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理论模型构建

2015-05-30孙勤

职业·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

孙勤

摘要: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以高职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理论模型构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阐述了符合高职学生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适应工学结合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并贯穿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理论模型框架、要素、环节,阐述了理论模型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用理论的方法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关键词:理论模型构建 自主学习 工学结合 高职学生

课题: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工学结合一体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D/2013/03/066。

近几年来,为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各职业院校及时抓住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与政策机遇,纷纷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大力开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关于工学结合教材开发、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随着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学校学生单一、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问题越来越凸显,关于工学结合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也逐渐被大家所重视。

一、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1.有利于工学结合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主要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完成工学结合课程的关键,以往传统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

2.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提高独立学习并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共同工作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具备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备了持久职业生涯发展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自主学习理论模型理论和实践价值

1.打破经典自主学习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在国内外已被较早地提出,目前比较成熟的自主学习理论模型共有三个,分别是麦克库姆斯的自主学习模型、巴特勒和温内的自主学习模型、齐莫曼的自主学习模型。这三种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给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并已经在普教领域广为推广。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核心简单地概括就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目前成熟的三大自主学习理论模型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但无法体现“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作过程。因此,三种经典自主学习理论模型在职教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揭示工学结合自主学习活动规律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理论模型的构建,将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将职业教育领域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从实践探索阶段提升到理论总结阶段,完整地反映了工学结合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步骤、要素,揭示了工学结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能够为工学结合课堂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3.符合高职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现状

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所呈现的学习倾向与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高职学生为实践对象,对工学结合课程进行实践教学,通过积累原始材料、进行案例分析、实践论证形成的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理论模型,贴近高职学生认知水平现状、贴近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现状、贴近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理论模型

该模型以学生为中心,贯穿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模型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一个中心、四个要素、五大环节。

1.理论模型框架(图)

2.理论模型特点

(1)一个中心。理论模型“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学习,同时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及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条件现状。

(2)四个要素。理论模型的四个要素为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学习资源、学习评价。学习目标包括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学习者特征包括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所需的设备资源、教师资源和信息资源;学习评价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学习完成时的结果性评价。

(3)五大环节。理论模型的五大环节分别为学情分析、学习准备、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终点反馈。同时,整个学习过程贯穿了过程反馈。

第一,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析学习目标,即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分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二是分析学习条件,即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学习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包括信息资源、设备资源、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场景等。三是分析学习者特征,即学生在学习目标和学习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自身学习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基础、学习态度。教师适时地加以辅导和帮助。

第二,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学习策略,即学生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习模式、学习活动的安排、学习的形式(个体、小组、班级)。二是选择学习资源,即以学生为主体,选择信息资源获取方式、选择设备资源及合理分配。教师适时地加以辅导和帮助。

第三,任务实施。由于高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还无法具备完全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中的学习项目均来自于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学校的设备资源、信息资源、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情景等无法和企业真实场景完全一致。因此,任务实施过程应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和工学结合学习条件,灵活地在学生“学为主”和教师“教为主”两根主线间切换,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任务评价。以学生为主对学习的策略、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适时地加以辅导和帮助。

第五,学习反馈。学生在学习结束或任务完成之后给予反馈,同时及时关注被反馈的行为。根据学习情况可灵活采用个体反馈、总体反馈、正面反馈、负面反馈等多种反馈形式。教师适时地加以辅导和帮助。同时,在学习过程全程贯穿过程反馈。

四、理论模型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1.贯穿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满足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学习的要求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本模型中分析、准备、实施、评价、反馈五大环节充分体现了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又贯穿了学、思、习、行的学习过程,满足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要求。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和整体化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意识、方法能力和社会责任心等职业综合能力的发展。

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本模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学习目标独立制订学习计划,独立确定学习策略、选择学习资源,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路径完成学习任务,将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控制权交给了学生,突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3.能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模式的转变必然会引起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模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一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自己掌控学习,使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能自发地进行自主学习。二是强调学习的过程,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也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结果的途径,并最终得到结果,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单一、被动、机械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无法满足学习需要,学生必须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自主学习方式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在每一个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探索学习能力、自主能力也在逐步地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4.具有相对固定性和兼容性

尽管学习的方式、内容、工具等会发生变化,但完成学习任务的五大环节——分析、准备、实施、评价、反馈则相对固定,因此本模型具有相对固定性。同时,本模型既融合了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先进理念,又不拘泥于工作过程,因此既适用于工作过程特征明显的典型工作任务,又适用于工作过程特征不明显的典型工作任务,有较好的兼容性。

5.符合高职院校教育实际情况

本模型的构建充分考虑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条件的限制,始终贯穿“学生为主”和“教师为主”两根主线,允许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一时间、任一节点,随时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灵活地在两根主线之间进行切换,以确保最佳学习效果,比较符合职业院校教育的实际情况。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