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三个自信”教学的若干思考
2015-05-30申忠玲
申忠玲
[摘 要]“三个自信”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树立问题意识、国际意识、学术意识,从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实践层面和理想层面讲清讲透“三个自信”,坚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关键词]三个自信 《概论》课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061-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那么,如何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从而全面树立“三个自信“的意识,是我们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在。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文简称《概论》)课的教学为例,谈一些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一、“三个自信”教学的一个核心理念
“三个自信”教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将“三个自信”作为《概论》课的重中之重并贯穿于教学始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必须贯彻执行《意见》精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培育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论修养。《概论》课“前言”中也明确指出: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内容上讲,《概论》课是把“三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与学生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全面、最系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门课程。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为主线,从社会主义的改造、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任务和总布局等各个方面向大学生介绍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因此,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三个自信”教学的两个结合
一是“三个自信”的教学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德育的主渠道,宣讲与传授“三个自信”是《概论》课的课程目标,也是树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传统方式之一。我们现在面临的是90后大学生,他们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思想观念也越来越活跃。一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共产主义的实现也是前途渺茫,因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缺乏自信,甚至产生动摇和怀疑。一些学生过分崇拜西方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自信,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坚信。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三个自信”相关理论的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将相对枯燥的理论用学生喜欢、喜爱的方式去讲解。理论的讲授要贴近学生,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消化理论知识,进而使学生树立自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是“三个自信”的教学要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我们首先要讲清自信源于历史性伟大成就,源于我们社会发展的实际。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风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国际地位快速增强起来。这些历史事实就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但我们所说的自信,并非是一种盲从。作为思政理论课讲授不仅要有高度深度,更需要有切实的接受度,只讲成就不见问题不具可信度,不是实事求是;不见成就而只见问题不具有说服力,也不客观。教师在强调“三个自信”时,既不要夸大成就,也不隐瞒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我们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让学生对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知,从而不自卑、不怀疑、不动摇。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充满着变数和各种挑战,从而做到不自傲、不盲目、不轻率,以自己的正确认识和实际行动自觉投身于光荣而艰巨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三、“三个自信”教学的三个意识
一是问题意识。要讲清、讲深、讲透“三个自信”,就需要由知识认知推进到理论思维,培育自觉的问题意识。要有这些问题的思考:一是为什么要提出“三个自信”?二是提出“三个自信”的基础和依据是什么?三是“三个自信”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四是“三个自信”的实质是什么?五是“三个自信”的核心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六是“三个自信”有何作用(历史和现实作用)?七是我们如果不坚定“三个自信”,会怎么样?八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践行“三个自信”?这样的教学思路,不仅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能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必然。同时,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这就是我们常常会受到学生对于思政理论课教师是否坚信马克思主义,坚信社会主义,坚信共产主义信仰等这样一类问题的质疑。正如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所说:“好教师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1]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观念、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自己的行为选择,甚至是自己的困惑以及困惑中的求索等非常具有主观个体特征的东西与学生共享。从多年的教学来看,最后真正引导学生思考的,引导学生思想观念乃至行为取向的,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这种主观暴露关系密切。
二要有国际意识。当代的中国,一切与世界相关联。当今的世界一切都在变革,各种观念、价值、制度和道路都在竞争中进行选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越来越活跃,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和研究不能封闭起来,而必须用世界、国际化的视角,打开另一扇窗。需要我们通过全球化的视野、开放性的眼光来认识世界局势和中国问题,虚心吸收和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不同文明的发展模式,从而丰富我们的认识,并运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中。我们决不能因为制度的优越而故步自封、盲目自大。要深刻吸取明清以来由于政府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的深刻教训。敢于学习和借鉴,敢于和国际交流与接轨,这既是我们不断进取的动力,也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表现。我们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心胸和气魄来做这件事情。相信从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到的是一种考虑周全、兼及整体的思维方式。这种对理论的认知是系统的、完整的,所以是难忘的。
三是学术意识。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门学问。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调整和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其中的一个二级学科。“三个自信”理论亦是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2]因此,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師在“三个自信”的教学中,要坚定学术意识。思政理论课教师要肩负起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任务,就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深入理解我们历史问题与发展现状。不能只是机械地照搬空洞无物的理论,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分析各种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要树立学科意识。思政课教师要做研究,就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最后,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学术意识,使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学习重要文献,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培育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增强其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自觉提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四、“三个自信”教学内容的四个层面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富有个性、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的群体。他们反对甚至厌恶简单的理论灌输。所以我们在《概论》课的教学中,要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主要从四个层面讲清讲透“三个自信”。[3]
一是理论层面。首先要讲清“三个自信”的理论内涵,即坚定道路自信。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坚定理论自信,既不忘老祖宗、又要讲新话,坚定不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定制度自信,既不照抄照搬,又不故步自封,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次,要从理论上讲清“三个自信”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特色道路是实现途径,特色理论是行动指南,特色制度是根本保证,三者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后还要要讲清“三个自信”既是理论成果,又是实践的结果。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因此,坚持“三个自信”,既是伟大实践的结果,也是伟大实践的保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二是历史层面。“三个自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长期的探索和认识之上的。因此,不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不熟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民族独立斗争和社会主义探索的实践历程,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三个自信”的发展脉络和科学内涵,更不可能深刻认识“三个自信”在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从历史层面讲清讲透“三个自信”。我们要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中国共产党90多年,从新中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中,引导学生认识90多年来我们党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明确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决定中国必须也只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三个自信”也是如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是实现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保障,从而增强学生对“三个自信”的理解力和认同感。
三是实践层面。当代大学生对“三个自信”除了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外,还应有行为实践上的认知。这是因为,“三个自信”的教学效果如何,还要看落实,看是否内化为学生的行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最好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4]所以在讲解理论时,一定要将理论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利用社会实践、基地教育、校园文化、阅读实践、研究实践、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受到教育,增强学生对“三个自信”的内化力及认同感。
四是理想层面。培育大学生的“三个自信”最终要落实在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更应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学生的共同理想建立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之上,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肩负其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使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并付诸实践。要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成长、成才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昌盛、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毫无疑问,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的中坚力量,关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所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充满希望的群体,又处在充满梦想的年代,理想只有在践行中才能梦想成真,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与否。所以要使大学生感受到“三个自信”是他们自身成长成才的必需,使他们树立自觉成才的意识,要使他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性,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他们在“三个自信”的引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大学生自身的人生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孙建华.“三个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新发展[J].盐城工学院学报,2013(3).
[3] 王海燕.“三个自信”应成为高校思政《概论》课的核心教学内容[J].高教论坛,2013(3).
[4]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