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孩子们的巴赫》中的隐喻

2015-05-30马博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海伦女性主义隐喻

马博

摘要:《孩子们的巴赫》巩固了海伦·加纳女性主义作家地位,也是她本人最为满意的作品。该小说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还大量使用隐喻手法。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作品中的隐喻,不仅可以引起人们对于父权制社会中男女二元对立的思考,而且还能帮助读者了解加纳进步的女性主义观点。

关键词:海伦·加纳 《孩子们的巴赫》 女性主义 隐喻

海伦·加纳是当代澳大利亚女性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是第一位获得“澳大利亚国家图书奖”的女作家,被誉为“澳大利亚文坛女性主义写作的偶像”。加纳所有小说中,《孩子们的巴赫》结构最为精妙,有评论家认为它是“20世纪最优秀的十本书之一”。小说讲述了生活在墨尔本郊区的德克斯特和雅典娜夫妇的故事。他们喜爱音乐,雅典娜常利用闲暇时间练习弹钢琴,虽然很努力,但还是总受到精通音乐的丈夫德克斯特的嘲笑。和音乐人菲利普的相识改变了雅典娜,她完全被菲利普迷住了,于是两人私奔。然而,不久后雅典娜意识到她与菲利普毫无爱情可言,便再次回归家庭。

小说中,雅典娜利用音乐进入男性统治的文化领域,最终赢得尊重和自主权,揭示了女性只有通过自我解放才能获得与男性同等的话语权。隐喻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有效手段,它不但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和高度的概括性,而且还能激发人类的想象力,极大地促进人类语言的发展。该小说大量运用隐喻这一修辞手段,将父权制社会中的男女二元对立以及现代女性寻求与男性平等地位的努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深入分析作品中环境、人物以及音乐三个方面所体现的隐喻内涵。

一、作品中环境场景的隐喻内涵

小说开篇就采用了隐喻。作者详细描写德克斯特尤为喜爱的一张照片——诗人丁尼生一家的照片:丁尼生站在正中,两侧分别站着妻子和一个儿子,妻子紧紧挽着他,凝视他,目光中流露出顺从与忠贞,然而她面庞消瘦,眼窝深陷;拉着母亲手的儿子目视镜头,表情惆怅;丁尼生另一侧的儿子牵着父亲的手,仰视他,眼神里充满敬畏。这张照片体现了父权制社会家庭的权利范式,暗示德克斯特是整个家庭中的中心,也揭示了妻子内心受到的压抑,生动展现了父权社会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另外,作者故意将德克斯特一家居住的街道命名为“邦克街”(Bunker Street)。“Bunker”意思是“堡垒”。“邦克街”则暗指家对于雅典娜犹如堡垒、牢笼。德克斯特通过这一堡垒将她与外部世界隔离,禁锢她的身心,维护了自己在家中的主宰地位。此外,小说中的“白昼”与“黑夜”也是隐喻。“白昼”象征德克斯特的世界,在这里,他努力维护传统父权制价值观,与雅典娜过着循规蹈矩、看似美满的生活。然而,这一切由于菲利普的到来化为乌有。“黑夜”则暗指菲利普的世界。这个世界里,黑色是主色调,它象征着反叛、另类与未知。雅典娜被这个陌生的世界所征服,她开始在夜里独自去夜总会欣赏菲利普的摇滚乐演出,她迫不及待地去探索“黑夜”的神秘。谈及男性对于女性的监禁时,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曾指出,他们拼命地给你洗脑,告诉你“黑暗是危险的。你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你害怕。你不要动,会跌倒的”。雅典娜疏远“白昼”,探索“黑夜”隐喻了现代女性挑战男性逻各斯中心,摆脱男性阻挠,寻求自我解放的决心。

二、作品中人名的隐喻内涵

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中分析了传统男性文学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歪曲,女性被简单地归为“天使”或“妖妇”。“天使”即男性眼中纯洁、美丽、甘于奉献牺牲,无条件接受父权制价值观的女性形象;“妖妇”则指不甘受男性摆布,拒绝接受父权制所规定的女性身份的女性形象。长久以来,雅典娜安分守己地扮演着妻子的角色,她崇拜丈夫,甘于服从与自我牺牲,是男性眼中典型的“天使”形象。然而,希腊神话中,雅典娜是十二主神之一的智慧女神、战神,生下来全副武装,准备战斗。作者为女主人公起名“雅典娜”,暗示她集“天使”和“妖妇”于一身,注定不安于传统的女性角色,必定会为尊严和自由而战。

另外,德克斯特的名字也是一个隐喻。这一名字源于希腊语,含义是“右边的”“幸运的”。右在希腊文化中象征神圣、生命。在其他许多文化中,右通常也是褒义词,例如:英语中,right(右)还有“正确”的意思;祷告时,基督徒都用右手划十字。如其名所示,德克斯特在家庭中的地位神圣不可动摇,所做的决定都被认为是正确的。在德克斯特的苦心经营下,父权制家庭权利范式在他与雅典娜的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作品中音乐的隐喻内涵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历来由男性掌控,将女性排斥在外。音乐象征话语权,如书名《孩子们的巴赫》所示,作者利用音乐这一隐喻将小说中各个人物在社会权利框架中的地位展现给读者。首先,德克斯特是男性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信奉者,对音乐的掌控强化了他在家里的权威地位。他爱好并精通音乐,能将情感娴熟地用音乐表达出来,他喜欢哼唱意大利歌唱家的咏叹调,他的歌声蕴藏着男性的自信。不同于德克斯特的音乐,菲利普的音乐反传统、反主流。即便如此,他演出时也能轻松地支配乐器,驾驭音乐,控制气氛。甚至德克斯特和雅典娜那听力有障碍的儿子比利也能哼唱優美动听的曲调。相反,雅典娜被丈夫嘲笑不会唱歌。音乐体现话语权,不会唱歌意味着失语。此外,虽然反复练习,雅典娜也只会弹巴赫练习曲,还总不得要领。这反映出在音乐面前,女性毫无发言权;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处于受排挤的他者地位,位于整个权利结构最底层。随着雅典娜被菲利普的反传统音乐吸引,她逃离丈夫与菲利普私奔。然而激情褪去,雅典娜离开情人主动回归家庭,此番经历使她获得了驾驭音乐的力量,她最终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自由演奏。这样的结尾暗示着雅典娜已经具有独立的人格,能够自我主宰命运。

总之,《孩子们的巴赫》充满了丰富的隐喻,尤其是音乐的隐喻贯穿小说始末,将各个人物联系起来。作者利用隐喻将原本复杂、敏感的男女二元对立,以通俗、平和的方式展现给读者,同时也让读者领悟到:女性解放可以借助男性已经掌控的媒介,无需一味地追求捣毁男性文化的老巢。从这一点上说,海伦·加纳无疑是进步的。

参考文献:

[1]Chris Watson.Australian Literary Studies,May 1998.328.

[2]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1.

[3]Garner,Helen.The Childrens Bach.Melbourne:McPhee Gribble,1984.

猜你喜欢

海伦女性主义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点亮生命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海伦·凯勒的故事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