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015-05-30景鹏

艺术评鉴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钢琴教学存在问题

摘要:高校钢琴教育教学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科学等严重制约了钢琴教学效率,因此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对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关键词:钢琴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与创新

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校学生演奏技巧、情感融合等方面的讲授,对学生精神、情操的陶冶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同时钢琴弹奏是耳、眼、左右手、左右脑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开发智力,培养正确的情感宣泄途径与方法,再者钢琴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国高校钢琴教育观念、方法、模式陈旧,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重视高校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当前高校钢琴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南针,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是否按照正确的方式行进。进入21世纪以来,对音乐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钢琴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新《音乐课程标准》规定,音乐教育应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时间,鼓励音乐创作。”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钢琴弹奏技巧与方法的掌握,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创作能力不予重视,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仅重视学生的操作训练,通过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练习提高技术,其评价标准也比较单一,即判断学生在钢琴技巧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及情感训练。在这样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重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不利于学生音乐鉴赏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对音乐技巧的掌握。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1999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国民素质,另一方面也对高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师资力量薄弱与学生基础层次不齐成为制约我国钢琴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集体授课模式最为普遍,一间琴房、一架钢琴、一本教材、一名教师与一群学生是当前高校钢琴教育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力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从教师安排予以训练,主导地方无法发挥。学生作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诉求都应该得到满足,然而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进行课堂学习,其音乐素质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在教学实践中,如数码钢琴集体课等,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只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和体验,培养综合性、全面性的音乐人才。

二、高校钢琴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教学观念,培养综合性音乐人才

社会在不断发展,对音乐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当今社会,一名合格的音乐人才应该具备演奏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演奏技巧的培养,还应该教授学生最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陶冶学生对“美”的感悟和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进行钢琴音乐创作。另外,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堂还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音乐素质,尊重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成才。

(二)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实践,教师应该设置多元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而构建的系统化的教学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的设计方面,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鉴赏能力与创造创新能力,根据该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音乐基础与素养的不同,采用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从而适应高校扩招需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音乐的不同需求。针对钢琴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大课和钢琴集体课的方式,设置统一的课程进度,根据统一的教材向这些学生讲授最基本的钢琴知识,如发展历史、钢琴特点与性能、钢琴的基本指法与技巧等,使这些学生能够尽快入门;针对中等程度的学生,即具有一定的钢琴基础,以前对钢琴有所接触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大课”和“小组课”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采用“多媒体大课”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则采用“小组课”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学水平;针对钢琴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钢琴素养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水平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三)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钢琴教学实践中,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每周一到两课的设置,而应该设置钢琴基础理论知识、钢琴技法以及钢琴欣赏与创新等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师除了教授学生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举办学术讲座或参加音乐会,让学生了解最新的钢琴理论动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钢琴音乐会,增加学生对钢琴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机会,从而真正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

总之,在高校钢琴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关注钢琴教育教学前沿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及钢琴课程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我国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夏颜.试论高校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大观,2014,(03).

[2]刘玮.高校钢琴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主体素养提升的相关性探究及阐释——兼论扩招后高校钢琴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J].知识经济,2011,(01).

作者简介:

景鹏,成都学院音乐与影视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改革与创新钢琴教学存在问题
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探究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初探
谈钢琴教学中意志力与兴趣的培养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