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2015-05-30魏星
魏星
【摘 要】本文通过公路桥梁建设中预应力的介绍、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技术、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主要质量问题以及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的质量控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公路桥梁建设中预应力的介绍
目前对于公路桥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公路桥梁的使用需要,为此,技术人员研发了预应力技术,该技术能够大大的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提高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切实的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预应力的概念预应力是指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以改善结构使用的性能的结构型式称之为预应力结构。简言之就是在建设公路桥梁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依据物理学力学的原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股有利于建设施工的力,使得公路桥梁上部的受拉力升高,下部的受压力加大,从而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
2、预应力的分类预应力按照使用在混凝之前和之后两个标准可以划分为前张法和后张法,二者的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后张法进行施工建设。
3、我国预应力砼技术发展历史⑴房屋建中的预应力砼技术:上个世纪中期,我国的建设事业逐渐发展起来,原本使用的木材建筑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世纪的需要,于是混凝土施工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随着施工材料的不断更新,后期钢材也逐渐的应用到建设施工中,后期预应力技术不断地发展和革新,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预应力技术已经掌握国际上的最新技术。⑵桥梁结构中的预应力砼发展:从上个世纪初期预应力技术引发人们的关注开始,该项技术就逐渐与公路桥梁建设施工相互结合,从新沂河大桥到七里河黄河桥,这些建设施工都为后期的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实践的基础。⑶特种工程中的预应力砼技术发展:有水利工程中的边坡加固,建筑物基坑开挖的支护等所采用的土层、岩层预应力锚杆技术等。
二、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技术
1、预应力技术的钢绞线下料以及编束
在预应力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钢绞线应该在公路桥梁的施工现场进行制束,并根据计算得来的尺寸以及施工设备的实际工作长度进行下料,另外,每张拉端的工作长度不得小于70cm,如果采用P型锚具则不得小于80cm。钢绞线的下料步骤:先用钢管在下料场地搭设一个固定的架子,再用吊车把整圈的钢绞线吊到下料的场地架子上,并将其牢牢箍紧,再把钢绞线的包装拆除,最后根据计算得出的尺寸在下料场地量出需要用作下料束钢绞线的长度,以后就按照这个尺寸进行下料。钢绞线下料严禁采用氧焊割断,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将其切断,而且每根钢绞线切断之后,必须用电工胶布把钢绞线头扎紧,从而防止钢绞线松散。另外,钢绞线必须在平直的场地上进行编束,并且要每隔150~200cm用20号扎丝捆紧,从而确保钢绞线始终保持平行,不会出现打卷、缠绕或是交叉的现象。
2、预应力技术的预应力筋的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该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并根据锚具的特性进行实施,一般情况下,后张法张拉按照0→初应力(0.1δK)→0.20δK→0.75δK→δK→δδK(锚固)的顺序进行张拉,这种张拉方法是根据束号从小到大进行张拉,如果束号相同,则先张拉中间,在张拉两端。在实际的张拉过程中,必须遵循双控原则,以张拉控制应力为主,对实际的拉伸值进行校验,如果实际拉伸量与计算延伸量的偏差超过百分之六,则必须停止张拉,并立即查明原因进行整改。另外在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所用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设计中没有具体要求,混凝土则不应低于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标准值的75%。
3、预应力技术的封锚
在孔道压浆之后,需要将锚固端的水泥浆用水冲洗干净,并把槽口的凿毛以及多余的钢绞线切除。在切割钢绞线时,必须预留3~5公分的长度,并将切割的钢筋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连接、绑扎,从而方便安装封锚模板。在安装完封锚模板之后,要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一般都采用C50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并在浇筑完成之后,立即用水茅草将其覆盖,定期对其进行养护。
三、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主要质量问题
公路桥梁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交通运输业的主体。在不断增加的公路桥梁施工项目中,主要的施工技术质量并不能有效的得到控制,存在著许多影响公路桥梁质量的技术问题。目前我国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施工材料管理不当
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必须防止因施工单位缺少专业人员或者缺少采购、管理等经验从而导致选用低质量的施工材料。在桥梁施工中,如果采用质量比较差的混凝土原料、比较差的质量品种或者是存放时间过长的水泥进行施工,就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桥梁的承载力,导致桥梁出现裂缝,如果应用到桥梁施工中的水泥没有经过检验就使用,很可能导致桥梁出现很严重的质量问题。
2、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控制好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有利于交通运输业的稳定发展,施工问题在公路桥梁的施工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施工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容易受到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及时的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进行提高。由于结构的严密性可能会受到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严密性过低或者混凝土浇筑不规范就会导致局部的气泡或者蜂窝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会影响到比例的配比,不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就会影响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3、施工设备和环境的影响
由于施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一些项目施工时可能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设备进行工作,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由于一些单位的设备没有定期的维护,在使用时不能正常运行,导致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路桥梁的施工环境。项目施工的困难程度也使得施工环境变的比较复杂,所以为了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提高。施工的地理位置、施工时天气的影响等都属于施工的环境。由于施工项目多,一些施工单位需要去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进行工作,这就大大的考验了施工人员的技术。施工的难度会随着海拔或者地势等逐渐提高,勘察施工环境是在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前必须做的,这样能够在施工中清楚的了解工作的难点,提前进行管理的控制,避免影响施工质量。
4、公路桥梁施工监督工作不到位
由于缺少对公路桥梁建设施工的相关监督,导致建设单位的监督措施不到位或者没有健全的监督制度。做好施工的监督工作,能够降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施工的质量。没有健全的监督制度,公路桥梁建设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就不能有效的对施工进行监督,使得缺乏安全意识的工作人员不认真的进行工作,无视监督措施,这就会导致安全问题在施工中产生。施工单位没有有效可行的监督措施,会使的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使得施工质量问题不断出现。不仅仅要加强完善施工的监督制度,也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认识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提高安全意识,能够减少因施工人员本身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四、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的质量控制
1、预应力材料质量控制
在选用预应力材料时,首先要根据设计的规定购买合适质量和类型的预应力材料,并要选择信誉度比较高的厂家购买;购买的预应力材料必须有相关的质检报告和合格证明,另外,购买回来的材料在进场时要分别对材料的强度、刚度以及严密性等各项性能进行复检,只有通过复检的材料才能入场,否则就要退给厂家。在预应力材料的保管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其电焊的次数以及其他物体对其外部的损坏,只有确保了预应力材料的质量,才能确保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2、预应力钢筋预埋阶段质量控制
预应力钢筋预埋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确保曲线形状能够符合公路桥梁施工规范,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根据公路桥梁的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点,从而确保各个控制点高程定位的牢固性和准确性。另外,在预应力钢筋预埋阶段,要确保波纹套管的完好性,尤其是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要防止对波纹套管造成损坏,如果造成了损坏,就必须及时的进行处理。
3、预应力施工用水量控制
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水是重要的组成原料,但是每一个环节不能任意使用水量,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对预应力施工的用水量进行控制。例如在浆体的搅拌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设计规范和相关规定用水,另外,搅拌完成的浆体必须尽快使用完,防止浆体水分的蒸发而导致水分含量减少,影响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例如在浆体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回出现流动率下降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及时使用浆体的原因导致的。为了保证浆体管道的流畅性,在压浆前必须用水冲洗管道,不得留有任何杂物。
4、预应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这里说的预应力施工过程主要是钢筋的张拉和灌浆阶段。钢筋的张拉应力必须符合我国的相关规定,并能够满足公路桥梁施工的实际需要。在钢筋的安裝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预应力钢筋成品,防止其他工序对其造成的损坏,从而影响了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预应力施工灌浆的过程中,要用浆体把孔道充填饱满,其中为了防止发生漏浆,需要严密的封堵孔道接口、连接处以及外漏的孔道口等地方,这样在防止漏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其他杂物堵塞孔道,确保了管道的流畅性。
结束语:
我国的公路桥梁在运输行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组成交通运输业的主体部分。公路桥梁施工的技术质量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安全,为了不让桥梁公路的质量阻碍交通运输的发展,就必须严格的控制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质量。在今后严格的控制施工技术的质量,使施工项目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陆廷超.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56-157.
[2]徐营,王远文.浅析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优势[J]科技视界,2013,(32):102-103.
[3]杨龙飞.预应力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