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2015-05-30曾艳
曾艳
摘 要:文章首先以会计电算化的定义解析为切入点,引出下文关于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体现,从而提炼了其对审计工作影响的重要因素,并就此提出了与之对应的个性化建议,希望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更好地配合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会计;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137-02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会计的手工系统逐渐被电算化系统所替代,这样虽然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同时也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增添了许多风险,所以,对审计工作进行风险的重新评估是必要的。如何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降低审计工作的风险和难度系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1 会计电算化的内涵
会计电算化是指会计人员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传统手工方式进行会计工作。它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会计记账、算账、报账过程中,取代原先传统手工模式下由大脑完成的一系列对会计信息的机械重复式整理和分析。
目前,会计电算化因其高效、科学、实用的特性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型会计技术学科。它不仅规定了电算化会计的制度,还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计划,更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等都作了相关说明。总之,人们目前所说会计电算化除了是一项体制完善的学科,更是一项服务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型信息技术, 它以信息系统为中心,注重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
2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2.1 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
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经常会碰到要处理大量数据的难题。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被取代,会计工作人员只需将记账凭证的数据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均可由计算机自动计算、整理和归档。如此一来,不仅会计人员的工作任务被减少,财务的工作效率也将大大被提高。
2.2 加速会计核算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
会计电算化的实行对数据的核算速度显而易见。计算机除了能以最快的速度对会计信息资源进行记录、汇总和分析,更能高效地迅速将企业或单位的资金运行情况直接体现出来,这反映了会计电算化信息技术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2.3 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会计基本职能的中心思想是使会计人员参与到会计的监督经济活动中,并对经济活动的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预测,从而影响经济活动的决策过程。在推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在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上的时间被大大缩减,他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来,这使得他们的工作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2.4 推动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或单位的管理信息离不开会计信息,其经营活动一般也将以会计信息进行综合性的体现。会计电算化除了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写照,更是企业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它推动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全球化,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
3 会计电算化下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3.1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推行,使得传统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变得不再适用。首先,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审计人员的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等都发生了变化。其次,不同于会计的手工系统,在计算机环境中完成会计工作将出现的新情况和碰到新的问题,并且必须会有一套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与之对应。最后,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不完善,经济法的更新推行缓慢,加上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起步较晚,都不利于我国计算机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发布。
3.2 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推行,使得常规的手工系统审计技术变得不再适用。常规的手工审计技术主要是对会计人员手工工作结果的检查,并不涉及计算机方面的审查技术。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之后,审计的工作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审计人员在利用各种传统的审计技术的基础上,更要对单机、网络和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进行学习,以掌握新的会计审计技术。
3.3 对审计环境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使得审计工作的技术强度要求变高。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建立成本较高, 一旦投入运行, 其系统的更新、改进和维修也都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另外,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改进进行事前、事中审计都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审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4 对审计对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使得审计人员的审核对象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计算机输出系统中,所有要交予审计人员审核的内容均隐蔽存放于企业的专用磁盘中。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途径,当会计人员将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录入到计算机,数据信息将以字符的方式保存在计算机文件内。编制会计报表的数据来源均由机内文件产生,而会计人员在权限范围内可随时对这些数据进行自由编辑而不留痕迹,审计人员仅凭由计算机打印输出的会计报表很难判断其真实性。
4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优化审计的应对之策
4.1 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审计标准与准则,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一方面,可以制定规范文本,对电算化审计人员资质和审计技术等方面进行规定。另一方面,在法律法规上对审查机关、审查人员和审核软件的权限进行界定,同时规范审计对象(单位或企业)需要被审查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
4.2 开展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规范计算机审计技术和工具,是优化审计服务的需要。计算机审计技术主要用是对大量的会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收集,研究系统的技术人员若对系统进行测试时,需要收集大量符合测试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模拟数据整理进行测试以此形成测试证据。所以,为了优化审计服务质量,应加强对计算机审计术和方法的研究,尤其是计算机的内部控制测评技术,尽快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审计技术。
4.3 努力开发适用于会计电算化的审计软件
开发适用的审计软件,是推进会计电算化的重要途径。首先,针对会计的数据采集,适用的审计软件应该实现能智能访问不同介质、不同编码、不同类型和不同文件格式的数据。其次,在网络型数据库方面,审计软件应降低用户对访问数据库的配置要求。再者,在审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时,适用的多功能的分析工具能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在增加软件的特定性领域分析时,还应该增加一些特定的分析工具, 例如:数据的关联分析、序列分析等。最后,审计工作可以建立独立的、个性的电算化审计系统。
4.4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建立完整的审计评价体系,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需要。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准确、可靠的会计记录是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起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两方面,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存在漏洞,也能够检查会计报表中是否存在错误,还能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是否发生过舞弊等情况。
总而言之,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董化礼.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2.
[2] 林文彬.试论审计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J].现代审计,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