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学生工作体系下高校贫困生资助理念的建构
2015-05-30高飞
高飞
[摘 要]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发展问题。以发展型学生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为视角,可以探讨资助工作的价值目标和发展机制的伦理原则,构建以“经济资助+精神资助+能力培养”“他助—自助—助人”“无偿资助—有偿资助”为主体的资助理念,实现从“保障性资助”到“发展性资助”的转变。
[关键词]发展型学生工作 高校贫困生 资助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079-03
对高校贫困生的界定,首先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但在经济困难的背后,隐藏着学业压力大、心理压力大、能力压力大、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因此,如果我们把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仅仅归结为经济问题,就会忽视隐藏在它背后的心理问题和未来发展问题。对高校资助工作而言,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解决物质问题,更要解决生存困惑;要基于发展理念,更要有发展机制。
从发展型学生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出发,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理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手段和方式要充满人文关怀,即资助方式方法和手段的伦理化;二是资助内容要体现道德价值和素养提升,注重贫困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和自我完善。
一、发展型学生工作体系下“经济资助+精神资助+能力培养”资助理念的构建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发展问题。“经济资助+精神资助+能力培养”的资助理念将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发展趋势,它“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是一种将“济困、扶志、强能”相结合的综合型助学模式,既解决了高校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造成的“绝对贫困”问题,又做到了解决他们的“相对贫困”问题,即关于自身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的问题,是一种充满爱和关怀的资助模式。
(一)经济资助: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基础。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高校和中等职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之后教育部、财政部等又相继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这标志着我国高校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逐步建立。在这个体系中,经济资助是主要形式和内容。刘志洲认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援助是整体援助工作的基础。经济资助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体现了人性的“善”,因为它无偿性的特点,如何实现资助工作的公平合理显得尤为重要。经济资助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学生认定机制、全面合理的贫困学生信息库、公开公平的贫困生资助制度和合理恰当的贫困生资助程序等。经济资助秉承“授人以鱼”的助学理念,是一种“输血式”的资助模式,但单纯的经济资助也存在着资助目标单一即仅解决学生经济上的困难、资助经费自我造血功能薄弱等问题。
(二)精神资助:高校贫困生资助的重点。贫困大学生不仅存在着物质上的贫困,而且也存在着精神上的贫困。贫困影响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智力,而这恰恰是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条件。精神资助重点在于引导贫困生将个体需求与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尤其是正确认识贫困,树立自立自强的人格品质。精神资助是高校将助困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促使贫困大学生意识到,感恩和担当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如有的高校成立的“自强社”、“爱心超市”等由贫困学生组成的社团,倡导“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活动的过程中促使贫困生成长成才。精神资助增强了资助工作的人性化和教育功能,推动了资助工作的深层次发展。
(三)能力培养: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深化。贫困生工作归根到底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建构合理资助理念的探究中,要将提高贫困学生的能力作为治本之举。能力培养是将资助从贫困生的生存现状指向未来发展,它是资助工作的深层发展。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免费提供能力发展的平台来提高他们的未来竞争力,如提供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就业能力提高平台等。通过提供硬件条件、专人辅导等,鼓励并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修养和专业技能,使其有能力参与社会的竞争;通过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志愿服务平台、文化娱乐平台等,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學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合作意识,增强责任意识。能力培养是一种“授人以渔”的资助理念,李凤也认为,目前各方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引导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今后的生活中彻底摆脱贫困就显得更具实际意义。
二、发展型学生工作体系下“他助—自助—助人”解困理念的构建
高校贫困生的解困是一个系统过程,从解困方式来说,我们把它分为“他助”、“自助”和“助人”三个层次。“他助”是一种被动式的解困方式,但资助的目的在于使贫困生通过劳动实现“自助”,并在踏上社会后尽自己的力量帮扶他人,即“助人”。“他助—自助—助人”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理想链条,也是助学政策对受助者的期待。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既包含着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也包含着对贫困生自立自强品质和感恩、担当意识的培养;既包含着资助者的无私付出,也包含着贫困学生的自食其力;既体现了受助后的感恩,也体现了受助后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
(一)“他助”:高校贫困生解困的基石。解困模式中的“他助”是指资助工作的主体向贫困生提供外部支持,主要包括助学类奖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社会捐赠以及提供心理和能力支持平台等。在学生面临经济窘境时,如果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这种帮助可以改变大学生的一生,成为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并如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因此,从贫困学生解困的方式而言,“他助”是一种最为直接的解困方式;从地位上看,这是整个资助工程的基础,是资助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但是,“他助”是一种被动式的资助方式,这些措施只能为学生提供“输血”功能,从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来看,一方面资源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贫困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一味强调“他助”,在某种程度上会引发受助者“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自助”:高校贫困生解困的旨归。我们所说的贫困生解困中的“自助”,主要指贫困学生自食其力,利用各种资助资源缓解或消除自身贫困状态,通常有勤工助学、提高自身能力等方式。“自助”是贫困大学生实现解困的旨归,柯毅萍和王毅华认为,“任何的减贫方式若没有贫困生主体的参与和实践,就不可能取得显著的成效”。通过“自助”的方式来缓解或消除学生的贫困状态,是把贫困生作为整个资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更有利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实际的成效。如何实现“自助”?我们认为如下两方面的理念确立和实施至关重要:一是经济上的“自助”。主要是贫困大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式来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是自食其力的表现。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贫困学生实现经济上的“自助”提供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开拓勤工助学市场,提供技能培訓机会,使他们能够胜任勤工助学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二是精神上的“自助”。主要指贫困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健康的人生态度,通过自我调适,缓解来自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学校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实质上也在帮助他们实现精神上的“自助”,有利于建立起资助者和受助者之间平等的关系,使贫困学生实现精神上的减负。
(三)“助人”:高校贫困生解困的深化。“助人”的核心价值是贫困学生不忘记社会对自己的恩情,是贫困大学生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处于困境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完成了学业,在自己有余力时也理应回报社会,这是“感恩”意识在大学生资助领域中的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认为,人的价值只有在付出中才能得到体现,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薪火相传的理念和习惯,无疑具有高度的伦理价值和社会意义。要使这种善举循环往复,必须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紧紧围绕他们受社会帮助的心理,从接受别人帮助到帮助别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现实中,有很多毕业生学有所成后回母校设奖学金、助学金,或者资助家庭有困难的学弟学妹,他们的资助对在校同学们来说,又是一份“他助”,从而形成了“他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
三、发展型学生工作体系下“无偿资助—有偿资助”理念的确立
考察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不同阶段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模式不尽相同,当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进而进入普及化阶段,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也开始从以政府投入为主到向政府主导、多方投入发展,从以无偿资助为主到向有偿资助方向发展。从我国现行的资助政策来看,将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或者准有偿资助,这或许是未来高校贫困生解困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无偿资助: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供给型模式。无偿资助给予受助者帮助而不需要受助者回报,是一种纯粹的供给型资助模式。在现行的资助体系中,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助学类奖学金等资助方式,相当于免费的午餐。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学生不用承担利息,由国家贴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着无偿资助的成分。从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来看,这种无偿资助的方式给予了权利而不需要承担义务或只承担部分义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贫困生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但这其中的消极作用也显而易见:一是容易扩大学生的索取欲。受助者易丧失积极上进的心态和自立自强的品性,认为“不要白不要”,有的学生甚至把因贫困而受助看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二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资源的稀缺性,往往会根据具体的贫困程度确定最终的资助标准,强化了贫困学生的弱势意识,成为学生之间不平等的潜意识标准。三是资助成本较高。无偿资助具有单向、非循环、不可再生性,这些特点使它一方面只能解决部分贫困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必然会给国家、社会和高校等带来承重的压力。
(二)有偿资助: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偿还型模式。有偿资助较无偿资助而言,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一方面从资助客体来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报酬,既保护了受助者的自尊心,又避免了不劳而获所带来的“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另一方面,从资助主体来说,有偿资助要求受助者回报社会,既保证了社会公平,又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如何做好有偿资助,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勤工助学网络体系。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的开发一般集中在校内,且基本停留在劳务输出的阶段,因此加强与校外合作,建立“勤工助学—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助学模式,体现勤工助学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对贫困生的发展十分有利。二是建立无偿的服务实践平台。获得资助必须通过劳动,这种劳动可以是使受助学生获得报酬的勤工助学,也可以是没有报酬的志愿服务,既培养了受助学生感恩、担当的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三是建立有效的延后付出机制。延后付出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助工作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也保证了有限的助困资源用到贫困生身上。有效的延后支付机制也可通过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建立委培制度的方式,事先支付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毕业后贫困学生到该单位工作,偿还用人单位预先支付的相关费用。这既拓宽了有偿资助的渠道,同时又为贫困生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利,戴会群,陈晨.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5(7):10-12.
[2] 许珂.高校贫困生实践能力提升与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2-103.
[3] 姜旭萍,王丽.论对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资助[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4):110-112.
[4] 刘志洲.高校贫困生援助内容与途径多元化探讨[J].江苏高教,2011(3):138-139.
[5] 梁军,何丽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29-131.
[6] 李凤.助金、助心、助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新模式[J].高校辅导员学科,2011(3):53-56.
[责任编辑:覃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