“抗议范式”概述

所谓“抗议范式”,是指新闻报道会通过各种手法“边缘化”、“妖魔化”挑战权威的群体。抗议群体对社会现状的抨击越激烈,大众媒介报道对他们的报道越尖刻,“抗议范式”也就越明显。“抗议范式”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彼时社会运动刚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兴起,媒体对这些社会抗争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倘若抗议被界定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冲突,再加上政府内部的冲突,政治冲突就会变成新闻当中最为频繁出现的活动。[1]”

这些报道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吉特林(Gitlin)的研究。在《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一书,吉特林分析了大众媒介对“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的报道和反越战报道。他提出,“媒介并非被动地反映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2],大众媒介会通过“边缘化”、“非法化”、“妖魔化”抗议者的方法,来达到巩固社会现状的目的。后来西方学者将抗议报道的这些特点称为“抗议范式”。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学者Mcleod及其合作者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抗议范式”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研究和总结。

首先,记者常常会使用犯罪叙事结构,强调抗议者与警方的暴力对抗,而不是抗议者对其诉求的理性抗争。新闻中常常对抗议者的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只關注抗议活动的外在特点,将抗议者描绘为“不正常的”、与警方对抗的“犯罪”群体。受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抗议行动,抗议者想借助媒体发声、对决策层造成压力的意图就难以实现。

其次,记者非常依赖官方信源,报道所呈现出的往往是官方视角。他们使用官方信源来增加报道的权威性,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并借此维持“客观性”的假象。结果,抗议报道会采用官方对抗议活动的定义,关注抗议者“行动的合法性”问题,而忽略其“议题的道德性”。

最后,抗议报道中常常使用多种手法来暗示舆论倾向,从而将抗议者表现成一个被公众孤立的少数人群体。主流媒体会引用官方和无政府主义者的话,将不同于自己(主流社会)的他人或群体建构为明显区别于主流群体的“他者”。如果抗议者没能改变基础政策就成了抗议失败的证明,也成了他们偏离主流舆论的证明。

二、“抗议范式”与框架(Frame)理论

框架研究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分支。麦奎尔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进入“社会建构主义”阶段。大众传媒被认为是社会的主要建构者,也就是说,大众传媒通过某些“框架”来构架社会现实,“抗议范式”正是其中一种。

大众传播领域对框架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恩特曼(Entman)的框架理论。恩特曼认为,“本质上来讲,框架就是选择和突出。[3]”他对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两大类似事件时所采用的不同新闻框架进行分析比较。在这项研究中,恩特曼发现有两种机制对新闻框架的建构与实现有着重要意义(Entman,1993)。第一种机制是报道规模控制,即媒体框架。这是框架建构的“基本”,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报道量和报道顺序的控制进行议程设置;第二种机制是具体信息的呈现,即新闻框架,包括对行为主体的描述、身份认定、对新闻事实的归类以及对新闻事件的实质进行阐述。

从本质上来说,构建框架的过程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而“抗议范式”的立足点正是媒介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三、样本搜集及研究方法

2007年以来,从厦门开始,在成都、大连、宁波、昆明等地等地相继发生多起民众反对大型石化项目建设的反PX事件,形成一场以环境风险为主题的社会运动,政府、民间和新旧媒介围绕该事件的互动开启了国内的抗议报道。“在新旧媒介的不断再现传播与民间社会的演绎过程中,‘PX、‘反PX、‘散步等词汇已突破原有的能指意义,……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显见的风险文化符号。[4]”基于此,笔者选择以反PX运动进行“抗议范式”验证。

本文选取了国内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对该运动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媒体均是影响力和公信力位居国内前列的主流权威媒体,各有特点,且受众群广泛。国内引起公众关注的PX抗议事件分别发生于厦门(2007.6.1)、成都(2008.5.4)、大连(2011.8.14)、宁波(2012.10.27)、昆明(2013.5.4),以目标媒体对以上5起抗议活动的报道为样本,在中国知网以及各报纸电子报网站上进行关键词搜索,经过筛选后,最终获得样本52篇。

对媒体框架进行分析时,笔者选取了报道数量、报道时间、版面安排为变量进行考察;对新闻框架进行分析时,结合“抗议范式”的特点,笔者选取了媒体报道议题、消息来源、对政府形象的构建、对PX项目的性质描述作为变量。随后,利用SPSS系统进行量化统计。

四、结果分析

不同于西方媒体的高度市场化,中国媒体分为党报党刊和市场化媒体两大类。对国内反PX运动的报道中,党报党刊倾向选择权威框架,是政府态度的再现;而市场化媒体则选择告知框架,一方面服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另一方面则从受众的利益出发进行新闻话语的架构,以表明其立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道集中在危机过后政府对PX抗议事件的解决

美国学者斯蒂文·芬克把危机过程划分为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期四个阶段,媒体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危机走向。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反PX运动的报道中,危机发生前和危机发生时媒体几乎集体失声,对抗议活动的直接报道只有4篇,对政府处理工作的报道却占据了报道的62%。媒体前期的失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危机扩散的范围,后期对政府处理工作的报道则意在树立政府的正面形象。通过控制报道数量与报道议题,媒体为公众设置了符合官方意志和主流话语的议程。

此外,在所有样本文章中,对厦门PX事件的报道接近50%。可见,对于此类事件,国内媒体在报道上并没有形成一个连续的、累积的力量,而是出现了断层。报道量的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的压制,另一方面微博等自媒体的逐渐兴起也起到了重要影响。

反PX运动是当代中国社会冲突性事件的典型代表,“大众媒介对社会冲突性议题的报道以及围绕媒介所形成的话语政治往往可以集中再现社会权利分析的分布”[4]。《人民日报》作为国内第一大党报,肩负着传达党和政府的公共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因此该报在版面安排上多把反PX运动的报道置于不重要的位置,在重要版面刊出的相关文章则选择了有利于稳定现有局面、提升政府形象的议题。《南方周末》《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则把相关文章作为社论、封面文章,或进行专题报道,因为它们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对冲突性议题进行报道时可供选择的话语空间更加广阔,可对报道边缘进行最大程度的试水。

2.中国主流媒体的抗议报道不符合西方的“抗议范式”

在新闻框架上,《人民日报》的报道多采用主题式框架进行报道,其他四家媒体的抗议报道往往从个体角度出发,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研究发现,中国主流媒体的抗议报道并不完全符合西方的“抗议范式”。反PX运动的报道在时间上出现了断层,官方权利话语与现实互动也出现了断裂,《人民日报》与《中国新闻周刊》等4份报纸杂志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对比。

在52篇样本中,直接对抗议活动和抗议人员进行描写的只有《中国新闻周刊》的4篇文章,分别为《厦门PX事件:新媒体时代的民意表达》(2007.6.11)、《历史的见证:厦门PX事件始末》(2007.12.31)、《厦门人:我们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2008.12.25)、《厦门PX事件:中国邻避运动的开始》(2013.2.25)。从整体来看,报道并不符合“抗议范式”。

(1)对抗框架

首先,在对抗框架上,西方抗议报道的核心是抗议行为而非抗议议题,反PX运动报道所采用的却是抗议者与诉求目标之间的对抗,比如《历史的鉴证:厦门PX事件始末》一文写道:“‘反对PX,保卫厦门的民意,厦门市民通过和平、理性的‘散步方式,在6月1日、2日得到空前的表达。”文章开篇就点明了抗议行动的诉求,使受众注意力集中于这一点。此外,与国外“犯罪报道”的框架不同,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中提及警方时,并未将其作为抗议人员的对立面,而是强调其作为厦门普通市民的这个身份,对抗议群体与警方、官方的冲突描述较为含蓄。

(2)信息源

在信息源的采用上,媒体在报道厦门PX事件时采取了民间报道的立场,给予弱势群体更大的利益表达空间,《南方周末》所追求的“让无力者有力,讓悲观者前行”,在这些报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除了《人民日报》外,其余四家媒体的记者都在用草根心态参与报道,天然地站在了弱势群体的一方。在宏观上来说,依然是官方把控着话语权,但是在文本的具体呈现上,《南方周末》等4份报纸杂志把话筒交给了抗议群体。这与西方媒体“暴力化”抗争者的路径截然不同。

3.写作策略

首先,对抗议者身份认同的建构。不同于西方媒体对抗议者“边缘化”、“妖魔化”的描写,这四篇报道中强调了他们的“市民”身份和“公民”身份,以此凸显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抗议行为也因此具有了合理性和合法性。“这种身份认同的意义和重要性就在于对个体的承认,……它标志着一种归属感。[5]”

其次,中国主流媒体还强调了抗议者们作为“弱势群体”的身份。在反PX抗议报道中,随处可见这种“草根”心态,记者写作时对“抗议者”持同情与关怀态度,突出了官方对抗议群体的力量对比,以此来展示抗议群体所受到的压制。

最后,中国主流媒体力图将抗议群体塑造为温和的、有秩序的形象,他们只是试图在体制框架内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国新闻周刊》多次用“温和的散步”来指代厦门反PX运动。媒体极少关注抗议者的暴力行为,力图刻画一个理性而坚定的群体。

五、结 语

对样本进行文本分析,在对抗议活动进行报道时,党报党刊与市场化媒体呈现出了不同的新闻框架,前者采用权威框架,后者则采用告知框架。如果说西方媒体的“抗议范式”是从新闻框架的层面进行把控,中国主流媒体则主要通过对媒体框架的控制,减少公众对冲突性事件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殊途同归。

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建立和提升,民众会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公共议题中。新闻媒体作为社会整合的基础性工具,应当使社会多元主体的声音得到合理表达。如果大众媒体全面介入问题的能力太弱,会将公众参与的核心媒体平台推向网络,降低民众对政府和大众媒体的信任。以厦门PX事件为例,正如报道中所说:“事件的平和落幕,奠定了民意诉求和政府意志新一轮互动的理性平台”。厦门PX事件的“里程碑”意义不仅在于它是近年来公众参与最为突出的公共事件,更在于这是一个罕见的、通过各方博弈之后改变了政府既定政策的案例。

因此,政府应该积极转换思路,充分利用媒介展现各方观点,通过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有效处置环境议题。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民众在缺乏知情权的情况下将某些环境议题发展成为群体性运动,更能够重建民众对政府和媒体的信任。

参考文献:

[1] Herbert J.Gans.石琳,李红涛译.Deciding Whats New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Gitlin.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29.

[3] Robert M. Entman.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Autumn.1993:51-58.

[4] 夏倩芳,侯月琴.会冲突性议题的媒介建构与话语政治:以国内系列反“PX”事件为例[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0(10).

[5] 温雪姣.大众传媒的身份认同感构建分析—对厦门PX项目事件媒介报道的部分个案研究[J].东南传播,2008(7).

[6] 陈岳芬,李立.话语的建构与意义的争夺——宜黄拆迁事件话语分析[J].新闻大学,2012(1).

[7] 周岩.“7·23动车事故”报道的意识形态差异——以媒介框架理论为分析角度[J].当代传播,2012(4).

[8] 薛可,邓元兵,余明阳.一个事件,两种声音:宁波PX事件的中英媒介报道研究——以人民网和BBC中文网为例[J].新闻大学,2013(1).

[9] 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J].开放时代,2011(5).

[10] 樊攀,盖博铭.官方话语框架下的新闻报道和新媒体民众的对抗性解读[J].东南传播.2013(9).

[11] 孙玮,陈醇.中国新社会运动中的大众媒介社会动员分析[J].新闻学论集22,2009(6).

[12] Aldon Morris, Cedric Herring.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Movements:A Ctrical Review[G].Political Behavior Annual, Fall 1984:1-78.

[13] Douglas M. McLeod,Benjamin H. Detenber.Framing Effects of Television NewsCoverage of Social Protest[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ummer 1999:3-23.

[責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框架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K-框架和紧K-框架的算子扰动的稳定性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构建新外商投资法下的外汇管理框架
WTO框架下
元框架:话语实践中的修辞发明与争议宣认
基于框架抽屉式低压开关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