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海外传播如何“墙内开花墙外香”
2015-05-30刘斐
刘斐
自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于2013年下半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过去了2年时间,而今年3月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一带一路”这个本世纪中国宏伟的规划方略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及图纸描绘,进入可操作化的实践阶段。
然而,“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是中国“弘义融利”义利观的直接反映,更是合作共赢的现实选择,但西方世界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倡议抱持怀疑态度,从地缘政治角度剖析、以霸权主义思维看待,并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这样的国际舆论环境显然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消除海外误解,促使各国能主动理解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亟需大力做好“一带一路”海外传播。
何谓“墙内开花墙外香”?
争取“关键少数”,吸引海外政界、商界等精英阶层的认同,是一种海外传播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覆盖沿线约44亿人口,这些绝非“沉默的大多数”,占全球总人口近2/3的民意完全可以推动任何一项规划顺利实施。因此,以故事介绍“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和地区普通民众带去怎样实实在在的好处,用报道打动海外普通人,是另一种海外传播思路。
那么,为何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原因有二:一是许多媒体无法将采访触角伸向海外,需要充分挖掘地方或者国内的采访资源,只能“墙内种花”;二是大多海外民众受强势境外舆论影响,已经与我们不在一个舆论场中,是我们积极争取的传播对象,而难以成为符合要求的采访对象,只能让“墙内花开”。
今年7月中旬,笔者参与了新华社对外部组织的“一带一路”对外中文报道小分队,分别走访广西南宁、东兴与陕西西安、杨凌,采写主题涵盖外国人就业、农业、医卫、旅游、边贸、对外直接投资等领域,着力从改善沿线国家地区民生与提高其就业的角度,讲故事、传理念,力争做到“墙内开花墙外香”。
稿件播出后,在海外华文媒体中得到了较好的采用,包括澳大利亚的《澳洲新报》、泰国的《中华日报》、柬埔寨的《柬华日报》、菲律宾的《菲华日报》、马来西亚的《亚洲时报》等均有篇幅不等的转载。
我们“在墙内种了什么花”?
为什么选择广西和陕西?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它力主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而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将自己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无论是历史佐证,还是现实素材,两地都比较丰富。
今年初,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表示将积极参与或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实施。各地都会有富有本地特色的“一带一路”相关资源,值得去挖掘。
为什么选择外国人就业、农业、医卫、旅游、边贸、对外直接投资等领域采写?
既然整个大的主题定位于“‘一带一路为地区国家带来就业,增加民生改善”,那么沿线国家地区人员的就业或创业故事就不能回避,而不出境采访就只有聚焦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了。
此次小分队采写的《一个巴基斯坦主厨在中国》以巴基斯坦主厨梅迪·拉扎在广西工作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了印巴菜香料与古丝绸之路、“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然后以附近医科学校留学生增加切入“一带一路”愿景,最后通过中国丝路基金首投巴基斯坦水电站项目,牵出主人公未来归国后与中国的联系所在。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其中不乏农业国家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农业项目一般启动较快、易得民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业领域合作往往容易率先实施。
小分队采写的《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就紧扣广西农科院与东盟的农业技术合作、陕西杨凌与中亚国家的旱作农业技术指导,分别用讲故事与列数字的方式,把中国农业技术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农民提高了多少收入、解决了多少难题充分报道出来。
医药卫生领域的合作援助能够救死扶伤,而普通民众可以看得见、接触到,无论是援助过程中的感人故事,还是技术合作中的瓶颈突破,都是外媒和受众“听得进”“听得懂”的内容。
小分队采写的《中国传统医药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一个越南留学生在中国学习针灸的故事切入,以广西做法为主线,报道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扩大传统医药合作的多个方面;《中国医护人员:难忘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的日日夜夜》则报道了陕西唐都医院组建医疗队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全文基本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中国医疗人员的精湛技术、高度责任意识、丰沛的爱心,适当位置提炼升华至“一带一路”医疗援助前景。
至于旅游,“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五年将迎1.5亿人次中国游客,旅游消费预计超过2000亿美元。在巨量游客和消费资金的刺激下,相关国家与地区的旅游服务业将有大幅发展,包括景区建设与维护、酒店业、餐饮业、纪念品加工销售业等,带动就业规模势必十分庞大。
小分队采写的《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携手推进旅游便利化》,从广西东兴与越南之间推动旅游便利化入手,借旅游从业人员之口讲述越南防城港的近年发展,然后引入“一带一路”正题,再展开报道中国游客出境游将给相关国家地区带来怎样的利好。
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本来就是“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内容,但也是最需要传递出正面声音的领域。鉴于西方及沿线国家地区疑虑“贸易等同倾销”“投资实为掠夺资源”,对外报道必须把贸易与投资给对方带来怎样的好处讲清楚、讲到位。
贸易与投资的内容在小分队主打稿《“一带一路”为地区国家带来就业 增加民生改善》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分别报道了广西东兴尾村与越南的边贸、陕西中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吉尔吉斯中大中国石油公司炼油项目,重点仍聚焦于贸易投资给当地人增加收入、提高就业。
一些思考
在采访过程中,绷紧主题神经、树立问题意识、不听大话听故事,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原则。既然明确了“打动海外民众从就业民生突破”的主题,那么我们的采访与写作始终围绕着“‘一带一路能为当地人带去什么好处”展开,切口和穿插的角色总是由故事来承担。
为避免境内采写导致“假大空”的自说自话,采访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紧扣外界所质疑的内容。譬如,有些外媒称,中国海外投资设厂抢夺了当地人的工作机会。我们的主打稿就用典型故事和可信数据,呈现了中资企业提供培训、增加本地员工比例、提高员工收入水平、带动周边就业机会的系列事实。
尽管新闻业态因技术革新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讲故事的力量。特别是“一带一路”这种宏大、抽象的主题,更需要以具体、形象、生动的故事,以个人的命运变化,来展开、深化最终的新闻主题。
对外报道要贴近受众,就要切口小、重细节、语言活,而“一带一路”是个大的主题,二者之间衔接转换需要自然且关联度高,使人读来易于接受。
例如,采访巴基斯坦主厨时,他不经意间说的一句“中国可以24小时有电”,让我立马联想到巴基斯坦严重缺电的事实和丝路基金首投巴基斯坦水电站的行动,于是稿件的收尾在采访过程中已经基本形成。
“身在巴基斯坦、用上中国电”的个人故事就这样与国家的宏伟规划联系在了一起,“一带一路”就成了海外受众身边鲜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