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后人文主义精神”

2015-05-30郑宇

出版广角 2015年12期
关键词:去中心化保罗知识分子

【摘要】《权力中的知识分子》是美国著名思想家保罗·鲍威的力作,书中指出形而上学直接导致现实社会中鲜活的生命个体受制于虚幻、抽象的理念世界,拘泥于过往的僵化经验,致使人类创造力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构建“后人文主义精神”可以使知识重新拥有历史维度,让一度黯淡的人类文明重现异彩。

【关键词】保罗·鲍威;后人文主义;去中心化;知识分子

【作者单位】郑宇,乐山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成果,项目编号: SXJZX2013-013;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S1270。

保罗·鲍威(Paul A. Bove)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评论家,长期担任国际理论期刊《边界2》主编。鲍威在《权力中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深刻剖析了人文主义思想对现代文明进程的严重桎梏,指出人文主义普遍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体验,致力于实现个体的标准化。基于“存在——神——逻辑”的思维模式,人文主义将抽象的理念、上帝、精神等确立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追寻永恒与超验的前提下,逻辑推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然而,形而上的教育方法直接导致了现实社会中鲜活的生命个体受制于虚幻、抽象的理念世界,拘泥于过往的僵化经验而裹足不前,导致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元素——创造力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只有通过积极构建“后人文主义”使现代社会挣脱被“空间化”的泥潭,人类文明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解构“大师”权威

鲍威在著作中对孔子、查理兹、奥尔巴赫等思想家进行了批判性解读,深刻剖析了知识分子在权力话语体系中的作用与局限,表示深陷“逻各斯漩涡”的人文主义已不幸沦为输送二元对立观念的工具。作者首先从权力角度解读了庞德笔下孔子的“大师”形象,将其视为人文主义话语结构中典型的修正论者,指出大师和过往的历史之间存在着一条恒久的纽带,通过自己的霸权地位不断向当下传递“过去”的影响。《论语》中的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等弟子纷纷表示希望在某一特定领域建立自己的权威,满足“成名”的愿望。但在鲍威眼中,无论是子路“整饬边防,加强军事防御”,还是冉有“改善民生,使一地更富足”,或公西华“奉行礼仪,完善宗庙制度”,本质上都是对孔子“成名论”的变形喻说。年轻学子们试图通过自身努力与前辈抗衡,因为前辈的权威地位恰恰就是青年人在成名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具有反讽意味的是,他们又不约而同地期待获得孔子对自己想法的赞许。对此悖论现象,鲍威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在逻各斯中心主义体制下,年轻人只有做好大师的继承者,认真履行前辈赋予的职责,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这是人文主义话语制定的游戏规则。一言以蔽之,知识分子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和优先地位,通过修正主义行动复制着他们渴望超越的王朝模式。正是在不断复制权力的过程中,逻各斯中心主义得到了繁衍与重生。

面对弟子的诸多喻说,孔子只是微笑不语,拒绝评论高低。鲍威认为后者试图建立一种“非竞争性的权威”,这是一种避免因具体的喻说占据统治地位而引发恶性竞争甚至暴行的权威。这无疑是人文主义更高层次的体现。孔子提倡的“德”之价值体系避免了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在改头换面之后一跃成为新的权威,赢得广泛的支持与拥护。但权威的建立是以消灭差异为代价的,任何变体都无法逃脱这一宿命,后文中查理兹、奥尔巴赫等人的思想理论亦不例外。美国后人文主义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威廉·斯潘诺斯曾表示,人文主义并非如其自诩的那样,是一种“无偏见、客观公正”的探究模式,它的话语实践始终围绕着逻各斯中心展开,力图从全景角度使“存在”空间化和框架化。人文主义凭借自身在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合法性,试图按自己的想象重新打造一个原初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设法同化并限制种种“非正常”的异端思想,使不断涌现的差异在霸权力量的强大威慑下,还原为受其奴役、驱使的对象。尽管诸多有识之士对人文主义的这一弊端严厉谴责,但此类新型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从未放弃追求所谓普世性和超历史的真理,并且使高等教育险些成为现代规训制度的服务机器。

在与二元逻辑对应的教育体系内,大师或教授俨然就是人类知识的伟大“承载者”,享有无上的荣誉与特权。他们犹如神学时代的圣经阐释者,既是经典书籍的监护人,肩负着维护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使之不受侵犯的责任;又是人类一般知识的传播者。西方教育长期以来深受“回忆性文化”的制约,把对新知识的驯化设定为孜孜以求的目标。受形而上思想制约的教授容易以一种绝对的标准来约束年轻人,他们的责任就是将“蒙昧”状态下的学生再次带回人类的原初世界,使其重返迷失的心灵家园。然而,当视野再次转向人文主义教育时,我们赫然发现随着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文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沦为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工具,屈从于逻各斯中心主义,对周围的异己之声充耳不闻,企图将拥有蓬勃生命力的“差异”元素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走向“去中心化”

《权力中的知识分子》从比较客观的视角论述了批判性人文主义理论体系,文中对大师至上权威的质疑有利于当代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注意到,人文主义在致力于规训势力的无限延伸中,逐渐使学生沦为单一的“读者”,丧失探索未知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神圣地位得到彰显与捍卫。老师和学生之间呈现“施”与“受”的垂直关系,从学科设置、授课内容到实施途径皆严格遵循既定的方针路线,以维护逻各斯中心主义至高无上的权威为宗旨,不允许任何威胁其地位的异己行径。学生只能被动地从书本上汲取“精神养料”,丝毫质疑都会被视为离经叛道,受到主流社会的诘难与压制,最后被迫陷入沉默。但长此以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创造力必定遭受重创。鲍威十分清楚人文主义教育体制存在的严重隐患,希望用一种“去中心化”模式来加以改进。

“去中心化”教学模式具备平等对话、共同构建的重要特征,尤其注重学生的个体感知和亲身体验,强调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师生之间经常会发生角色转变,双方相互启发,共同建构新的知识统一体。依据新的教育模式,学生不再是驯顺的听众,全盘照收而缺乏独立见解;反之,他们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成长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者。在全新的教育模式下,课程内容不再是传统知识的简单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寻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具体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绝非固定不变, 它需要在探索新知的历程中不断获得充实与完善。换言之,知识被赋予了历史维度,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在实践中检验真伪。“课程实施”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实施对各教学环节的全面掌控,而是更多地以指导者或协调员的身份出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总之,“权威”必须让位于自由的学术研究,老师和学生在这一历程中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相互教导,各有所长。

鲍威认为当下的高等教育趋向于后人文主义化,即师生对话中涉及的知识不再具有普遍性与永久性,仅仅是一种现世真理和差异性知识,并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革命性与颠覆性。曾经与“成熟”处于对立面的“幼稚”或“年轻”将成为拥有蓬勃生命力的“他者”。“去中心化”教育理念强调从单调沉闷的知识积累走向充满活力的知识创新,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各种异己之声,承认价值观的多元性,在观念的激烈撞击中寻求理解与融合。后人文主义语境下,“差异”相对于“同一”无疑具有本体地位的优越性。贴有“思想成熟”标签的老师一改过去的矜持,主动降低个人姿态,积极与“稚嫩无知”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充实、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拥有强烈批判意识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各项知识不断上升到理论高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真理由此具备了修整性和创造性。

拘泥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人文主义严重桎梏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类创造力注定在盲目追寻“整体性”与“同一性”的过程中慢慢消亡;不仅如此,培养对象的个性色彩在人文主义“整齐、划一”的标准中亦难逃脱湮灭的命运。鲍威对人文主义体系下知识分子、权力和话语三者关系的论证剖析,成功解构了隐藏在人文主义面纱下神秘的金字塔结构和全景监控机制。“后人文主义精神”的积极构建则可以使现代社会挣脱被“空间化”的厄运,让一度黯淡的人类文明重现异彩。

[1] [法]米歇尔·福柯著. 规训与惩罚[M]. 刘北成,杨远婴,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7.

[2][美]威廉·斯潘诺斯著. 教育的终结[M]. 王成兵等,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美]保罗·鲍威编. 向权力说真话[M]. 王丽亚,王逢振,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去中心化保罗知识分子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纪念与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罗 CHRIS PAUL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去中心化”电子商务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前景分析
浅析新媒体视阈下的新闻失实报道
“去中心化”时代的中心化现象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