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学生恋爱问题分析及其教育对策
2015-05-30李英吴思臣
李英?吴思臣
摘 要:笔者通过研究,总结了高职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恋爱行为公开化;恋爱动机、形式多元化;应对恋爱挫折的能力较弱;性观念更加开放。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学生自身原因:因为空虚而爱,择偶动机不纯,好奇心较重。社会环境、学校的原因:例如,恋爱逐渐向低龄发展、缺乏专门的恋爱教育等。依此,笔者从高职学生恋爱教育的主要内容,高职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的引导几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生;恋爱;教育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大学时代是人生之中美好的时光,而恋爱无疑是美好中的美好。两情相悦的恋爱使大学生身心放松,学习进步,生活愉快;而失败的爱情则会使他们陷入深深的困境,甚至无法自拔,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
近20 年来,我国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表象特征和发展轨迹从20世纪80 年代禁止大学生谈恋爱,到20世纪90 年代对大学生谈恋爱 “不提倡,不反对”的默许方针,再到现今,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新版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该法明确中国大学生只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无需征求学校同意, 就可以登记结婚。因此,我们不可回避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教育和引导。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①缺少丰富的社会资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及不认同,使得高职大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处于大学教育的低层次。社会对高职生往往存有一些偏见,认为其学习成绩不好,素质不高。②本科学制4年,大专只有3年,除去实习和求职外,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多。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除像本科生需要考取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证书外,还必须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压力大。
一、高职学生恋爱问题
高职学生在经历高考失利之后,大多数学生存在挫折感、自信心不足,有的学生为了寻求一时刺激而谈情说爱, 甚至有些学生爱慕虚荣,把爱情当作获取金钱的途径和手段,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结合此前对相关文献以及对笔者所在院校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现阶段高职学生在恋爱中主要表现出以下问题:
1.恋爱行为公开化
当前,许多高职学生接受新鲜思想快而强,但是辨识度相对不高,目前高职学生大多主张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和对自身事物的自主,乐意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对待恋爱问题上,他们也乐于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感情状态。过去所谓的“地下”恋爱已经不复存在,这导致许多高职学生情侣在公众场合不注意言行举止、过于亲密,甚至影响公众视听。
2.恋爱动机、形式多元化
除了校内恋爱之外,异地恋、网恋等新形式的恋爱也随着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多。同时近几年流行的“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就形象地反映出高职学生现今的恋爱心理, 即不以最终的结合为目的的恋爱,这说明高职学生的恋爱动机已经不再单一。
网络的发展使得感情也实现了虚拟化,部分高职学生都接受了网恋。由于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很多高职学生通过网络实现异地恋爱,传递感情,加之互联网的隐蔽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得一部分人终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浪漫之中。这样,高职学生的恋爱问题越来越复杂化,给恋爱观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3.应对恋爱挫折的能力较弱
恋爱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恋爱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挫折。面对恋爱挫折,也有一些学生心理脆弱,容易失控,给个人与学校埋下安全隐患。
高职学生的在恋爱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①“爱极生恨”,在恋爱失败后对自己和恋人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失去理智,对自己或(及)恋爱对象采取过激行为。②“自我失败预言”,有些学生在恋爱失败后,由于对恋爱对象的过于依赖,导致自身伤害太大,导致全盘否定爱情本身,反复回味痛苦,感情脆弱。
4.性观念更加开放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相对开放的性观念对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在这种大环境下,当今高职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已经变得较为普遍,甚至有少数学生选择在校外同居。但是性观念的开放和性教育的落后直接导致性生理和心理的疾病,例如,学生中的内衣盗窃、不安全堕胎、性传播疾病增加等。
二、高职学生恋爱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恋爱的原因虽然复杂多样, 但可以从学生个体本身以及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
1.学生自身原因
高职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其在恋爱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的原因。
(1)因为空虚而爱。高职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等学府,有的学生思想很消极,在大学中混日子,终日无精打采,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于是将注意力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时,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和是否是爱情,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上得到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为达目的不擇手段。同时有的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或者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其他方面的原因。高职学生涉世不深、思维相对狭窄,看待问题不够全面,处理恋爱问题的方式不够老练;少数学生存在心理方面的障碍,导致其在恋爱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
2.社会环境、学校的原因
从社会环境方面看:①近年来,社会上的恋爱逐渐向低龄发展,许多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就已有了恋爱经历;②受有关文艺作品的影响,尤其是西方一些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导致有些学生追求“ 性解放、性自由”;③受社会上“大龄青年找对象难”现象的影响,甚至有部分家长怂恿孩子在校谈恋爱并给予经济支持。
从学校方面看:①学校对学生婚恋观、性爱观缺乏正确的引导;②缺乏专门的恋爱教育;③对传播恋爱心理知识以及性知识的忽视。
三、解决高职学生恋爱问题的措施
高职学校必须清醒认识和积极正视高职学生恋爱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科学地加以教育和引导。
1.高职学生恋爱教育的主要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引导高职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婚恋观。加强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及交往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文明、坦诚、自然大方地与异性交往,不是与异性交往即一定要发展成恋人,异性之間同样存在友谊,异性交往不能和恋爱画等号,不要思想狭隘。
其次,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婚恋道德教育。婚恋道德必须符合基本的社会道德标准,引导学生摒弃“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观念误区,让学生学会如何理智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文明恋爱。
再次,高职院校要深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性知识。①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宣泄恋爱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加强相关的行为训练;②加强基础性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自我约束力,远离危险性行为,同时使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克制生理和情感的冲动, 遵循崇高的性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爱情、学业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确恋爱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目的,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代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职业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职业技能。
2. 高职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形式
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恋爱教育都是融合在交往礼仪、安全教育等各类教育中有浅略涉及,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恋爱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将恋爱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当中,开设专门的恋爱教育。建议把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健康保健知识、婚恋道德观整合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除正式思修课上的引导之外,在正式课程之外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定期开展各种恋爱道德、恋爱挫折专题讲座。
其次,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丰富系统课程之外的相关课余教育活动。①高职院校辅导员以平等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与学生加强沟通;②开展朋辈教育, 发挥群体效应。朋辈教育比较容易突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沟通障碍,有利于坦诚平等的交流, 是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再次,高职院校从制度层面引导学生正确恋爱。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制度管理。规劝公开亲昵行为,净化校园环境。大学生情侣在公众场合过于亲昵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其他学生造成不良的示范影响, 导致其他学生也模仿这种不良行为。
最后,深入开展个性化指导。恋爱属于个人私密,同时每个人面临的具体问题各有不同。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个别同学的具体问题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思想、感情动态,帮助学生化解问题,在全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关学生个人档案, 定期与家长沟通。
3.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的引导
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其根本是要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是非明辨的荣辱观。只有具备了这些,培养正确的婚恋观才会水到渠成。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的培养,如果离开了文化的熏陶 、塑造、影响,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参考文献:
[1]兰 栋. 90后高职生婚恋观调查及教育对策初探——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8(03):45—48.
[2]陈桃荣,朱建军,程 明.高职学生群体思想特点及其成因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27(02):38—42.
[3]霍廷菊.高职院校学生的恋爱观调查分析——以广东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5):78—81.
(作者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