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中的文化自觉

2015-05-30田振江

对外传播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全球化跨文化国际化

田振江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在对外推介和传播中一直以西方人的视角为主,国际化的语言编码中常常忽视本土文化,这种“单方向”的文化传播方式不利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语境构建。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和话语的“互动共变”机制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文化自觉与“国际化编码”的相互关系,以李安电影片名的英译为个案,提出中国文化在“国际化编码”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我们对本族文化加深了解和思考,也要对西方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国际视角思考本族文化的普适性,从而提升国际化语言编码能力。

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问题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传媒学家麦克卢汉首次提出“地球村”的概念至今,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随着通讯技术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地球村民”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互动势必成为全球化的热点所在。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互动一定通过一种或几种国际化的语言来得以实现。由于历史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英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间的主要交流语言,或称为国际通用语言。对于任何一个非英语的民族国家来讲,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国际化语言的应用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母语翻译为国际间交流语言的翻译语言;另一个是具有双语(母语和国际间交际语言)语言能力使用者的国际语言表达。两种表达虽然存在不同之处:前者是母语语言的再创造,后者是直接源于表达动力的语言“编码”。然而,二者之间的共性则是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国际语言表达。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交际中的表达需要符号编码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把使用国际化语言(英语)表达民族文化的过程定义为本土文化的“国际化编码”。

一直以来,在西方文化占强势地位的国际语境下,为了便于西方人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在推介中国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英语读者或听者,有时甚至出现完全不顾本土文化的情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际上,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也在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国际间交流时,仅仅考虑对方的单方向交流模式具有明显的不足和制约,不能取得很好的交际效果,也无法建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跨文化交际模式。

二、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和话语的“互动共变”机制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任何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学界把这种交际环境称为语境。话语是发生在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互通的语码的表现形式,也包括书面交流的语篇。国内外很多学者(Malinowski 1923; Hymes 1968; Levinson 1983; 何兆熊 1997等)对语境和话语都有相关论述,且达成一致共识,即:语境对话语具有制约和释义的功能。同时,话语对语境的“反作用”的研究也引起学界重视,有关话语对语境的操纵和构建的研究逐渐增多(Heller 1988; Verschueren 1999等)。胡庚申(2004)提出,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和话语存在着互动共变机制。“语境对话语具有制约和释义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限定话语的表达和确定语义的理解实现的;话语对语境具有操纵和构建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和改变语境的要素来实现的”(胡庚申 2004)。如图一所示:

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语境的功能同时作用于交际双方:发话者和听话者。发话者的一轮表达与听话者的一轮理解形成了语境与话语的一个首尾相接的“回路”。一个回合的交际结束时,这一回合的话语意义便组成一个“即刻语境”,构成下一回合释义所需语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交际双方已经陈述的命题可以成为下一个命题的前提,即语言能参与其本身(语境)的构建,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语境的建立过程(Sperber & Wilson 1986)。如图二所示:

言语交流过程是连续的、动态的,每一个回合的“即刻语境”都是前一个回合的“即将语境”,不断循环发展。这种相互交替就形成了言语交际中话语和语境之间的“互动共变”机制。随着谈话的深入,语境也不断深入,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的范围就会不断扩大。因此,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通过话语的交流共同构建可持续的语境。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对外推介时普遍以英语母语使用者习惯为交流规范,由于没有考虑语境和话语的“互动共变”机制,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例如,中西文化语境下姓名的使用顺序不同:西方的顺序是名在前,姓在后;中文是姓在前,名在后。一段时间以来,华人大多按照西方的顺序习惯称呼自己的名字,如Jackie Chan(成龙),Kaige Chen(陈凯歌)等。然而,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间交往机会的增多,东西方在姓名上的差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了解,也就是说,这个语境已经成为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范围。在这样的语境下,中国人在国际交往中大可不必使用西方的姓名习惯,只要按照中国人自己的姓名顺序就能被理解接受了。语境和话语的“互动共变”还表现在国际间用英语交流时,是否一定要使用英语为母语的交流者的习惯。以交感性谈话(或称寒暄)为例,中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听到交际对方打喷嚏时,各自的谈话不同。英国人说:Bless you!(上帝保佑!);中国人说:一百岁!或者有人想你了吧;德国人说:Gesuendheit!(祝你健康!)。英语的表达分别为:Bless you! One hundred years old! Good Health!。试想一下,如果中国人和德国人在一起的时候,恐怕Bless you!就不用必须使用了。如果中国人只选择符合德国人或英国人的文化习惯,做单方向迎合的话,尊重对方的目的可以达到,但是,这样的单方向迎合无视语境和话语的“互动共变”机制的存在,不利于交际双方共同知识范围的扩大,不能有效地完成交际任务,也无法建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跨文化交际模式。因此,在全球化的国际际语境下,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习惯,通过使用交际双方的话语,不断扩大双方共有的知识范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跨文化交流语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文化的国际化编码:李安电影片名英译的文化自觉

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和话语的“互动共变”机制的存在体现了交际双方互相尊重,通过话语交流不断扩大彼此文化重叠的交际语境。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更促发了交际者对本族文化意识的关注和觉醒。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费孝通1997)。以世界的角度审视我国文化,我们会不断找到自身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普遍性的文化精髓,中国文化势必为世界文化做出贡献。乐黛云(2007)认为,人类社会正在向一个“多级均衡、多元共存”的全球化的状态迈进,人类的文明之路会是一个“基于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财富积累的可持续性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色,包括思维方式和社会思想都可能对此作出贡献。例如,中国人相信“和能生物,同则不继”,相信“和而不同”“多元一体”,推崇“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行为准则等等。这些文化的元素切切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要求我们要通过历史研究真正读懂中国文化,通过和西方文化做比较,不断提取其中的精髓,在和西方世界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把文化的精髓讲清楚,使其成为世界性的东西。通过国际化的语言编码,有效地传递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概念和文化信息,从而不断扩大文化在全球范围的语境,本土文化的“自觉”经常体现在国际化语言编码的字里行间。这从华人导演李安电影片名的英译便可见一斑。

推手(1991)Pushing Hands

喜宴(1993)The Wedding Banquet

饮食男女(1994)Eat Drink Man Woman

卧虎藏龙(2000)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色戒(2007)Lust, Caution

华人导演李安获得世界电影多项殊荣主要得益于他指导的带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华人电影。不谈电影情节、表演等方面的成绩,电影片名的英译是其成功的重要方面之一。片名的英译并没有采用西方人视角的、翻译界常用的“归化”方法,而是采用中文到英文字对字的翻译。从语境和话语的角度上看,电影公映之前,大部分美国观众对于片名英译所体现的中国文化概念是陌生的、模糊的。片名中任何一个英文字的组合所给予的词汇内涵都区别于美国文化,而是独具中华传统的文化概念。Pushing Hands是中华太极拳的一种训练方法,即双人徒手体会用力方法的一种练习,又称太极推手;Wedding Banquet是中式婚礼的庆祝方式,即亲朋好友祝贺新婚夫妇的婚庆典礼,包括赠红包、发喜糖、摆酒席、闹洞房等形式的庆祝;Eat Drink Man Woman出自《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是儒家的观点,泛指人的本性;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更是大胆而成功的翻译。卧虎藏龙也叫做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藏而不露的精英。事实上,英语字面的意思和英语的文化语境反差极大,如tiger和dragon在西方的隐喻概念是有别于东方的。以“龙”为例,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这种世间并不存在、纯属想象中的神奇动物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神圣和吉祥的事物;英文中的“dragon”却是邪恶的有翼动物,外形丑陋,身体庞大笨拙,口中吐火,是邪恶和恐怖的化身,与中国龙的形象相差万里。这些电影,特别是《卧虎藏龙》的成功,不仅使李安达到了电影事业的巅峰,也使西方国家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文化。这种看似冒险,实则恰到好处的翻译为西方语境填补了中国元素,扩大了西方文化的中国语境,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文化自觉。它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又吸引了外国观众,不论在电影宣传和文化传播上都是成功的典范。李安对东西方文化成功的驾驭,对于传播源语文化和构建中外语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是本土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获得普适性,为世界所接受的成功案例。

四、结语

文化是动态发展,不断更新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话语”时刻为全球化的“语境”做出贡献,也为文化自觉提供了可能。中国文化在“国际化编码”的过程中,本土文化的自觉要求我们不仅要对本族文化深入了解和思考,也要对西方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国际视角思考本族文化的普适性,增强国际化语言编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把握西方人的交际心理,恰到好处地推介本土文化概念,在西方文化范围内,扩大中国元素,增强东西方的相互了解,实现文化传播中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2005)。

「参考文献」

1.Schramm, W. How communication works in Schramm W (ed.)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M]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4.

2.Tian, Zhenjiang. Norm Orientation of Chinese English: a Sociohistorical Perspective[M]. Goettingen: Cuvillier Verlag Goettingen 2011.

3.Malinowski, B.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The Meaning of Meaning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orld, 1923, 296-336.

4.Hymes, D. 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 In Fishman, J. A.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M]. The Hague: Mouton, 1968.

5.Levinson, S. C. Pragmatic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6.Heller, M. Codeswitching Anthroplogical and Socialinguistic Perspective [M]. Berlin:Monton de Gruyter, 1988.

7.Verschuer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Edword Arnold, 1999.

8.Jiang, Yajun. World Englishes: A Meta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ress.

9.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Blackwell: Oxford, 1986.

10.刘长江,孔瑞珠.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语用归因[J]《社会科学家》2010年11 月.

11.胡庚申.《国际交流语用学——从实践到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3.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14.乐黛云.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四期.

15.王鸿雁.《从文化角度看<卧虎藏龙>的字幕翻译》[D] 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8.

16.闫文培.《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7.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5):16-22.

猜你喜欢

全球化跨文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全球化陷阱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